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開往美國進行首次F-35B艦載機飛行試驗
原標題:【動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開往美國進行首次F-35B艦載機飛行試驗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開往美國進行首次F-35B艦載機飛行試驗
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已從英國朴次茅斯母港出發前往美國,執行為期4個月的「Westlant18」(Westlant這個名字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被美國和北約部隊用於在西大西洋進行的數次皇家海軍演習中)任務,並即將進行首次噴氣式飛機試驗。作為該試驗的一部分,2架來自美國馬里蘭州帕塔克森特河海軍航空基地綜合試驗部隊的F-35B「閃電II」戰鬥機將在「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甲板上進行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試驗。
圖1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駛離朴次茅斯港
早在2018年2月,「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在大西洋成功進行了旋翼機起降系列試驗。試驗中,2架「灰背隼」Mk 2型直升機和2架「支奴干」Mk 5型直升機在不同的海況和天氣條件下分別進行了450次和540次著艦試驗,兩種機型平均每天都要進行10小時的飛行,以確定直升機在海上的作業極限條件(SHOL)。
圖2 測試中的直升機
此次在美國東海岸進行的F-35B艦載機試驗主要包括兩個發展性測試階段(DT-01和DT-02),每個測試階段持續約3-4周。在為期11周的海上飛行試驗期間,兩架F-35B測試飛機(BF-04和BF-05)預計將進行500次起飛和著陸試驗。在DT-01階段主要使飛行員熟悉航母相關情況,首先進行日間干甲板垂直著陸和滑躍起飛測試,然後進行夜間飛行及濕甲板起降測試;若第一階段進展順利,在DT-02階段將進行更惡劣海況及飛機在不同配置下的測試,艦載滑行垂直著陸(SRVL)技術也將首次進行試驗。SRVL技術要求飛機在60節的速度下,以極其精確的進場剖面進行著陸,這樣機翼仍然能產生部分升力。該技術使得飛機能夠在攜帶未使用燃油和彈藥的情況下,以更重的重量降落在航母上;與垂直著陸相比,SRVL還能夠降低對墊升風扇的磨損及飛行甲板的熱衝擊。這些試驗將得到近200名工作人員的支持,包括飛行員,工程師,維護人員和數據分析師。試驗人員將利用航母上專門配備的戰鬥機和感測器,進行初始或發展型試驗,以在各種試驗條件下評估飛機和航母的運行參數。進行試驗的飛行員有3名來自英國,1名來自美國。第三個開發測試階段(DT-03)計劃在2019年年中進行。
圖3 英國F-35B艦載機做最後的試驗準備
英國國防部長加文·威廉姆森表示,「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是英國國力的真實體現,航母從港口駛向世界舞台,象徵著英國工程界的雄厚實力和國際抱負,整個國家都引以為豪。威廉姆森還表示,該航母航行至美國,不僅展示了其全球影響力,而且加強了英美兩國軍隊之間的特殊關係。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是英國海軍最強大的艦船,由巴布科克公司、泰利斯公司、BAE系統公司和英國國防部負責建造,於2014年7月下水,2017年12月7日正式服役。航母滿載排水量65000噸,長282.9米,寬38.8米,吃水11米;飛行甲板長277米,寬73米;航速26節,續航力7000海里/12節,艦員733人,航空聯隊853人,另有旗艦參謀人員95人。「伊麗莎白女王」號最多能搭載40架戰機,其中以F-35B「閃電II」艦載機為主。該級航母耗資約78億美元,採用雙艦島結構,優點在於:增加了飛行甲板的面積,減少了飛行甲板上空的氣旋,提高了下層甲板空間布置的靈活性。
圖4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裝備示意圖
英國重啟31型護衛艦項目招標
在7月底宣布停止5艘31型護衛艦的招標活動後,英國國防部日前又重新啟動了這一過程。新的競爭過程將包括資格預審調查、競爭性設計階段合同,最後向唯一中標者授出設計和建造合同。有意競標者可以從8月20日開始提交意向書。
早在2016年2月,英海軍就正式啟動通用護衛艦概念研究。2017年9月,英國防部宣布新版國家造艦戰略,提出將採購5艘31型護衛艦,要求單艦造價不超過2.5億英鎊,該級艦首艦原計劃於2023年開始服役。2018年7月24日,由於英國國防部在授予競爭性設計階段(CDP)合同之前,認為該項目競爭不足,該護衛艦研製計劃被中止。據《簡氏防務》透露稱,31型護衛艦定位為低端、低成本艦艇,此前的競標中,無競標者能達到每艘2.5億英鎊的目標。
8月14日,英國國防部發布通知,稱競標再次開放。該通知稱,5艘護衛艦的「總成本不超過12.5億英鎊,這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設備(GFE)」。英國國防部已經認識到,此前給出的單艦2.5億英鎊的固定價格標準雖然可以支撐艦體的建造,但無法滿足戰鬥系統和武器設備的採購。英國國防部可能為此另作打算,在維持價格的情況下通過移植23型護衛艦上包括「海受體」防空導彈和「工匠3D」雷達在內的設備到31型上以降低實際成本。
圖5 31型護衛艦設計大綱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在於英國國防部「受夠了」英國宇航防務系統(BAE)在英國造艦領域一家獨大的情況,認為BAE正在「牟取暴利」,至少「效率極低」,英國國防部可能更希望其他廠商能夠成為最後贏家。到了競標後期,只有兩組團隊仍在積極活躍著——英國卡梅爾·拉爾德船廠(Cammell Laird)和BAE系統公司聯合團隊的「利安德」(Leander)方案,以及巴布科克公司牽頭團隊的基於「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的「箭頭-140」(Arrowhead 140)方案。另外一個未經證實的競標團隊是由阿特拉斯電子公司英國分公司與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組成的聯合團隊。然而在31型護衛艦的招標要求上,明確表示設計方案「應具備英國本土獨立知識產權」以「最大化擴大出口機會以進一步降低成本」。「箭頭-140」方案嚴重依賴于丹麥歐登塞的「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設計,巴布科克需要和歐登塞提出解決方案。
圖6 「利安德」方案(左)和「箭頭-140」方案(右)
來源:《艦船動態周報》2018年第33期 | 國防科技信息網等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BMT
CSCD
※【動態】俄羅斯兩種新式武器慘遭泄密
※【動態】美海軍研究局大力發展高能激光武器
TAG:中國艦船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