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澤東著作背後的故事 | 毛澤東著作的影響

毛澤東著作背後的故事 | 毛澤東著作的影響

原標題:毛澤東著作背後的故事 | 毛澤東著作的影響


毛澤東著作是20世紀我國最有影響力和發行數量最多的著作。半個多世紀以來,毛澤東著作從中國走向世界,對中國和世界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中國建設取得巨大成功

鴉片戰爭以來,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國各階級都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先後提出了種種救國主張和方案,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和行動,含辛茹苦地探索中國出路。如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向中外反動勢力打響第一槍,制定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地主階級洋務派立足於維護封建統治根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求強」「求富」主張;資產階級改良派以封建皇帝為靠山,力圖革除積弊、變法維新;資產階級革命派以三民主義為行動綱領,組織政黨,發動革命,謀取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如此等等,結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大都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二是缺乏先進理論的指導。只有將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社會的毛澤東著作能成功解決這兩個問題。


一是關於革命領導權問題。1925年,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文章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和在革命中的作用進行了全面分析,闡明了無產階級領導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歷史必然性,初步形成了無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同時期,毛澤東寫了《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於革命前途的影響》,文章明確指出,「進步的工人階級尤其是一切革命階級的領導」,從而成功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問題。二是關於革命理論的問題。恩格斯曾說:「一個民族想要登上科學的高峰,究竟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列寧當年也諄諄告誡共產黨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所以,當中國革命屢遭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等為代表的中國先進分子意識到必須接受先進理論的指導。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包括毛澤東在內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群體適時接受、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並在革命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造性發展,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成功解決了中國革命理論指導的問題。在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實現民族解放、人民獨立的夙願變成現實。


毛澤東著作同樣指導中國社會主義早期建設取得了成功。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毛澤東堅持「走自己的路」,獨立自主地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在《關於國家資本主義》《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必由之路》《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黨和國家領導集體探索出了一條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新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成就顯著。據統計,從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里,我國的工農業總產值增長了1倍左右,國家財政收入總額增加了94.4%,國民收入總額增加了近80%。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了3倍,新建和擴建了鞍山、武漢、包頭等大批大中型骨幹企業,冶金、採礦、電站、石化等工業設備製造以及飛機、汽車、工程機械製造等十幾個基礎行業也基本建立起來,電子工業、石油化工等一批新興的工業部門也初步建設,工業布局有了改善。十年里,我國新修鐵路近8000公里。全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都有了鐵路。為備戰而大規模進行的「三線」(戰略後方)建設,對改善我國工業交通運輸業的合理布局和調動地方建設積極性起到了一定作用。在農業方面,十年里,我國農業總產值增長24%,糧食產量增長11%,棉花產量增長61.7%。在科學技術方面,十年里,我國的科學技術成績卓著,國防尖端技術成果尤為突出。在導彈方面,已經有了自己的近程地對地導彈;中遠程導彈的設計和關鍵部件的研試也已開始;導彈研究院已經擁有數千人的大學畢業以上專業技術幹部隊伍。在教育方面,十年里,我國高等學校畢業生近140萬人,中專學校畢業生共210萬人,分別為1950年到1956年的4.9倍和2.4倍。另外,還有近萬名留學生學成回國。一些老幹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知識和才幹,也是在此期間顯著增長起來的。這個時期培養和成長起來的各行各業的業務技術骨幹,在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這一過程中,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提供了當代中國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的主要理論來源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進入21世紀,黨對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評價又有新論斷。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強調:「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用這句話來分析毛澤東著作,同樣適用。


關於政治前提。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並與中國國民黨合作發動了「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大革命,但是由於後期放棄了革命領導權和大革命領導權,致使大革命失敗。毛澤東吸取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總結十年土地革命經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深入分析中國社會狀況,進一步明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動力,提出「兩步走」戰略:「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在此基礎上,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制定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綱領和政策;創建了忠誠黨的領導、忠誠人民解放事業的新型軍隊,發展了團結全國絕大多數人共同奮鬥的統一戰線。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起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應歸功於毛澤東。鄧小平說:「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後,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鬥。所以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麼誇張。」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人民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制定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確立。至此,中國從深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奴役的國家變成享有充分主權、贏得國際社會尊重的國家,從人民久受壓迫欺凌的國家變成人民當家做主、享有民主權利的國家。這一切,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的必然結果。如果沒有這些,中國就失掉了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備條件。反過來說,中國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而這一切的理論前提,就是毛澤東著作包含的大量有關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理論。


