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三國時代」,究竟誰才是這場戰事中的先驅者?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當網路流量成為人們生活中又一大「水煤電」級的日常開支之後,現代人的生活正式與互聯網相融合。
人們總是毫無疑問地強調這個時代中手機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我國,衣食住行已經可以全面依賴手機。的確,手機是第一個全面智能化的產品。但從商業的角度來講,隨著逐漸普及,智能手機的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放緩,市場逐漸被瓜分殆盡,商業模式也很難再「玩出什麼花樣」。
汽車則開始被視下一個即將爆發的移動智能終端市場。其表象為,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開始無意識地去尋找「車」這一產品所蘊含的、除「駕駛」以外的娛樂功能和交互屬性。
最初,人們對車聯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自帶導航」的簡單基礎功能之上,而到現在,聽歌、視頻、導航、呼救、甚至電子鑰匙等功能,已經開始作為基礎配置,出現在家用汽車市場。
商業嗅覺敏銳的人們已經注意到,2018年,一場新的智能車載系統的競賽開始了。除了新舊造車勢力參賽外,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的加入,讓戰況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盤點來看,目前國內在Telematics(車載信息服務)這一賽道上角力的有以下幾大勢力:傳統主流機廠、電信運營商、大型互聯網IT廠商、新造車勢力、第三方廠商。一些新角色的加入使得戰局異彩紛呈,同樣吸引了諸多筆墨。相比之下,傳統主機廠要低調得多,但從運營數據與戰略布局來看,低調的傳統車企在任何一個汽車細分賽道上的積累和敏銳度,都不是新玩家們一朝就能夠趕超的。
「車聯網」概念進階,誰才是先驅者?
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X:車、路、行人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是能實現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路。
在車聯網這一賽道,科技巨頭和傳統車企、新造車勢力紛紛下水。新造車勢力帶來新鮮血液,不斷刷新概念;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基本已經站定,戰略布局清晰可見。
但其實,相對於這些看似風生水起的「汽車」領域新玩家,傳統車企其實早就開始了互聯應用的探究。
車聯網的發展實際上經歷了起起伏伏几個階段。在回顧車聯網發展幾大階段的同時我們發現,以上汽通用為例,傳統汽車廠商在其中的引領與開拓作用不應該被忽視。
第一階段——以車為載體,實現通信服務。
48年前,通用汽車參與的阿波羅計劃將人類和月球車送上了月球,而來自太空的互聯,催生了通用汽車的OnStar車載通訊技術。
業界普遍認為,1997年首款安裝OnStar系統的凱迪拉克車型的問世,揭開了Telematics車聯網服務的序幕。
作為車聯網現實應用的前瞻技術之一,OnStar車載通信服務的發展應用對於整個車聯網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第二階段——Telematics服務進入中國,開啟多元化發展。
普遍認為,2009年是中國車聯網的元年。這一年,OnStar、G-book系統被引入中國,2009年10月28日,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2月20日國內第一個OnStar用戶誕生。開啟了以汽車主機廠商為主導的Telematics服務新思路。
更重要的是,OnStar這樣的集成性系統給中國車企一個全新的思路——汽車是可以提供除了駕駛以外的功能的。
OnStar也引入中國後,多方面進行了因地制宜的創新。在引入之初,OnStar即與國內2189個省市縣級110出警單位建立了聯繫,並與眾多道路救援和120急救機構密切合作,還有總數達600多家的別克各地經銷商給予支持,服務網路覆蓋全國,為每一位用戶提供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實時人性化服務。
此後,各路汽車主機廠商開始嘗試在前裝市場中作為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車遠程服務提供商)廠商系統性的運營車聯網。除OnStar外,福特SYNC、雷克薩斯G-BOOK、上海博泰也都是耳熟能詳的車聯網平台服務商。同期,在後裝市場,也出現了不少內容服務商和技術服務商。
第三階段——以車為載體,賦能生活與商務場景
車企與互聯網企業並非永恆的敵人,也非一成不變的盟友。近年來,在不斷受到互聯網企業新鮮概念的衝擊下,TSP廠商們也在不斷優化自身,從相對封閉的狀態,走到一個開放、相互賦能的環境中來。
回想一下,司機們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再頻繁使用應用車載地圖等功能的?答案是,當應用手機成為下意識反應時。
2013年,蘋果宣布向汽車領域進軍,宣布「iOS in the Car」計劃,爭奪智能車載系統市場。
智能車載系統蘋果CarPlay、谷歌的Android Auto以及Mirrorlink等軟體的火爆,則直接引起了車聯網第三階段的進化。
在這一階段,傳統車企不斷吸收互聯網技術與概念,以車為載體,為更多生活與商務場景賦能。
