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對於「傳承」,首先要充滿敬畏,然後要充滿智慧

對於「傳承」,首先要充滿敬畏,然後要充滿智慧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圖 | 網路

編輯 | lulu

印安說

文化從來都是在傳承中發展,在批判中創新。但如果是全盤繼承或是妄加批判,那就不是發展文化,而是阻礙和毀滅文化了。

印竹說

傳承是開啟內在覺醒的需要,批判是追求真理的不辨不明;然如果以傳承障蔽自性的光明,以批判掩護自己的無知,那才是對文化最深的傷害!

01

如是我說

微言語錄

在文化的傳承中會出現魚龍混雜、會出現亂象也是正常的,只要我們的心不亂,我們自然會遇見正道、遇見良師、遇見坦途!且聽印竹、印安如是我說~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我是萃辰天心書院印竹老師。今天的《如是我說》,印安老師是這樣說的:「文化從來都是在傳承中發展,在批判中創新。但如果是全盤繼承或是妄加批判,那就不是發展文化,而是阻礙和毀滅文化了。」我接著說:「傳承是開啟內在覺醒的需要,批判是追求真理的不辨不明;然如果以傳承障蔽自性的光明,以批判掩護自己的無知,那才是對文化最深的傷害!

近段時間,常與一些學者、老師們討論文化問題,但在這裡,我和印安老師都會發現這些傳承者、學者常常會走兩個極端:

一種是不能接受傳統文化的創新,認為傳承就是要一絲不苟的、原模原樣的照抄照搬古人的東西,否則就是對古人的不敬。這種機械的傳承方式,常常讓他們在傳承過程中遇到很多困惑,於是他們又會感嘆現代人太難以教化,卻從沒有想一想時代走到今天,必須要有現代人能聽得懂的表達方式來傳承古老的文化,否則出現障礙和阻力也是必然的。但很多人卻不習慣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的抱怨當今社會、人生的不堪。其實,從這個角度上說,也說明傳承者並沒有真正讀懂古人。

一直記得《莊子》中所記述的一則孔子和老子對話的故事,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孔子一心恢復周禮,希望人人都能夠成為堯舜,而老子告訴他你所宣揚的那些東西,這些人他們的骨頭可能都找不到了,這些故紙堆所留下的他們生命的載體,到底應該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是聖賢生命的光明、智慧的光明,是應該讓我們通過聖賢留下的文字、文教去傳遞他們的光明心。如果離開與此,傳承是沒有意義的。

其實所有文化的傳承都是透過有形的載體去傳承無形的能量。如果太過於執著有形有相的東西,反而會背離聖賢之道。當然,如果是強調照抄照搬的傳承者,還並不為過,更糟糕的是對聖賢的妄加評判、對古人的全盤否定。其實這一類人,如果聽一聽他們評判、批判的是什麼,便會知道他們有多麼的無知,甚至有的他們根本就沒有看過,但會批判的振振有詞,然後以媚俗的方式,以斷章取義、隻言片語的所謂傳承去大話古人,這也是一種不太可取的方式。

我們是需要用一些讓現代人聽得懂的方式去了解聖賢的智慧、聖賢生命的光明,但也不能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而妄議聖人,尤其在大家對傳統文化還知之甚少、還缺少明辨力的時候,這樣的傳承方式是極具殺傷力甚至毀滅性的。作為傳承者,我們必須深深認識到這一點。

對於傳承這件事,首先要充滿敬畏,然後要充滿智慧。當然,存在這些情況和問題也無需我們太過憂慮,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憂慮,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憂慮別人的對錯上,不如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更加得有智慧。當我們的智慧開啟時,我們自然就會以正面去影響別人,我們也自然會懂得要如何傳承聖賢的智慧、古人留下的寶貴財富;當我們還未能做到時,我們就要加緊時間修鍊自己。

儒家講修己安人,佛家講自度度人,在文化的傳承中會出現魚龍混雜、會出現亂象也是正常的,只要我們的心不亂,我們自然會遇見正道、遇見良師、遇見坦途!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02

經典誦讀

《傅雷家書》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聽《傅雷家書》,理性對待現實~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經典誦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著名的《傅雷家書》。我們先將今天的內容誦讀一遍: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人不能總是停留在眼前與歷史,要不斷向前看,也不要被自己所犯過的錯誤絆住腳,要及時糾正錯誤,不害怕犯錯誤,才能不斷進步。