關於制度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由人民代表大會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立在基本政治經濟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共同組成的。關於新中國的各項制度,毛澤東也作了深入思考。例如,在國體和政體上。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主持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就確認國體「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國家」。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又重點論述了國體和政體的問題,指出,「現在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只能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國體——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政體——民主集中制」,「並由各級代表大會選舉政府。」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在《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中進一步指出,即將建立的「新民主主義政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權」。「所謂人民大眾,是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被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政權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所壓迫和損害的民族資產階級,而以工人、農民(兵士主要是穿軍服的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為主體。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國家。」隨後又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將國體準確地概括為「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他在談到即


將成立的新中國時,依然強調政體是民主集中制。他1948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我們政權的制度是採取議會制呢,還是採取民主集中制?」「在中國採取民主集中制是很合適的。」「我們提出開人民代表大會」,「不必搞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和三權鼎立等」。在毛澤東領導下,體現人民當家做主、有效治理國家的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新中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他還對我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文化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經濟制度等均進行了探討。對這些制度的探討,以及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制度的建立及其構成的制度體系,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全面的


制度基礎。

毛澤東著作以文字的形式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進行了總結,對毛澤東的觀點和思考進行了記錄,使之成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的最主要理論來源。


(三)指引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至今,毛澤東逝世已四十餘年了,但是全球「毛澤東熱」卻在持續升溫。在西方,研究毛澤東的學者越來越多,對毛澤東著作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這不僅因為毛澤東改變了中國,也因為毛澤東改變了世界。毛澤東著作在海外的流傳,使一些國家和民族在了解和介紹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運用毛澤東思想改變了本國和本民族的命運。特別是對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多國人民而言,更是如此。雖然毛澤東沒有去過非洲、拉丁美洲,但是他的著作卻在這些地方廣泛傳播,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這些國家的人民和無產階級政黨為獨立、自由英勇戰鬥,承載著毛澤東思想的毛澤東著作是他們的理論指導,更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委內瑞拉?烏戈·查韋斯是拉丁美洲國家委內瑞拉的總統。在國際社會,查韋斯的名字響噹噹,因為他敢與美國叫板,不畏懼美國的威脅;他決心改革,要在委內瑞拉建設另一種特色的「社會主義」。查韋斯還有一個特點:他喜歡中國,尤其崇拜毛澤東,苦讀《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語錄不離口,堪稱對《毛澤東選集》研究得很深的外國領導人之一。「偉大的舵手毛澤東」「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對這些話語,查韋斯像很多中國人一樣,經常脫口而出。他說:「我整個一生都是毛澤東的崇拜者。」他甚至能說出毛主席某段語錄出自《毛澤東選集》的第幾卷。1999 年10 月,就任總統僅八個月的查韋斯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主動提出要參觀毛主席紀念堂。在毛主席遺體前,查韋斯表達了由衷的敬意。年少的查韋斯, 在懵懵懂懂的時候就開始從父母那裡接觸到了毛澤東思想。入伍後,更是讀了不少毛澤東著作,並開始運用毛澤東思想思考自己未來的道路。在之後的政治生涯中,他不僅在獄中堅持閱讀毛澤東著作,支撐起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且運用毛澤東著作中的「軍民魚水情」「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思想治理軍隊,運用「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巧妙地對付美國,成為拉丁美洲國家中少數幾個敢於不斷公開批評美國的國家元首。毛澤東沒有到過拉丁美洲,但是,毛澤東思想對於查韋斯有著深刻影響,這主要源於毛澤東著作在拉美地區的廣泛傳播。


尼泊爾2008年4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尼泊爾醞釀歷史性變革」的報道,文章中寫道:「隨著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結果日益明朗化,這個喜馬拉雅山深處的國度將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變革。」「4月10日,兩度被推遲的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終於如期舉行。」「尼泊爾選舉委員會12日宣布,制憲會議選舉已有21個選區完成計票工作,結果顯示,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贏得其中11個選區的勝利。在開始計票的121個選區中,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在其中61個都處於領先地位。當地媒體紛紛以「尼泊爾共產黨有望領導國家」為題報道了不完全計票結果。西方觀察家們也開始認為,尼泊爾共產黨成為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尼泊爾共產黨奉行密縝的「毛澤東主義」,他們「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經過數十年卧薪嘗膽,最終靠自己的力量贏得了尼泊爾民意,終結了國家君主制,建立了聯邦民主共和國,這對尼泊爾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尼泊爾首任總理普拉昌達是個典型的毛澤東崇拜者與毛澤東思想追隨者,他本人坦稱:「沒有毛澤東主義指導我們,便沒有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的今天。」普拉昌達最愛引用的毛澤東一句話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緬甸1967年緬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莊嚴宣布「毛澤東同志是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這是因為,在緬甸歷史上,毛澤東思想具有重大影響:它曾使緬共中央頂住了蘇修壓力,克服了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1964年9月,緬共中央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制定了「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為緬共歷史上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後來雖然緬甸共產運動轉入低谷,但緬甸歷屆政府均讚許 「毛澤東思想是緬甸一切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在今天的緬甸,毛澤東的影響無處不在。以「毛澤東」命名的街道隨處可見。


