馬勒《旅人之歌》揭幕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曾寫下著名藝術歌曲《冬之旅》,表現一個失戀男子的孤寂與彷徨。半個多世紀後,他的同胞馬勒又以相似主題譜寫了一套《旅人之歌》。
有趣的是,9月9日晚,這兩套曲目同時在上海登台。在上海大劇院,英國男高音伊恩·博斯特里奇以「半歌劇」的形式帶來了視聽俱佳的《冬之旅》,而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德國男中音托馬斯·鮑爾在上海交響樂團的伴奏下唱出了《旅人之歌》。
托馬斯·鮑爾演唱《旅人之歌》
兩個劇院不約而同將視角對準了「失戀男子」,失戀男子都愛獨自旅行,旅行中遇到景緻又都如此哀傷憂鬱,叫人揪心。
藝術歌曲在19世紀上半葉多是由鋼琴伴奏的輕型抒情作品,適合在家庭和小型聚會上演唱,舒伯特的《冬之旅》正是其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後來,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有了幾首先驅性的樂隊伴奏藝術歌曲,但這種體裁沒有馬上流行,直到半個世紀後,才由新一代德奧作曲家發展起來,其中,馬勒又做了很大貢獻。
《旅人之歌》(1884-1885)是馬勒音樂風格成熟的標誌。標題中的「旅行者」並非觀光客,而是歐洲當時常見的年輕工匠,出師之後,四處遊歷做工。馬勒創作此曲時不到25歲,正輾轉於歐洲各地的小城劇院做指揮,便以「旅行者」自居。
《旅人之歌》的創作動機來自他本人失敗的感情經歷,孤苦又憂傷,再加上浪漫主義特色的誇張情緒、怪誕想像甚至死亡景象,音樂顯得光怪陸離,表情幅度很大,開創了樂隊伴奏藝術歌曲的一種新風格。
同時,馬勒還有兩個創舉:一來,作曲家親自創作詩歌,把它用作唱詞,同出一人的樂與詞更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二來,馬勒突破了藝術歌曲應為「帶鋼琴聲部的德語獨唱歌曲」的傳統定義,將合作樂器從鋼琴擴展至一支管弦樂隊。
《旅人之歌》帶有鮮明的自傳性質,與《少年魔角》同為馬勒最早一批優秀作品,奠定了他日後《亡兒之歌》《大地之歌》等人聲與樂隊音樂巨著的創作基礎。
上海交響樂團2018-2019音樂季戶外形象廣告
《旅人之歌》是上海交響樂團2018-2019音樂季開幕音樂會的作品之一。9月9日晚,在余隆的執棒下,上海交響樂團還獻演了中國作曲家陳培勛的《我的祖國》、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的《交響舞曲》。中國作品和西方經典的混搭,體現出上海交響樂團在推廣中國音樂和演繹西方經典上的用心。
「如何保持新鮮是上交音樂季的重要命題,人和曲目的甄選要平衡滿足老樂迷和吸引新觀眾的雙向需求,在擴大麴目範圍的同時要保證質量還要有趣。」談到2018-2019音樂季的安排時,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如是說。
「我們希望即將到來的70多場演出,能從藝術家和曲目兩方面呈現藝術該有的新鮮和創意。」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開幕音樂會當晚,上海交響樂團更為每一位觀眾準備了一份伴手禮——新鮮水果冷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