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重磅!2018年普利策新聞獎

重磅!2018年普利策新聞獎

備受矚目的2018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荷賽)獲獎結果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頒獎典禮上揭曉,最受關注的年度照片大獎由委內瑞拉攝影師Ronaldo

2018年第102屆普利策獎在哥倫比亞大學普揭曉,負責人達納·坎迪公布了獲獎結果。《紐約時報》的Jodi Kantor 和Megan Twohey、《紐約客》的Ronan Farrow,因對於女性性侵的相關報道,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中分量最重的「公眾利益服務獎」。

普利策新聞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也是全世界新聞人關注的焦點。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遺願,普利策獎自1917年設立,包括新聞、書籍、戲劇和音樂四大類下的21個評獎項目,其中有14項是新聞獎項。

據哥大全球中心的資料,普利策評選委員會的19名委員由來自全美媒體機構頂尖的記者或新聞高管、及5名藝術領域的學者或個人組成。

今年,普利策新聞獎的評選有了新變化,「突發新聞獎」的評選範圍有所擴大。去年12月,普利策獎評選委員會正式宣布:任何符合條件的新聞機構(包括雜誌、報紙或網路新聞機構)報道的地方、各州及國家性突發新聞,目前均可申報2018年普利策新聞獎。

新京報編譯了此次普利策新聞獎的獲獎名單及相關內容,一睹為快。

獲獎名單

Public Service丨公眾利益服務獎

那些爆炸性的、有深遠影響的新聞報道,揭露了強大而富有的性侵者,其中包括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製片人。讓他們對長期被壓制的強迫、殘暴行為和受害者沉默的指控負責。進而引發了全球範圍內對女性性侵的反思。

獲獎者:

《紐約時報》Jodi Kantor 和Megan Twohey

《紐約客》Ronan Farrow

相關報道截圖:

網上掀起#MeToo反職場性侵和性騷擾高潮。來源/《每日野獸報》

Breaking News Reporting丨突發新聞報道獎

對於肆虐美國加州聖羅莎和索諾瑪縣的歷史性森林大火的清晰且持續的報道,熟練地利用一系列工具,包括攝影、視頻和社交媒體平台,為讀者帶來明確的信息——實時報道以及隨後的深度報道。

得知獲獎消息的《聖羅莎民主黨人報》職員,關於聖羅莎市和索諾馬縣歷史性森林大火災的報道讓其獲得2018普利策突發新聞獎。

獲獎者:加州聖羅莎報紙《民主新聞》

相關報道截圖:

Investigative Reporting丨調查性報道獎

在阿拉巴馬州的參議院選舉中,果斷且不懈的報道改變了參議院競選的進程,揭露了候選人涉嫌對十幾歲女孩的性騷擾,以及隨後對曝光他的新聞報道的破壞。

獲獎者:《華盛頓郵報》

相關報道截圖:

Explanatory Reporting丨解釋性報道獎

生動、及時的報道,從多個角度審視了特朗普總統承諾在美墨邊境修建圍牆的種種困難和意想不到的後果,這些報道巧妙地結合了文字、視頻、播客和虛擬現實。

獲獎者:《亞利桑那共和報》和今日美國

相關報道截圖:

Local Reporting丨地方報道獎

引人入勝、富有洞察力的報道和視頻,記錄了7天中辛辛那提海洛因泛濫,揭示了致命的毒癮是如何摧毀了家庭和社區的。

獲獎者:《辛辛那提探詢者報》

相關報道截圖:

National Reporting丨全國報道獎

在公共利益基礎上,深入不懈地報道,促進了國家對於俄羅斯干預2016年總統大選的理解及其與特朗普競選、當選總統的過渡團隊和最終執政的關係。

獲獎者:《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

相關報道截圖:

International Reporting丨國際報道獎

對菲律賓的毒品「戰爭」的不懈報道。

獲獎者:路透社 Clare Baldwin, Andrew R.C.Marshall和 Manuel Mogato

相關報道截圖:

Feature Writing丨特稿寫作獎

對於一個令人難忘的兇手Dylann Roof的人物報道。一種獨特而有力的新聞報道形式。稿件使用了第一人稱,對兇手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教堂內殺害9人事件,進行了歷史和文化因素進行了反思和分析。

獲獎者:GQ 自由記者Rachel Kaadzi Ghansah

相關報道截圖:

