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制墨的開掛史

中國人制墨的開掛史

原標題:中國人制墨的開掛史



墨工為墨描金 攝影師/ 張建平



者按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在墨的歷史中,有「天然墨」「人造墨」兩個時期。


天然墨」時期,那時候還沒有文字,更沒有史官,史料也就無從談起。


傳說,六七千年前,祖先從游牧生活過渡到農耕生活方式,他們沿河定居、種植糧食,一派欣欣向榮,開始製作陶器儲存糧食。出於圖騰信仰或自然崇拜,他們常在陶器上塗畫各種紋樣,祈禱來年豐收


這時候祖先塗畫用的就是天然墨,多是活動中發現可留下色彩痕迹的植物或者天然礦石


等到人類跨入文明時期之後,文字就逐漸出現了。祖先們開始著書立傳墨也隨之迎來了它的新篇章




發掘於陝西西安半坡村的魚面人紋彩陶盆,紅色圜底盆上繪製有黑彩魚紋,半坡人可能就把魚作為圖騰。圖/源自網路


殷商時期占卜用的甲骨上,不僅有用利器刻畫的文字元號,還有用毛筆書寫的朱文墨書。可見,殷商時期,祖先已經熟練運用天然墨。供圖/視覺中國



戰國中晚期的「清華簡」在秦之前被埋入地下,躲避了秦時「焚書坑儒」的災難。用筆墨書寫的部分竹簡上還畫有名為「朱絲欄」的紅色格欄。圖/源自網路



出土於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戰國楚墓的《人物龍鳳圖》帛畫,畫有一龍一鳳正引導墓主人升天的景象,戰國時期人們已經熟練用墨作畫。圖/源自網路



史無前例的「松煙墨


周宣王時期,不知道是誰破天荒地在《述古書法纂》中寫下一句:「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


就成了現存史料中關於墨的最早記載,這個叫「邢夷」的人從此名垂青史,被膜拜為「制墨祖先」


最早的墨尚未形成固定形狀,只是一些零散的小墨塊,用之前要配上十幾顆細小的研墨石,用石頭研細,滴水化開。圖/源自網路


漢代,墨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開掛時期。


此時,發明出「松煙墨」,大家便揮揮手告別了用天然墨書寫的時代,不用再苦兮兮、窮哈哈地尋覓石墨或者拾撿植物了。


隨後,墨的體積慢慢增大,模樣也開始逐漸增多。


滿足不了對顏值渴望的時候,祖先就發明了墨模,能將墨迅速壓製成各種固定的形狀



墨模內壁可做紋理,將墨團放入模具內即可壓製成型。圖/源自網路


不僅如此,墨還形成了產業鏈,有了「丸」、「枚」之類的計量單位,並開始上市流通


宮廷也開始設置官員專職掌管筆、墨、紙、封泥等文房用品,還要詳細記載墨的去向和數量。


上品墨當然也要第一時間供奉朝中,遇見皇帝開心的時候,臣子將相們還能被賞賜一把。就像《東宮舊事》中記載的:「皇太子初拜,給香墨四丸,則其事也。」

扶風、隅麋、延州等地這時候成為專供朝廷用墨的產地,也就是今天的陝西扶風、千陽和延安。



1974年寧夏固原縣出土的松塔形墨,形狀像松塔,表面有鱗狀紋理,由松煙製成後用墨模壓製成型,十分堅實。圖/源自網路


東漢時,陝西千陽地區有大片松林,這些老松就是制墨的上好原料,製成的墨品必受推崇。就像《漢書》中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隅麋大墨一枚,隅麋小墨一枚。」隅麋小墨和隅麋大墨就由千陽地區生產。


