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宣傳競爭:歐洲獵巫風俗的起因

宣傳競爭:歐洲獵巫風俗的起因

有不少人認為巫術屬於中世紀迷信,這並不準確。15世紀之前的教皇里,有幾位都曾否認巫術存在,且頒令禁止獵巫以及相關處刑。直到15世紀後,教會才改了口風,甚至自己帶頭搞起。幾百年間共有八萬人因涉嫌使用巫術而受審,其中一半被處決,多數是火刑或絞刑。這風氣一直蔓延到18世紀,逐漸消淡。


近幾十年,關心這事來龍去脈的人多了起來。2004年布朗大學的學者認為獵巫事件的密度跟當時「小冰河期」惡劣氣候相關,亦即收成越差,巫案越多。像老年婦女這樣的社會邊緣弱者,會被集體挑出來沖喜一下或告慰神靈。


喬治梅森大學的學者另有說法,是當地政府權力衰弱到執法乏力,於是以獵巫為名目的私刑頻發。他們通過比對各年代地方的稅收,指出稅收高、財政好的時期獵巫事件就少——能否保證收入,是政府握力的指標之一。

宣傳競爭:歐洲獵巫風俗的起因


不過,今年八月有份研究同時質疑了以上兩種說法。同樣來自喬治梅森的兩位學者收集了1300年至1850年間,21國案例,這裡頭有43,240人因涉嫌使用巫術而受審。統覽全局,他們發現壞天氣、壞收成並沒有明顯增加巫案;政府收入低谷期,治安狀況對巫案數量的影響也弱得很。


結果一路比較下來,發現巫案數量和教派衝突之間的關聯大得多。比如天主教和新教互懟的地區,巫案就頻密;哪裡一派獨大,當地巫案數量就少。研究作者的結論是,各地教派領袖以獵巫為宣傳手段,希望自己「替天行道」的正大形象能壓過對手。上行下效,用不了多久這類活動便流行成風。他們的目標都是獨居窮人,你平時安分守己?肯定心裡有鬼;行事乖張脾氣冷僻的,不用說暗地裡也不乾不淨。提溜這類人出來斗個過場然後處死,鄉里喜聞樂見宣傳效果佳,乾淨利索絕少節外生枝。


人類史真是一片血海呀,貧友。類似的活動在今時今日的非洲還在發生,不過形式上有更新,他們挑出來做邪惡化身的多是孤兒、殘疾兒和白化病童。古時候還要靠圓熟的「邏輯」來讓你百口莫辯,現在直接選話都不會說的,已經有點不走心了。據2010年世界兒童聯合基金會統計,光在剛果首都金沙薩一地,就曾有兩萬名兒童被指為巫。而在奈及利亞,五旬節派牧師的一大賣點就是能保護信眾免受童巫危害。目前天主和安拉競爭的熱點地區,巫案數量是只多不少。別以為「第三世界」就是底,有些地方可是實打實的仍舊在中世紀兜圈。

有專家希望國力發展、儘快提高居民收入能終止獵巫風俗。但按過去歐洲的歷程和這份研究的說法來看,一旦頭領們開始動用巫案營銷,這洪水只怕不會短時間內退潮。要知道,歐洲這邊教派間宣傳火拚大致停戰後,各地巫案又接著熱鬧了整個世紀才偃旗息鼓。


原文:《Religious competition was to blame for europes witch hunts》;有私貨
本文譯自 economist,由譯者 梁兵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用AI翻譯最神秘的古代書籍:伏尼契手稿
這個夏天如何避免被虱子咬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