一個人如果永遠活在自己的記憶中,而不向前看,只能是不斷後退。比如,一個人沉浸在親人逝去的悲痛中,久久不能自拔,所以就忘了看看身邊的一切,不去進行正常的生活,他便逐漸脫離生活軌道,運轉不正常,無法振作就永遠只能渾渾噩噩地活了。還有,一個人沉浸在自己往日成功的喜悅中,久久不能自拔,所以就忘了看看自己的不足,不去進行有效的學習,不去進步,不去糾正錯誤,便會落後了,若還不能意識到,就會一直自負而不成功下去。理智就體現在你對於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合理分析,處理好三者的關係,不要愧於自己曾經的失敗,也不要自滿與曾經的成功,要學會積極向前看,正視錯誤,正確看待成功,才有利於進步。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回顧一下今天所學: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今天的經典誦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03

詩歌賞讀

《尋陸鴻漸不遇》

「茶聖」陸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平日生活的狀態又是如何的?聽唐代著名詩僧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體會詩人對茶聖陸羽的推崇!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詩歌賞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

「茶聖」陸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平日生活的狀態又是如何的?今天我們要賞讀的是唐代著名詩僧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他把家遷徙到了城郭一帶,鄉間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卻尚未見它開放。敲門竟連一聲犬吠都沒有,要去向西家鄰居打聽情況。鄰人報說他是到山裡去了,回來時總要西山映著斜陽。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陸鴻漸就是「茶聖」陸羽,是皎然的好友,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內),以擅長品茶著名。這首詩當是陸羽遷居後,皎然過訪不遇所作。

皎然,唐代詩僧。本姓謝,為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今屬浙江)人。詩多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閑適,語言簡淡。

此詩首聯二句寫陸羽的新居在城郭之旁,離城不遠,但已很幽靜,沿著野外小徑,直走到桑麻叢中才能見到。這兩句頗有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隱士風韻。

頷聯二句點出詩人造訪的時間是在清爽的秋天,自然平淡。陸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遷來以後剛剛才種上的,所以雖然到了秋天,還未曾開花。這兩句一為轉折,一為承接;用陶詩之典,一為正用,一為反用,卻都表現了環境的幽僻。至此,一個超塵絕俗的隱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詩人訪友的興緻亦側面點出。

頸聯二句說詩人又去敲陸羽的門,不但無人應答,連狗吠的聲音都沒有。此時的詩人也許有些茫然,立刻就迴轉去,似有些眷戀不舍,還是問一問西邊的鄰居吧。一般說來,寫到「扣門無犬吠」,「不遇」之意已見,再加生髮,易成蛇足。但詩人卻寫得剛剛好:一方面,見出他對陸羽的思慕,表明相訪不遇之惆悵;另一方面,則借西家之口,襯托出陸羽高蹈塵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之根由。同時對詩中所描寫的對象即陸羽,並未給予任何直接的刻畫,但其品格卻呼之欲出,這也正符合禪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旨。

尾聯二句是鄰人的回答:陸羽往山中去了,經常要到太陽西下的時候才回來。這兩句和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的後兩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恰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脫脫地勾畫出西鄰說話時,對陸羽整天流連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異的神態,這就從側面烘托出陸羽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懷和風度。

這首詩前半寫陸羽隱居之地的景;後半寫不遇的情況,似都不在陸羽身上著筆,而最終還是為了詠人。偏僻的住處,籬邊未開的菊花,無犬吠的門戶,西鄰對陸羽行蹤的敘述,都刻畫出陸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詩四十字,語言清空如話,不加雕飾,吐屬自然,流暢瀟洒,別有雋味。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體會詩人對茶聖陸羽的推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今天的詩歌賞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講 師 簡 介

天 心 365

一個家庭的文化,

是家庭的基石,

是家庭溝通的重要媒介,

是家庭和樂美滿的關鍵因素。

國學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

學習聖賢經典,

增長智慧能量。

和家人一起快樂的親近國學,

進而促進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提升。

這就是我們做《天心365》的初衷,

讓國學智慧走近千家萬戶。

書 院 地 址

武漢總院

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1153號解放公園內

海南分院

海口市美蘭區和平大道66-58號

重慶分院

重慶市涪陵區興華西路40號

上海分院

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8號天物空間541室喜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當你不相信愛情了,記得看看這個
攻琴如參禪,妙音何出尚需參……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