漢代之後,「隅麋」一詞一度被指代上品墨,「隅麋古墨」四字還用來為墨命名,以示墨的品質精良、技藝傳承悠久。



隅麋古墨。圖/源自網路


魏晉南北朝時期,祖先制墨的技藝不斷提高,制墨業開始遍布大江南北,也不斷有能工巧匠嶄露頭角。


這時候,不僅是墨的形態體積發生改變制墨工藝在更迭中也愈加精湛



宋代李孝美在《墨苑》中介紹:制墨要歷經采松、造窯、發火、取煤、和劑、入灰、出灰、試墨八道工序,由此製成的墨濃黑無光,質地細膩易研磨。圖/源自網路



「以葯入墨」還是「以墨入葯」


三國時期,祖先制的墨開始有了味道。


制墨家韋仲開創以中草藥入墨的先例,他在墨中加入膠後,還加入中草藥,搗上數萬杵後,墨香四溢。



現今制墨錘墨過程。攝影師/ 張建平


膠多取自動物皮入墨用膠更要是上品,膠亦可入葯,在醫學上有止血凝血的功效但是,動物膠容易受環境影響導致變質,從而失去粘性。韋仲在墨中加入的中草藥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此,墨,也就成了葯墨。韋仲做出來的墨就成了最早、最基礎的「葯墨」,也是最早的「香墨」

葯墨不僅能散發怡神香氣,還能幫助墨防蟲防霉、保持粘性,提高了在書寫時墨的延展性和滲透性,用藥墨書寫的書畫作品即使放上千年,墨跡依舊如新,被贊為「一點如漆」



唐代韓滉所畫的《五牛圖》(局部),是現存最早的紙本繪畫,至今墨跡依舊清晰。圖/源於網路


當然,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北魏的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就詳細介紹了韋仲的「合墨法」


上好醇凈的松煙料搗好,之後放入缸中用細絹篩出雜質。一斤煙墨要配上五兩好膠,浸泡在梣(chén)皮汁中。然後,加入五枚家雞蛋白,再加入篩好的一兩真朱和一兩麝香。在鐵臼中搗上三萬杵,杵數多多益善。杵墨時的溫濕度都要嚴格控制,墨成型後每塊重量不能超過二兩


韋仲之後,以葯入墨的例子開始層出不窮,但基本都是沿用韋仲的「合墨法」。制墨者在墨中所添加的藥物也由簡入繁,藥效也開始各有千秋。



秦皮。宋代制墨家葉茂實制墨時,會加入紫礦、秦皮、木賊草、當歸一類的藥物。存世至今的葉茂實墨依舊堅實如玉,光澤如漆,讓人驚訝。供圖/視覺中國


到南唐時,醫學領域也開始興盛「以墨入葯」,一時間,中醫制的「葯墨」紛紛面世,功效大致可分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芳香開竅三類。


清光緒年間,八國聯軍入侵京城,慈禧在西逃途中患上魚鱗病,找遍所有葯都沒能醫好,最終卻被八寶五膽葯墨治癒。八寶五膽葯墨一時間名揚天下,一票難求。圖/源自網路



現今,北京同仁堂依舊有徽州生產的京香墨,不僅可以止血消腫,同時也是上好的書寫用墨。圖/源自網路


當然,它們用在書寫上也一樣出色。



唐末南遷,「奚式父子」一舉「換姓」


魏晉南北朝之後,制墨業開始遍布南北,突破了北方獨霸天下的格局。南方有江西廬山制墨,北方地區除陝西外,河北易縣制墨開始初露端倪



十八仙之一鐵拐李墨模。攝影師/ 張建平

易縣的墨工經過長期探索,自成一套成熟規範的制墨「易水法」,用此法制出的墨「漿深色濃」,被晉時王僧虔稱讚為「剡紙易墨」,一度還成為唐代宮廷御墨。奚氏家族便是「易墨」的主要制墨名家。


奚氏家族之墨,書寫起來不僅效果好,還十分耐用,寫上幾十幅字也耗不了多少。元代的陸友在《墨史》中驚嘆道:常侍徐公鉉小時候得到一塊不及一尺長的李超制墨,裁開後與弟弟一起享用,每天書寫不少於五千字,結果這半塊墨用了十年之久。


