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人對澳大利亞新總理心存幻想,這很危險!

有人對澳大利亞新總理心存幻想,這很危險!

原創: 補刀客 補壹刀 今天

執筆:叨叨姐

特恩布爾走了,莫里森來了。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上任半個多月,在兩件與中國相關的事情上,他表現得還挺理性。

一是關於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在中國被禁止訪問,莫里森說,這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他們會對那裡發生的事情做出決定。」

這讓澳媒失望,乃至到事發後一周,還有澳媒在質問「我們真的需要談談中國了」。

二是本月初的太平洋島國論壇,莫里森沒去參加,還將負責太平洋事務的部門由部長級將為助理部長級。聯想到澳大利亞曾經多次炒作中國對南太平洋國家的滲透,莫里森的這些舉動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中澳關係終是要走出寒冬了?這個結論恐怕不要下得太早。

其人其事

常被用來支持中澳關係轉暖論據的是莫里森曾在財長的位置上待過3年。2015年到2018年,中國一直穩居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國位置,莫里森很清楚中澳經濟合作的不可替代性。

莫里森去年12月曾指出:「中國和澳大利亞有著非常務實的關係。中澳自貿協議已經締造澳經濟的真正繁榮,我們會繼續與中國保持堅實的經濟關係。」

聽起來,他似乎會比特恩布爾和畢曉普現實些。

的確,在他擔任財長期間,莫里森主張加強與中國的經濟接觸,他批准過塔斯馬尼亞與山東某公司的項目合作。

不過,他也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過中國的投資。最典型例子是,2016年他反對將新南威爾士電力供應商出售給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和香港長江基建集團。

一方面強調和中國合作,另一方面對中國保持懷疑和防範,這是作為財長的莫里森對待中澳經濟合作的雙重面孔。

然而,雙重性遠不足以囊括莫里森可能的對華政策。

要知道,莫里森是特恩布爾的老鐵,還是特恩布爾政府對華政策的重要推手和支持者之一。特恩布爾任內通過的《反外國干涉法》,莫里森是主要參與者。

莫里森也是聯盟黨里的老人,聯盟黨本身就是一個偏向保守的黨,莫里森只會是聯盟黨外交理念的站台者和貫徹者。這是其一。

其二,莫里森政府的官員大多還是老面孔,只是位置換了下而已。當然,最和我們過不去的外長畢曉普辭職了,現在的外長是過去的防長佩恩。佩恩當防長的時候,沒少就南海問題指責中國。8月底當上外長後,佩恩毫不意外地再次就南海問題沖中國放炮。

同樣的面孔,熟悉的配方。

其三,莫里森是以5票的微弱優勢力壓達頓,成為問鼎總理席位的黑馬。這也意味著莫里森首要面對的將是執政黨聯盟內部的穩定問題,是與工黨的競爭,是移民、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國內問題都忙不過來,莫里森難有精力尋求對華政策的突破。

其四,明年5月澳大利亞就要舉行大選,保守估計只有9個月壽命的這屆政府,就是有心調整對華政策,時間也有限。

況且,選舉期間,不管是聯盟黨還是工黨大概還會繼續拿中國說事,這一點可參考美國每次大選季中國的習慣性躺槍。

血濃於水

是的,美國,這是必須單列的另一大因素。

澳大利亞和美國,是基因關係。這是希拉里國務卿的公開論斷。澳大利亞和美國同屬盎格魯撒克遜人、五眼聯盟的成員,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是美國朋友圈裡的星標朋友。

坊間有戲言,澳大利亞就是美國的第51個州。

特朗普和特恩布爾(右)喜相逢。

除了血統純正,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安全利益是緊緊綁在一起的。

這不難理解。作為一個總人口2400萬人,現役兵力不足6萬人的國家,想要守護7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及漫長的海岸線,哪能不靠美國的庇護。

澳大利亞對此有著透徹的領悟,它時時刻刻緊跟美國。曆數美國這些年在海外發動的戰爭,堪培拉幾乎沒有缺席過一次,它是和華盛頓一起流過血的。

日常頻繁的軍事訓練、官方交流,乃至一致的槍炮彈藥標準,都佐證了澳美軍工集團和國家安全關聯的緊密。

堪培拉,差不多可以說成是華盛頓對外戰略的海外執行機構。

這樣的澳大利亞,怎麼可能在中美博弈加劇的情況下,擅自根本性改變對華政策?

