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建議移植大樹古樹進城?
為何不建議移植大樹古樹進城?
五彩茶園
大樹古樹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從歷史文化角度看,大樹古樹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是綠色文化傳承的活化石,蘊藏著豐富的政治、歷史、人文資源。從經濟角度看,大樹古樹是我國森林和旅遊的重要資源,對發展旅遊經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經濟價值。從生態角度看,一棵大樹往往就是一個植物群落的核心、一個小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大樹古樹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受利益的驅使,相當一部分大樹古樹被移栽到大城市。這種以犧牲農村生態代價換取城市綠化面積的行為直接帶來以下危害:大樹古樹一旦被移走,原生地的小生態系統多年無法恢復,尤其是成片移走的區域,水土流失現象嚴重,破壞了農村和山區的生態環境;被移進城的大樹,成活率較低,即使成活也談不上發揮它應有的生態功能,不符合生態城市的科學要求,造成了大樹古樹資源的極大流失和浪費。
如果從文化和生態角度談大樹進城的危害,對多數人來說過於宏觀和空洞,從樹木移植的角度來說,也許更容易理解為何不建議移植大樹。
一、移樹對根的傷害。挖土球移樹的時候,可能有95%的根是帶不走的,移植過的樹木沒有足夠的、健康的根系,是不會恢復健康生長的。根系同樣會發病,而根系的病在當前條件下幾乎無葯可醫。植物根系構造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固定根,功能是把樹木固定,幾乎沒有根毛存在,吸收能力很差,大樹移植的時候可以部分移走;第二類是吸收根,它周身布滿根毛,主要功能是吸收水肥,大樹移植的時候幾乎帶不走,如果移植樹木的固定根不能分生出吸收根,那麼移植後必死無疑。
二、移樹改變根冠比,導致樹木喪失自愈能力、生長不良、樹勢衰退、病蟲害增多。根冠比是指在自然生長環境里,大部分樹木的地上部分重量(樹榦+樹冠),跟地下部分的重量(根系)差不多相等。移樹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地上部分而忽視地下部分,最後得到的是沒有吸收根和固定根的樹榦和樹枝。也許有人會反問,既然能移的樹根不多,不如將樹榦、樹冠也去掉大部分,達到新的根冠比平衡不就行了嗎?很多小苗不就這樣移植的嗎?殊不知小苗的再生能力較強,對於10年以上的大樹,葉片砍光,光合作用沒有了;樹枝、樹榦砍掉,儲存養分的地方沒了;頂芽砍掉,製造生長素的地方沒了。自身功能的喪失導致移植後的大樹難以恢復正常生長,即使恢復也需要較長時間。
三、認識不到位的魯莽移樹行為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大樹從原生地移到城市,要重新適應種植點的光照、溫度、水、肥、基質、病蟲害和風力等生存要素,任何一種生存要素與原生地差異過大都會導致大樹死亡。而對樹木自然生長狀態沒有科學的認識,導致很多大樹移植行為都是自以為是地進行。舉個例子,在很多人的感覺里,樹根是會不停地往土壤深處生長的,以吸收養分並固定在土壤中,這也是大樹進城後普遍被栽種在細小的樹池中的原因之一。然而根據科學的測定,地面1米以下的泥土因為沉降作用孔隙較小或幾乎沒有孔隙,難以與外界進行空氣交換,氧氣含量低,不能滿足根系呼吸要求,自然生長的樹木大部分根系都長在1米內的泥土裡,從根部向外延伸,長度可達樹冠半徑的兩到三倍。大樹進城的時候為了追求「多帶根系」或運輸方便,縮小土球的大小而增加土球的高度,結果可能只是搬土而不是搬根,最終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和寶貴的大樹資源。
以上僅從理論上簡單分析了大樹移植的各種弊端,實際操作中還會面臨費用、運輸、安全等各種問題。因此,從整體上來說大樹古樹進城是得不償失的,是一種非常不科學的行為。
2018-9-11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一日一花一詩:凌霄花
※澆花「見干見濕」和「間干間濕」有沒有區別?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