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的秘密,項羽有自知之明
鴻門宴,項羽沒有殺劉邦的意思,甚至向劉邦示好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秦漢兩朝之間幾年中爭奪天下的兩個重要人物。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要講的是誰了,沒錯,就是劉邦和項羽。說到劉邦和項羽,那我們就一定會想起一場宴會,是的,它就是鴻門宴。在現代鴻門宴的意思是往往是指他人不懷好意的邀請。而這個詞的由來就是始於當年,這一個設於鴻門的宴會。
為什麼會有這場宴會呢?我們來講一講前因。當年秦二世剛滅亡沒兩年,各路諸侯就紛紛躁動起來,並決定,誰先入主關中,誰就是未來的天下之主。而次年劉邦就成為這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但就在他預謀稱王的時候,卻遭到身邊人向項羽告密,於是項羽揮兵來襲。
在謀士張良的建議下,劉邦便暫時退出了咸陽城。而這時,項羽也遵從范增的建議,在鴻門大擺宴席,意圖在宴席上刺殺劉邦。然而這些刺殺卻均被人擋下,劉邦本人也假借醉酒之名,匆匆逃回了軍營。而這場刺殺的失敗,也讓范增對項羽非常失望,讓他認為,項羽就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甚至還對項羽說出「豎子不足與謀,奪天下者,必沛公也。」這樣的話。可見項羽沒能抓住這次機會殺掉劉邦是真的讓他十分寒心。
難道項羽是真的故意手下留情放走劉邦的嗎?其實並不是。要知道,項羽一向都是一個非常果斷的漢子,從來沒有婦人之仁過,這次當然也不會。那麼,這次他這麼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對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其實,自己根本沒有實力吞併其他一眾諸侯國,所以就算他拿下了咸陽城,也做不了這天下之主。這次放走劉邦,也不過是他不想去做無謂的嘗試而已。他甚至還在鴻門宴之後,主動告訴劉邦誰是告密者,來向劉邦示好。
※此皇帝能和朱元璋媲美,文化有限,但寫了一首3句詩,千古絕唱
※他14歲當臨時工,54歲當國家領袖,87歲靠演電影維持生存
TAG:彬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