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將眼鏡做成一門快時尚生意,LOHO 獲近億美元融資

將眼鏡做成一門快時尚生意,LOHO 獲近億美元融資

36氪獲悉,時尚眼鏡品牌 LOHO 近日已經完成了近 1 億美元 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大鉦資本投資,將主要用於供應鏈建設和品牌推廣。此前,LOHO 已經完成了 3 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祥峰投資、紅杉中國和KTB 投資等。

LOHO 的創始人及 CEO 黃心仲告訴 36氪,整體來看,由於創立初期就從供應鏈著手進行整合,目前 LOHO 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壁壘,而接下來團隊的重點將放在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上。

創立於 2012 年的 LOHO 定位於「互聯網+時尚」的眼鏡企業,「線上+線下」同步走是 LOHO 的運營邏輯:線上整合流量,線下負責承接流量、提供體驗服務

LOHO眼鏡過往融資經歷 (數據來源:鯨准)

黃心仲提到,在整合了供應鏈之後,如果只做線下這環,其實還是一個傳統的眼鏡零售故事,在效率上的提升並沒有最大化。創立初期,團隊從搜索入口等獲取線上流量,最新的嘗試則是從社交化流量入手,通過「裂變式」傳播和口碑介紹來完成低成本獲客。

而之所以從一開始就布局線下,主要是因為眼鏡消費是一個強體驗的品類,而在線下,因此,只有線下有足夠的實體店時,才能承接線上獲取到的流量、提供服務。

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目前 LOHO 已經在全國擁有400多家直營品牌店,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重慶、成都、長沙等100多個城市核心商區的 Shopping Mall。

LOHO 線下店

除了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行業,眼鏡賽道內的創業者們看準的另外一個機會在於:消費者對於眼鏡的消費正在從功能性向審美性需求轉變。

「互聯網+時尚」的定位之後,其實也是 LOHO 從性價比和快時尚兩方面入手來搶佔這一機會的方法論。

在過往,眼鏡是一個相對低頻的消費,除了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定位之外,價格也是一個門檻。因此,在 LOHO 從渠道環節層面降低了產品價格後,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門檻首先被降低,開始有能力來提升眼鏡的消費頻次,而要真正滿足審美性訴求,依靠快速上新、提供多樣性的 SKU 走「快時尚」路線是 LOHO 的選擇。

據介紹,目前 LOHO 的上新周期在 20 天,結合團隊自主開發的 CRM、SCM 系統,後端供應鏈也能夠對前端市場的需求進行快速響應。

體現在結果上,黃心仲告訴 36氪,現階段 LOHO 的用戶二次消費從 2 年 縮短到了 9 個月,目前有 250 萬會員,復購率在 40% 。

雖然 LOHO 對標的是 ZARA,要將眼鏡當做快時尚來運作,但是和服裝領域的快時尚不同,在眼鏡消費上,品質仍舊是繞不開的一點,因此,除了 SKU 足夠多、更新足夠快之外,黃心仲提到,接下來團隊也會在設計研發上進行投入,更深一步來保證「足夠好」。

例如,目前大多數品牌並非按照亞洲人臉型設計,鼻樑、臉寬等細節都沒有照顧到市場訴求,舒服性上有待提升,「專為亞洲臉設計」的韓國品牌 GentleMonster 的成功能夠作為這些細節層面投入的佐證。此外,針對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眼鏡開發也是 LOHO 團隊嘗試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辦公室戀情倒下的CEO,艱難轉型中的英特爾
閱文集團發上市後首份半年報:盈利大增136.2%,斥資155億收購新麗傳媒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