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十七年後,恐怖主義不再是美國首要威脅
資料圖:一位消防員站在刻有9·11事件遇難者姓名的矮牆邊。(圖源:中新網)
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不僅改變了美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17年前,民航客機撞上紐約世貿雙子星大樓的情景,依然讓人無法忘懷。在雙子星大樓倒塌的幾個月後,美國發動反恐戰爭,大兵壓境阿富汗。如今,經過近20年時間,美國的反恐理念和舉措發生了什麼變化?又有什麼不變的地方?
首先,反恐的地位發生變化。在「9·11」事件剛剛爆發時,反恐成為美國的頭等大事,恐怖主義被認為是美國的首要威脅。隨著反恐形勢的變化以及國際戰略格局的演進與發展,情況發生了變化。現如今,美國將大國競爭作為首要威脅。這一點從美國印太戰略的實施與推進、第二艦隊的重建以及特朗普政府對中俄等國的定位中可以明確看出。恐怖主義只是美國本土安全的威脅之一,而不再是首要威脅。
其次,反恐的方式發生變化。在「9·11」爆發後不久,美國接連發動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以反恐的名義在世界地緣政治棋局的樞紐地區攻城略池,以求維繫和鞏固霸權地位。而現今的特朗普政府對於本土防禦更為重視。特朗普政府發布的2017財年預算修正案專門新增15億美元用於在美墨邊境修建邊境牆,2018財年預算案綱要則為國土安全部增加28億美元經費,為聯邦調查局增加2.49億美元用於反恐、反情報和執法。這些都表明特朗普政府要打造一個固若金湯的本土安全體系,以將恐怖分子及嫌犯阻擋在美國邊界之外。
最後是對恐怖分子和宗教的關係的看法發生變化。在「9·11」爆發後不久,美國國內反穆斯林情緒一度高漲,但小布希政府及奧巴馬政府均避免將恐怖主義與伊斯蘭教掛鉤。小布希在「9·11」後演講時表示,「恐怖的面孔不是伊斯蘭教的真正信仰,伊斯蘭教是和平的」。奧巴馬同樣力避使用「伊斯蘭恐怖主義」等字眼,宣稱「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在「濫用、扭曲伊斯蘭教義,給它們披上宗教外衣,作為它們野蠻和死亡行為的借口」。美國媒體評論稱,避免使用「極端伊斯蘭」這樣的字眼,在過去十多年一直是美國政府奉行的政策。與之相比,特朗普及其團隊部分成員則異常仇視「極端伊斯蘭」,將美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歸結於伊斯蘭教。特朗普在其就職演說中,特朗普還宣稱要「聯合文明世界共同反擊『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將它們從地球上徹底剷除」。「禁穆令」就是這種觀點的產物。
但是美國反恐戰略中依然有一些不變的核心要素。比如在打擊恐怖主義的過程中依然奉行兩個標準以打壓異己,打擊恐怖勢力的動機依然是服務於地緣政治目標,等等。最重要的是,美國依然沒有認識到或者是故意裝作沒有認識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恰恰是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這個秩序恰恰是美國主導建立並維護的。
(馬堯,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海外網特約作者)
※快訊!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對相關指控拒認罪
※韓亞航空機餐斷貨被罵慘 臨時供應商老闆自殺身亡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