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最悲慘的3大開國功臣,一人被李淵斬殺,一人被皇帝活活逼死

唐朝最悲慘的3大開國功臣,一人被李淵斬殺,一人被皇帝活活逼死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幾十個王朝,幾百位皇帝。但在這其中,最讓人矚目的還是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開國皇帝是一個王朝開創者和奠基人,他開創了新的歷史,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俗話說,孤掌難鳴,開國皇帝不是在孤軍奮戰,而是一群為他出生入死追隨者鞍前馬後。《水滸傳》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這一句話就道出了功臣的諸多心酸與無奈。很多開國皇帝在起事之前大都過著安定舒適的生活,因此他們性格怯懦,水平低下,手段卑劣。有道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很多皇帝一得勢就卸磨殺驢,翻臉不認人。他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能駕馭這些部下,於是屠戮功臣,將大權獨攬,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已經是非常仁慈的做法了。

但這種做法也不絕對,如果第二任皇帝能力出眾,善用馭人之術,就沒有這些憂慮了。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既有治世之才,又有馭人之術,他就留下了很多功臣。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唐朝開國功臣中也有一部分人不得善終,下場悲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唐朝最悲慘的3大開國功臣。我們要介紹的第一個人名叫劉文靜。他曾跟隨李淵四處征討,李淵能夠取天下而開國稱帝,劉文靜功不可沒。李淵稱帝後,劉文靜擔任吏部尚書,領陝東道行台左僕射,被封為魯國公。但劉文靜一直心懷不滿,他自許才能出眾,又有軍功傍身,與裴寂同為功臣,他的地位卻不如裴寂。因此,劉文靜經常在朝堂上駁斥裴寂觀點,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據史書記載,劉文靜在與他的弟弟劉文起宴飲時,拔刀砍向廳柱,大放狂言說:「必當斬裴寂耳!」這本是劉文靜的酒後胡言,卻被有心人加以利用。一位不受寵的小妾聽到此話後,立即稟報皇帝說,劉文靜意圖謀反。儘管李世民等人為他求情說,他只是因地位在裴寂之下而心懷不滿,但李淵並不相信。他本就對劉文靜起了疑心,再加上裴寂的挑唆,於是劉文靜被李淵斬殺。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為劉文靜平冤昭雪,還將他的畫像掛進了凌煙閣。第二個人是長孫無忌,他位列凌煙閣功臣之首,卻也難逃被逼死的命運。他歷經唐朝三代皇帝,早在李淵起兵時,長孫無忌就已經跟在他身邊了。後來,他又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目睹了李治登基稱帝。

唐朝初期的很多大事都有長孫無忌的參與,他為唐朝的發展繁榮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曾稱讚他說:「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在廢立太子一事上,長孫無忌曾堅定的支持李治,李治能夠登基,長孫無忌功不可沒。後來,長孫無忌遭人暗算,李治聽信小人讒言,將長孫無忌貶官流放,而長孫無忌最終也被皇帝活活逼死。我們要介紹的最後一位慘死的開國功臣就是上文提到的裴寂。劉文靜死後,他也沒有落得好下場。裴寂晚年獲罪,返回故里,後來又被流放靜州,六十歲病逝,死後被追贈為河東郡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太子發動政變囚禁國王,國王死前請求吃一道菜,說完菜名卻被逼死
劉備第一個謀臣,提一建議卻不被採納,建立一影響深遠的選官制度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