Commentary丨評論獎

植根於阿拉巴馬州情感豐富、充滿勇敢的評論,在審視腐敗的政客、捍衛女性權利和揭露虛偽方面引發了全國共鳴。

獲獎者: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媒體集團John Archibald

相關報道截圖:

Criticism丨文藝批評獎

作品傳達了一種對美國視覺藝術的敏銳而又大膽的視角,包括個人、政治、純潔和世俗。

獲獎者:《紐約雜誌》Jerry Saltz

相關報道截圖:

Editorial Writing丨社論寫作獎

系列評論針對貧窮的愛荷華州居民實行國家醫療補助,政府私有化的破壞性後果,以清晰、義憤的聲音進行審視,沒有陳詞濫調和情感用事。

獲獎者:《得梅因紀事報》 Andie Dominick

相關報道截圖:

Editorial Cartooning丨社論漫畫獎

一部情感充沛的系列漫畫,以生動的敘事,講述了現實生活中的難民家庭的日常掙扎,以及他們對被驅逐出境的恐懼。

獲獎者:《紐約時報》自由撰稿人Jake Halpern和自由漫畫家Michael Sloan

相關報道截圖: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丨突發新聞攝影獎

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的一場種族抗議活動中,攝影師的反應與專註,使得他捕捉到了一個令人悚然的畫面:汽車沖入人群的瞬間。

獲獎者: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每日進步》 Ryan Kelly

獲獎圖片:

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在夏洛茨維爾市中心的購物中心,一輛汽車衝進了在第四街道上的抗議人群。

Feature Photography丨特寫攝影獎

這些令人震驚的照片揭露了羅興亞難民逃離緬甸所面臨的暴力。

獲獎者:路透社

獲獎組照:

2017年11月12日,在孟加拉國的Teknaf,羅興亞難民用臨時的筏子穿過納夫河,抵達孟加拉國。

2017年9月11日,一名疲憊的羅興亞難民婦女穿過孟加拉-緬甸邊境。

2017年9月14日,在孟加拉國Teknaf,一名羅興亞難民婦女,她40天大的兒子因翻船而死。

2017年9月11日,在孟加拉國的沙波爾·Dwip,當羅興亞難民乘船穿過孟加拉的孟加拉灣時,緬甸邊境上出現了煙霧。

2017年9月27日,在緬甸若開邦北部Maungdaw附近的這幅航拍照片中,人們看到了被燒毀的羅興亞村莊的殘骸。

2017年10月9日,在孟加拉國的考克斯市附近的Teknaf,一群羅興亞難民在逃離緬甸時遇難,他們的屍體被安置在當地的madrasa地區。

2017年11月1日,孟加拉國考克斯巴扎爾附近的Palong Khali,一群孩子正在躲避暴力。

2017年11月2日,在從緬甸逃入帕朗·卡里的羅興亞難民,水中的倒影。

2017年11月2日,一名在緬甸逃離暴力的羅興亞難民向他人求助。

2017年8月31日,在孟加拉國的Teknaf,羅興亞難民試圖躲避暴雨。

2017年9月21日,一名安全官員試圖控制等待接受援助的羅興亞難民。

2017年9月24日,羅興亞難民在孟加拉國考克斯巴扎爾的營地爭搶援助。

7歲的穆罕默德·沙伊布(Mohammed Shoaib)在從緬甸邊境進入緬甸邊境時胸部中彈。

2017年9月28日,在孟加拉國的考克斯巴扎爾附近,羅興亞難民的屍體。

2017年12月4日,在孟加拉國的科克斯市,在Balukhali難民營,一名11個月大的羅興亞難民阿卜杜勒·阿齊茲死於高燒和咳嗽。

2017年12月10日,在考克斯的巴扎爾附近的Kutupalong難民營,羅辛亞難民營的孩子們在放風箏。

據哥大全球中心報道,今年3月27日在慶祝普利策普利策獎的下個百年的活動上,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表示:「我們必須明白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誕生並不遙遠。在未來的50至100年里,新聞人也將前赴後繼,捍衛和升華它們的價值。」

這一願景和百年前普利策的那句名言遙相呼應:「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我們拉您進「周海濱微說」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海濱 的精彩文章:

金庸想做外交官,因地主出身被喬冠華婉拒
「《家國光影:開國元勛後人講述往事與現實》VOL.1」

TAG:周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