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宮的宮斗高手不是如懿、魏瓔珞,而是懿貴妃

清宮的宮斗高手不是如懿、魏瓔珞,而是懿貴妃

懿貴妃那拉氏,現在我們通常稱她為慈禧太后。

文 | 吳鉤

繼《甄嬛傳》之後,又有兩部清宮宮斗戲《延禧攻略》與《如懿傳》霸了屏,而且引發了宮鬥話題的發酵。《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的歷史背景是一樣的,都是清代乾隆年間。其實,乾隆一朝的後宮還是比較平靜的,雖然乾隆這個人自帶八卦屬性,適合編排愛情戲與狗血劇,但清代最厲害的宮斗,還真不是發生在乾隆朝,如懿、魏瓔珞(令妃)也算不上是宮斗高手。

大清的宮斗高手是誰?我認為是懿貴妃那拉氏。現在我們通常稱她為慈禧太后。

懿貴妃是咸豐皇帝的妃子。英法聯軍入侵期間,咸豐帶著后妃皇子、王公大臣倉皇「北狩」,次年七月十七日卒於熱河行宮。彌留之際,咸豐口授兩道諭旨,其一:「奉硃諭:皇長子御名載淳,著立為皇太子」;其二:「奉硃諭:皇長子御名載淳現立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咸豐又賜給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太后)一方「御賞」印璽,賜給小皇帝一方「同道堂」印璽,這兩枚印璽,是最高權力的象徵,用法如下:「母后用『御賞』璽,印起;上用『同道堂』璽,印訖。凡應用硃筆者,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即以皇帝名義發出的一切上諭、硃批,必須在起首處加蓋「御賞」印,結尾處加蓋「同道堂」印,方才生效。

因皇帝年幼,「同道堂」印璽又由其生母懿貴妃那拉氏(慈禧太后)代掌。那拉氏是個聰明、有野心、熱切於權力的女人,咸豐健在時,她自恃斷文識字,能幫皇帝批答點奏章,已經逐漸露出怙寵肆驕、「漸思盜柄」的形跡,受咸豐厭惡。為避免出現「主少國疑、女主臨朝」的亂政,咸豐甚至跟肅順商討:「朕不日將效漢武帝之於鉤弋夫人故事,將懿貴妃賜死,卿謂何如?」肅順聽了「不敢置一辭」。後來咸豐臨終,卻沒有賜死慈禧,可能是對孤兒寡母心生憐憫,也可能是出於掣肘肅順輔政集團的考量。

咸豐皇帝留下了這麼一個贊襄團與太后相互制衡的權力構架,便駕崩了。但很快,贊襄團與太后便發生了衝突。

兩宮太后召集輔政大臣入內,商討「詔諭疏章黜陟刑賞」事宜,即頒布詔諭、批複疏章、任免廷臣的程序問題,這涉及到實實在在的權力分配。肅順等輔政大臣首先提出:「諭旨由大臣擬定,太后但鈐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內覽。」意思是說,皇帝的諭旨由贊襄團擬定,太后只管蓋上「御賞」、「同道堂」印璽就行,不必更改。顯而易見,贊襄團想架空兩宮太后的權力,讓她們當橡皮圖章。

慈禧才不做有名無實的傀儡呢,所以堅決不同意贊襄團的意見。兩方各不相讓,相恃不下,整整談判了四日。最後贊襄團退讓一步,總算與太后達成了權力分配方案:「章疏呈覽,諭旨鈐印。任用尚書督撫,樞臣擬名,請懿訓裁定,其他簡放人員,按照京察暨疆臣密考,擬具正陪數員,在御前掣籤,兩宮並許可。」

根據這一方案,贊襄團掌握著諭旨、硃批的草擬權,但需經太后過目同意,太后保留著修改權與否決權;中央部長與地方督撫的任命,由贊襄團提名,太后裁定,一般官員的任命,則按照成例,在御前「抓鬮」。