2014年11月20日,上汽通用汽車率先察覺到了互聯網技術給予車聯網系統又一次發展機遇,發布了以「車?聯?無限」(Connected Future)命名的企業車聯網戰略。
這意味著,上汽通用提供的車聯網解決方案,不僅僅停留在運營OnStar階段,而是進入到以技術為基礎的開放性生態來。
一張圖看懂上汽通用車聯網
傳統廠商先發優勢無法被超越
眼下,互聯網屬性企業與傳統車企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
特別是今年,蘋果Carplay再度加快開放,開始支持第三方地圖APP——使用者只需將手機插到車上的介面,便可以自如的使用熟悉的地圖軟體、音樂軟體。這讓眾多根植於手機生態中的玩家們看到了甜頭,手機開始取代車載智能終端的地位,令車企十分頭疼。
而這一現象也直接觸發了廠商們的再升級。
在新一輪的角力中,傳統TSP廠商們擁抱互聯網,開始運用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對車聯網系統進行升級。相比起互聯網企業,傳統車企在車聯網賽道上有著明顯優勢:雖然這些「優勢」是老生常談,但在汽車賽道,不得不說,用戶和數據才是最寶貴的資源。
第一,龐大的用戶儲備以及精準的客戶服務。以上汽通用OnStar為例,OnStar的用戶量和服務頻次國內第一。截至2017年2月底,上汽通用汽車OnStar在國內活躍用戶超百萬,累計提供核心服務超過3億次。而注重提升客戶端體驗,同樣是上汽通用車輛網進化的核心原則之一。
在車載信息服務上,上汽通用在2015年,率先在傳統TSP廠商中推出4G LTE的服務應用,傳輸速率比3G快10倍,實現更安全、穩定、高速的車聯網環境;
2016年,上汽通用推出國內首個車聯網B2B服務平台,將車聯網生活場景從個人用戶擴展至企業用戶。同一時期,OnStar服務內容也從14項擴展到22項,OnStar手機應用在2016年完成7.0版本升級,成為國內最強大全面的車聯遠程控制APP。
在移動娛樂與消費上,為提升原裝車載信息系統用戶體驗。上汽通用開發了自然語音識別系統,基於本地的自然語音識別系統已經能實現空調溫度等功能。
為滿足用戶在車中使用手機投射的喜好,上汽通用加快手機投射功能的開發。2015年起,迅速在量產車型上應用推廣手機投射功能,並支持主流Carplay和Carlife功能,支持將iOS和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屏幕投射到中控屏上。
此外,上汽通用的車聯網系統也在不斷擴展與車主生活息息相關的應用,近期推出了法律諮詢、訂餐等服務。
就在前不久的8月,上汽通用再度為新老車主推出「OnStar 安吉星車聯流量終身免費服務」,用戶每年將獲贈 24G免費高速流量。
第二,全面的戰略布局。
什麼樣的車企在這場智能網聯的競賽中焦慮?是那些用戶留存、前端流量、交易發生、數據沉澱、功能延展等等環節都無法被整車廠提供的系統平台所掌握的車企。
而對於最早開始進行車聯網系統研發和運營的上汽通用,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通過上述三階段的總結,其實已經可以明顯看到,在車聯網上的布局,作為最早提供車載通信服務的主機廠,在每一階段,上汽通用都走在了中國車聯網的前沿,這一次也毫不例外。
就在2017年,上汽通用汽車推出全新一代車聯繫統,並滾動更新企業車聯網戰略,提出在「車·聯·網」 所映射的產品、數據、服務等方面,將加速提升技術創新與平台開發能力,著力打造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電動化的智能出行方案。
基於自有雲與公有雲的混合模式,上汽通用汽車的雲平台真正符合開放和安全的互聯網定義,將車輛相關數據置於自有雲上,確保安全和自主;同時介面又是開放的,與完整的互聯網生態打通,讓車主無縫連接各種互聯網服務。今年,上汽通用車聯網系統推出OTA在線系統更新;在原有實時車況診斷基礎上升級為預警提醒。
而就在不久的2019年,上汽通用將引入最先進的Super Cruise智能駕駛技術,逐步解放駕駛者雙手雙腳和雙眼2020年,推動V2X技術開發,讓出行更加安全。
2021-2025年,上汽通用車聯網將全面推進5G超高速網路、AR增強現實技術、高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開發,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打造最佳出行體驗。
第三,技術優勢,特別是對安全性的重視程度是互聯網公司們無法匹敵的。
實際上,普通消費者往往忽略了一個基礎知識: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三大網路所組成,並不僅僅停留在車載移動互聯網的層面。
而安全性是上汽通用車聯繫統具有的獨特優勢,由於產品及技術深度集成於上汽通用汽車的車型上,實現更高的安全性能;使用後台認證機制,對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整車電子架構,車載控制單元等各層級實施了基於軟硬體的最高網路安全保護設計,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整體車載信息服務解決方案。
而對造車毫無經驗的互聯網IT廠商們,大多數選擇與車企合作進行開發,主動權毫無疑問仍然在車企手中。而新造車勢力們又要重頭積累消費者的信任,老牌車企毫無疑問已經擁有了先發優勢。
結語:
主流車企在造車上的經驗、以及用戶積累和刻畫,都是新勢力們難以匹敵的,這類TSP廠商擁有完整的研發體系和運營能力,對車輛性能的提升溫和而全面。我們有理由相信,掌握技術、資源,掌握議價權、主動權、掌控權和發展空間的老牌車企們,將會是這場競賽中的贏家。
※蘇寧黑科技智能魔鏡亮相,它只是蘇寧智能家居平台的一環
※廣汽傳祺GS4:智能網聯汽車中的新「變數」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