至於特朗普曾經撂過特恩布爾電話那事,千萬別當回事,就是親兄弟也有互相甩臉色、鬧脾氣的時候。

懟華歷史

有了這些對澳大利亞的基本認識,我們容易理解以下這些它曾經的舉動。

1950年,朝鮮戰爭期間,澳大利亞是5個同時派出海陸空三軍精銳參戰的國家之一。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決議,澳大利亞投的是反對票。

有人大概會說,都這麼多年了,沒必要再翻老賬。那麼,咱們再來說說近些年的事。

在90年代末那場春夏之交的風波之後,時任澳大利亞總理霍克把在澳大利亞讀書的留學生全部接納為澳大利亞人。這一決定起初只涉及1.6萬中國留學生,但最終有4.2萬中國人獲得了永居權。

澳大利亞還大肆對華開展情報工作。上世紀90年代,澳媒曾經報道,中國駐澳使館被澳情報部門安裝大量竊聽裝置,結果被中國有關部門發現,以至於我們只能在澳重建大使館。

2001年4月17日,3艘澳大利亞軍艦通過台灣海峽,用的理由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所謂航行自由。而就在4月1日,中美剛剛發生撞機事件。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有沒有聯繫,不排除是堪培拉想拐著彎表達對澳美同盟的忠誠吧。

中澳關係的拐點出現在2007年。

那一年,中國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之後,對中國崛起的焦慮成為澳大利亞揮之不去的情緒。

在去年澳大利亞政府發布的14年以來第一份外交政策白皮書中,「中國正在挑戰美國地位」出現在了第一頁,這是澳大利亞對中美戰略競爭的最明確表述。100多頁的白皮書都在回答一個問題:憂心忡忡的澳大利亞應該如何應對一個強大而有訴求的中國。

2014年11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問時任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澳大利亞對華政策的動因是什麼?阿博特略加思索:「恐懼和貪婪。」

一位澳大利亞研究大咖說,阿博特這個回答很不外交,卻挺適合我們理解澳大利亞對華的兩極心態。

以前,亞太的船長是華盛頓,他作為大副,知道船長會讓船往哪兒走,心裡很踏實。現在不一樣了,亞太大哥不會跟他提前交底,他心裡沒譜。看到亞太這兒的地區秩序深受中國影響,以後中國還要參與亞太秩序的制定,他心裡慌啊。

還有,歷史上澳大利亞的安全威脅都是來自於北方,日本打過它,印尼跟它也有衝突。現在,中國的戰略力量已經深入到南海,可以輻射到澳大利亞北部。如果中國的戰機從南海起飛,隨時可以抵達澳大利亞。

堪培拉對中國力量懷有恐懼,選擇未雨綢繆,提前築起拒絕中國力量的防護帶。

寧可錯,不放過。

晾晾它又何妨

說了這麼多,大家都很清楚了。不管誰當澳大利亞總理,澳的對華政策都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也許會多一些務實。

鐘擺效應在這裡依然適用。特恩布爾任內,中澳關係滑至低谷,換成莫里森了,有所回調很正常,但幅度是有限的。

一來,中國的確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澳大利亞如果想要在亞洲有所作為的話,必須顧及中國。

堪培拉自認是中等強國,在南太就是一霸,南霸天是也。但它又不安於南太一隅,所以跟著美國到處晃。

二來,澳大利亞的飯碗是端在中國手裡的,如果中國想,我們可以隨時砸它的飯碗。當然,我們沒有必要那麼做,貿易是互利的。但萬一被逼急了呢?

在澳大利亞明年大選之前,我們晾晾堪培拉又何妨。

我們當然願意看到中澳關係良性發展,但這不只靠堪培拉說兩句好話。特恩布爾8月初剛剛對華釋放了積極信號,8月底就對華為開出5G禁令。特恩布爾和畢曉普還都說過想要訪華什麼的,我們不能太當真,他們說這些首要是為了大選。

多年和澳大利亞打交道的經驗提醒我們,像澳大利亞這樣美國的鐵杆盟友,我們還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永遠要保持兩手對兩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熱點 的精彩文章:

這艘4000噸的護衛艦,讓俄羅斯等了12年後終於服役
美國在德國部署一支F-22戰鬥機中隊以遏制俄羅斯

TAG:環球時報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