巴基斯坦1976年毛澤東逝世。巴基斯坦領導人發來了感人肺腑的唁電。當時,巴國總理甚至痛哭失聲:「像毛澤東那樣的人物,在一個世紀,也許一千年里只能產生一位……我們巴基斯坦將永遠懷著敬意紀念不朽的毛澤東。」多年來,毛澤東在巴國深受尊崇。巴基斯坦幾乎全民崇敬毛澤東。他們不容忍國內出現任何褻瀆中國領袖尊嚴之言行。巴基斯坦學者在研究毛澤東課題上,態度一絲不苟,成績顯著。一系列宣傳毛澤東的刊物相繼出現,乃至普通百姓都能背誦幾段毛主席語錄。


此外,在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等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也出現了「毛澤東熱」,這一切,都源於毛澤東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建立的不朽功勛,源於毛澤東著作所承載的閃爍真理光輝的毛澤東思想。


(四)增強民族凝聚力,為新中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基於毛澤東著作的重要價值和新中國成立後各個時期我國的實際情況,從新中國成立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全黨和全國開展了多次學習毛澤東著作的運動。


第一次是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公開發表了毛澤東的文章《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和行的關係》,學習毛澤東著作的運動由此拉開帷幕。1951年1月29日《人民日報》又發表了《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一文,文章要求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來指導自己的各項工作,並通過社會來認識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歷史任務,之後,全國學習《實踐論》的熱潮掀起。1951年10月至1953年4月國家又相繼出版了《毛澤東選集》一至三卷,這就更有力地促進了學習活動的開展,出現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高潮,需要說明的是,此次運動主要集中在黨內。


第二次是1958年至1960年。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取得的顯著成績令毛澤東十分高興,但同時也使他更為關注人的精神面貌和意識形態的問題。於是,從1957年下半年開始,毛澤東提出要進行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這成為學習毛澤東著作熱潮掀起的直接原因。1958年7月28日《人民日報》以「全國理論工作空前活躍,各地幹部、工人、知識分子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熱潮」為題報道了全國各地學習毛澤東著作的情況。11月10日,中宣部在懷仁堂舉辦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報告會,中央黨政機關和北京市各機關團體負責人都出席了報告會,周恩來出席並做了報告。報告闡述了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意義,要求黨內外各級幹部和人民群眾廣泛深入地學習。在此推動下各地區對學習毛澤東著作作了新的部署,進而形成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新一輪高潮。


第三次是從1964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1964年毛澤東在號召「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同時,號召全國學解放軍。部隊「活學活用」毛澤東著作的許多做法傳播到地方,大大推動了全國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群眾運動。「文化大革命」前夕,各中央局、各省委更是做出決定,要求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的新高潮。各地紛紛樹立本地的學習標兵,召開學習毛澤東著作積極分子代表會議,學習毛澤東著作群眾運動再次出現高潮。


毛澤東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載體,毛澤東著作也凝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於中國革命和建設思考的精華,同時也集中展現了第一代領導核心面對困難,不畏艱難,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著作學習運動對於宣傳和推廣毛澤東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運動中也存在一些偏差。但總的說來,其積極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通過對毛澤東著作的學習,凝聚了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力量,為新中國建設凝心聚力提供了保障。


毛澤東著作內容豐富,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黨的建設等諸多領域;毛澤東著作科學合理,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毛澤東著作影響深遠,指導中國和世界被壓迫民族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勝利。毛澤東著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理論來源,毛澤東著作將一直指導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行。


本文節選自《毛澤東著作背後的故事》


新書已上市


作者:吳楚嬰編著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出版社立場,如轉載請標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中國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小書館》系列叢書《古漢語入門》

TAG:當代中國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