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清朝國運的三個人 該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還是樹碑立傳大加褒揚
都說胡無百年運,但是清朝卻存續了二百七十六年,這其中固然有愛新覺羅家族本來就是大明建州衛子民的因素。但是明朝治下土司酋長多如牛毛,為什麼只有他們能趁著李自成張獻忠後院放火的機會,偷去了大明江山,而且一坐就是二百多年?在這個進程中,有三個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要是沒有這三個人,八旗進不了關,進了關也呆不住,不到一百年就得又被趕回深山老林挖人蔘采榛子去。
一般來說,後金軍還是很能打的,所以才有「滿萬無敵」的說法。但是他們也僅僅是很能打而已,真讓他們治國安邦,沒有讀書人的幫忙,同樣不靈光,至於招降納叛玩兒攻心計,更不是他們的特長。這時候改變後金或者說清朝命運的第一個人出現了:這就是被稱為開清第一文臣、現在還被地方很多人祭拜的范文程。這位十八歲就考取了大明秀才的讀書人,再進一步就能成為舉人進士,為養育他多年的父母之邦盡反哺之責了。但是范文程等不及了,他看到了一條捷徑:缺少讀書人的後金會把一個秀才當塊寶,而自己的水平在明朝可能只能算是一根草。
范文程的罪孽,三天三夜也數不完,但人家是「功臣」——後金的功臣,至於他的罪惡,早就被選擇性地忘卻了。所以我們只能說:范文程的功績是大大地:制定南侵攻略、策反明朝官員,這些事情當推范文程「首功」。可以說,要是沒有范文程,八旗兵要想入關,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其實僅有范文程還是不夠的,畢竟他只是個沒考上舉人的秀才。清軍要想惡貫滿盈,還需要孫之獬這樣的前明官員。可以說要是沒有孫之獬,就沒有現在的辮子戲——他可以算作辮子戲的祖師爺。
當年清軍入關,是嚴禁漢人剃髮易服的,多爾袞的弟弟多鐸還專門下令:「爾等毋得不尊法度,自行剃之。前有無恥官先剃求見,本國已經唾罵。特示。」但是孫之獬這位大明天啟二年舉進士中的精英庶吉士,「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後金懷抱,還當上了禮部侍郎。為了表示對大清的「忠貞」,他不顧禁令擅自剃髮易服,並且得意洋洋地站到了滿官隊列——八旗入關之初,朝堂上漢官漢服滿官滿服,排隊的時候一左一右涇渭分明。但是滿官一看這廝昨天還滿頭長發飄飄,今天怎麼變金錢鼠尾了?不管你剃沒剃頭,都沒資格站在我們的隊伍里來。就像阿Q沒資格姓趙一樣,孫之獬也是沒資格亂站隊的,於是他被滿官踢了出來。但是漢官也不讓他插隊:羊群里混進條狗,這算怎麼回事?於是孫之獬就成了禽獸都不肯與之為伍的蝙蝠。
眼見得沒地方可站的孫之獬想出了一條毒計,他跟實際的掌權者多爾袞上奏摺:「現在是大清朝的天下,但是大家還是都穿漢家衣冠,這到底是誰征服了誰?(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於是剃髮易服,於是揚州三日,於是嘉定三屠,於是人口從一億九千多萬變成了一千四百四十八萬(據《清實錄世祖卷61》。當然,這將近二億的可能是人口總數,一千多萬的是戶口總數,但不管怎麼說,一家也不可能平均十口人(有強制分家的規定)。
有范文程和孫之獬這樣的人幫忙,努爾哈赤的子孫們坐穩了江山,但是能不能坐長,是個問題也不是個問題:都不用乾隆早出世,就是康熙之後再來個康熙,清朝也挺不過一百年,因為康熙已經把國庫花空了。但是按照清朝皇帝(歷朝歷代均是如此)的習性,那是有錢要花,沒錢也要花的。想花而又沒錢,那怎麼辦?好辦,鷺鷥腿上劈精肉,攥冰取火壓沙求油。老百姓吃不飽肚子自然要造反,那麼康熙的接班人就會變成崇禎。
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清朝偏偏出了個奇葩的雍正,這個喜歡穿漢服的清朝皇帝,硬是一手扳回了清朝的頹勢: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廢除賤籍、改土歸流,一系列舉措不但熄滅了四處烽煙,還給大清國庫存下了數千萬兩白銀。要是按照康熙和乾隆的搞法,國庫花光了就搜刮地皮,早就把清朝的大廈挖塌了。雍正的出現,其實是清朝的一根救命稻草,緩解了當時已經成為火藥桶的社會矛盾,又為清朝續命二百年。
從范文程到孫之獬,從孫之獬到雍正,這其實是後金和清朝國運的三個轉折,但是直到今天,我們還是難以給這三個轉折下一個定論。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范文程數典忘祖,如果沒有孫之獬鮮廉寡恥,如果沒有雍正力挽狂瀾,那麼清朝的歷史又該怎樣書寫呢?對范文程、孫之獬和雍正,是該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還是應該樹碑立傳大加褒揚呢?
※這三位梁山好漢很可能是詐死棄官 因為他們是真的不好意思當官
※文官誤國:八百年前的海外軍事基地被他們以節儉之名廢棄 大明王朝也就此沒落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