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肅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誰更優秀?

魯肅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誰更優秀?

漢末三國時期,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公元197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通過赤壁之戰戰勝曹操,三國鼎立的格局得以初步建立。就魯肅來說,和諸葛亮一樣堅持孫劉聯合的主張。並且,魯肅還提出了類似《隆中對》的戰略分析——《榻上策》。那麼,問題來了,魯肅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誰更優秀呢?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的戰略規劃,由於其是在榻(一種狹長而較矮的床形坐具)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則發生於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由此,在時間上,《榻上策》要明顯早於《隆中對》。對比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後者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

但是,對於《榻上策》來說,第一個步驟就沒有完全實現,雖然黃祖是被孫權擊殺了,但是,在魯肅生前,劉表的荊州卻沒有被東吳完全佔據。直到呂蒙即位大都督後,孫權才聯合曹操擊敗了關羽,佔據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但是,不管怎樣,因為劉備的蜀漢處在長江上游地區,東吳幾乎不可能「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了。畢竟在東吳巔峰的時候,也只是佔據長江中游和下游地區。所以,就魯肅的《榻上策》來說,在第一個步驟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這也導致後面的規劃也難以實現。

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諸葛亮的《隆中對》,主要分為聯孫抗曹站穩腳跟、壯大實力佔據荊州、分兵入蜀建立霸業、等待天下有變進圖中原。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划下,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堅定執行這一目標,基本上實現了前三個步驟。也即蜀漢巔峰的時候,握有益州和荊州之地,就差最終的收復中原、光復漢室了。如果不是孫權、曹操包夾關羽,諸葛亮的《隆中對》無疑有完全實現的可能。相對於魯肅的《榻上策》,諸葛亮的《隆中對》具有更高的完成度,也即更加可行、合理。

最後,在筆者看來,相對於魯肅的《榻上策》,諸葛亮的《隆中對》更加有魄力。在魯肅和孫權提出榻上策的時候,孫權已經是一方諸侯,繼承了孫堅、孫策的基業。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時的劉備,則寄居在劉表之下,只有一個小小的新野,隨時可能被曹操的大軍消滅。在幾乎一無所有的基礎上,20多歲的諸葛亮就敢提出三分天下的目標,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意氣風發。而最終歷史的走向,果然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預料的一樣,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當然,就魯肅的《榻上策》,其之所以比《隆中對》稍遜一籌,很可能是因為當時處在公元200年,也即依然是諸侯並立的時期,天下大勢顯然不如《隆中對》提出時更加清晰。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是清朝第一位皇帝,為什麼廟號不是「太祖」呢?
為什麼北宋沒有消滅大理國呢?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