此時,慈禧太后才二十七歲,但她不甘心受制於老臣,並表現出非常老練的機心與手腕。她透過極為隱蔽的秘密管道,繞過肅順的耳目,與遠在500里外的恭親王(咸豐奕詝的六弟)取得聯繫。慈禧欲清掃權力障礙,恭王欲進入權力中心,雙方一拍即合,款曲暗通,悄悄布置下搞掉肅順集團的計劃。八月初一,恭親王借赴熱河奔喪之機,又得以單獨會見兩宮太后,叔嫂密商一個多時辰,敲定了宮斗的細節。

而自以為控制了全局的肅順卻麻痹大意,對這一場發生在眼皮底下的奪權陰謀渾然不覺,蒙在鼓裡。

八月初八,一封從京師發出、由御史所寫的奏疏《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折》,送達熱河。奏疏上說,皇太后應當「暫時權理朝政,左右並不得干預」,同時從「親王中簡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輔弼一切事物」。——這大概是太后—恭王集團作出的投石問路之舉,用來試探贊襄團的反應。

肅順等顧命大臣一看:不得了,這不是赤裸裸的奪權嗎?當下不待太后批示,便擬好諭旨,以皇帝的名義對董疏進行反駁:「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簾聽政之禮。朕以沖齡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託之重,御極之初,何敢更易祖宗舊制」,「該御史必欲於親王中另行簡派,是誠何心,所奏尤不可行」。並脅迫兩宮太后鈐印,慈禧爭執不過,同意將諭旨一字不易地頒發。

慈禧的示弱隱忍,讓肅順集團完全低估了她的能耐,以為大局已定,贊襄團的執政地位與合法性不可能動搖了。

九月二十三日,按贊襄團與太后的商定,是「恭奉大行皇帝梓宮(棺材)回京」的日子。梓宮回京有一套非常繁複的儀禮,慈禧便以小皇帝年幼,經不起折騰為由,與贊襄團商議是否有變通的方式。肅順等人不知是計,同意太后與小皇帝由贊襄團中的載垣、端華護駕,先行一步,回京城恭候梓宮。

——慈禧成功地走出了擺脫肅順勢力範圍、提前與恭親王「會師」的關鍵一步,須知京城的局面,由太后盟友恭親王的勢力所掌控,慈禧回宮,便如龍入大海。

九月二十九日,兩宮太后與小皇帝回到京城,不待休息,立即召見恭親王及其他朝中大臣,「縷述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欺藐之狀」,一邊說一邊哭,眼淚與鼻涕齊流,花容與月貌失色,群臣也聽得義憤填膺。那個周祖培受恭親王暗示,率先跳出來說:「何不重治其罪?」慈禧說:「他們是贊襄王大臣,如何治罪?」周祖培出了一個主意:「太后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問。」恭親王這時將早已擬好的治罪詔書奉給太后,太后欣然鈐印。

次日,群臣朝會,恭親王宣讀了拿問「三奸」的詔書,載垣、端華被當場拿下。當天深夜,護棺行至密雲縣的肅順也被人從睡夢中揪出來,連夜解赴京師。可憐大行皇帝尚未入土為安,其臨終指定的顧命八大臣已於頃刻間被解除權力,精心設置的權力布局也隨之土崩瓦解。

肅順被捉住時,大罵慈禧:「悔不早治此賤婢!」大概是想起了咸豐與他商議的「效漢武帝之於鉤弋夫人故事」,只是悔之已晚,六天後,被他罵為「賤婢」的太后下旨,令載垣、端華自盡,肅順斬立決,其餘五大臣革職。朝中與肅順往來密切的六名官員、五名太監,也受到懲辦,不過聰明的慈禧沒有興大獄,而是將從肅順家中搜出的信件與賬簿,悉數「公開焚毀,毋庸呈覽」。

扳倒了肅順集團之後,慈禧太后如願以償獲得了垂簾聽政的大權,成為歷史上繼武則天之後擁有最大權力的女性。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s誰在唱kr?為什麼聚會、團建都愛KTV?
洪水來襲之後 壽光現場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