真是良心制墨!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攝影師/ 張建平


唐末「安史之亂」時,政治環境突變,北方戰火紛飛,導致北方的制墨工匠紛紛南遷,奚氏家族的奚超、奚庭圭父子也隨之來到徽州定居


徽州是個好地方,這裡不僅有密布的水道河源,還有黃山,黃山上還生長著茂密的老松樹。奚氏家族決定重操舊業,再出江湖。



製作「松煙墨」時要用肥膩粗壯且樹齡超過七八年的老松,以安徽黃山松樹尤佳。供圖/視覺中國


奚氏家族藉機將「易水法」不斷改良,製得墨品比起易州墨更勝一籌。

於是,奚氏家族以「堅如玉」「紋如犀」的墨品特質在江南之地聲名大噪。「史上風流且具藝術細胞」的南唐後主李煜也不由得為其傾心。


李煜豈能錯過如此制墨名家,果斷將奚式父子納為墨官更賜御姓「李」,象徵奚式家族永久成了李氏皇家的人。



《四庫全書》中《墨譜法式》收錄的李廷珪墨譜,左為賜姓前落款「奚庭圭」,右為易姓後的「李廷珪」落款。圖/源自網路


這麼一來,自然就有了「黃金可得而李氏墨不可得」的說法。



宋代:墨也改革,節約「松」源


可是,再多的松樹也耐不住前人們在制墨上的講究。


北宋年間,松樹能源危機終於爆發了。


「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



古墨。攝影師/ 張建平


大才子蘇軾作為制墨隊伍中的一員,也止不住地嘆息「徂徠無老松」。好在蘇軾最後成為了環保主義者,不僅在《東坡雜記》中為後人總結了種植松林的技術方法,更留下「東坡為亡妻手植三萬棵松樹」的美談。


最終,科學家沈括一舉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了遏制松樹砍伐,沈括將制墨原料由此前的松煙制墨替換成了石油煙制墨,松樹資源告罄的問題也隨之得到化解。



現今制墨取煙過程。攝影師/ 張建平


由此,墨史一改書寫方向



徽墨牛什麼?


宋代和明晚期,是徽州制墨業的兩個鼎盛時期。


當然,徽州制墨業的繁盛,還要歸功於李氏父子


李超、李廷珪父子倆後來將自己的制墨技術傳給了徽州當地耿姓和盛姓兩個家族,家族由此世代相沿,逐漸帶動起徽州家家戶戶制墨的火熱氛圍,加上沈括改良制墨原料後,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制墨一行,其中不乏皇族貴胄和文人墨客。


明代晚期,江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更給徽州提供了經濟貿易條件,各地競爭激烈,制墨名家也相互較量、一比高下,最終促使徽州制墨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歙墨、休寧墨、婺源墨



歙墨名家平日廣結名流,常與文人交友,具備一定的社會地位。制出的墨精細雅緻,是文人雅士爭搶的對象。圖/源自網路



休寧墨墨工普遍出身低微,但制墨經驗豐富,獨創的「集錦墨」首開一面,將樣式風格各異的小錠墨集成套裝,墨上紋樣集詩、書、畫、印、雕刻於一體,並用金銀彩色裝飾。供圖/圖蟲·創意



婺源墨的歷史能上溯到南唐,此派墨工多是平民百姓和小知識分子出身,所以制墨多呈現平實質樸的民間風格。供圖/匯圖網


至此


祖先制墨史已接近尾聲


雖然中途出現了幾個小插曲


但祖先也是輕輕鬆鬆隨手就化險為夷


但,總免不了重量級意外:


清代


一位名為謝松岱的書生進京趕考


不幸遭遇落榜


他深刻反思後得出條結論:


墨不僅不好帶,還浪費時間和人力


真是考試失利的罪魁禍首!


差評!


於是


這位書生髮誓要把這個bug解決


經過無數個日夜和嘗試……


他終於研製出一種


利於攜帶、不用研磨、不減墨效的墨汁


取名為:


「一得閣」



「一得閣」墨汁最早的模樣。供圖/匯圖網


「一得閣」一經面世


迅速掀起一場用墨潮流


三年後


這位書生在北京琉璃廠開了第一家店鋪


成為中國第一家生產並經營墨汁的作坊


當然


屏幕前的你們可能已不常寫字


但別忘了


印表機還在生生不息地為我們服務


這正是祖先留下的智慧財富



圖 / 來自網路


-END-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匯圖網、圖蟲創意、網路


參考文獻


王毅 《中國徽墨》


王偉、方曉陽 《中國古代制墨與中藥關係的初步研究》


曹雪筠、楊軍、方曉陽、王昌燧 《江西南昌雷鋽墓出土墨錠的分析研究》


林歡 《河北制墨技藝在中國古代工藝史上的地位》


張波、李亞平 《葯墨性用小考》


周鈺良《中國古墨述要》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地道風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日本幕府時代,為什麼能盛行700年之久?
馬雅可夫斯基是誰?比他的自殺更撲朔迷離的,是他的愛情故事……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