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蔡顯良:文人書法的核心是什麼?

蔡顯良:文人書法的核心是什麼?

【蔡顯良訪談】

穿過靜默的走廊,推開門,迎面是幾乎佔滿整幅牆壁的白色木格窗戶,初冬的陽光驟然撲面而來。

寬敞的書房中兩張巨大的書桌相拼而立,大書櫃,大沙發,牆上兩幅字軸,此外並無紛擾綴飾之物。除了桌上一台處於關機狀態的電腦,再無其他新浪潮之器械。闊朗而有古意。

書房主人蔡顯良,清瘦銳視,闡述觀念時剛朗分明,同時亦是性情中人,說到關鍵處毫不掩飾內心愛惡。我們的談話,從他的新書《宋代論書詩研究》開始。

——文人書法的核心是書卷氣,它始終是中國書法主流

蔡顯良 Cai Xianliang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副 所長、 暨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藝術學分委會主席、何香凝美術館副館長、廣東省書法院特聘研究員、 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師從黃惇先生,並問學於曹寶麟先生。

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各類展覽並被相關機構收藏;在各級專業報刊發表學術論文 八十餘篇;書法創作與學術研究在專業報刊和新聞媒體均有專題介紹。

曾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優秀作品獎、中國書協第二屆蘭亭獎提名獎、第三屆蘭亭獎 二等獎、第四屆蘭亭獎二等獎、第六屆全國書學討論會二等獎、首屆南京藝術學院 優秀博士論文獎、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獎、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學術最高獎康有為獎, 並獲廣東省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暨南大學第三屆本科教學校長獎等。

著有《宋代論書詩研究》、《康有為》、《二十世紀中國繪畫賞析》等。主持教育 部科研項目《元明清論書詩整理與研究》。

談「論書詩」

對論書詩正進行開拓性研究

崇尚魏晉書風縱貫有宋一代

記者:何謂論書詩?

蔡顯良:論書詩指那些能夠反映同時代的書法審美觀念、折射書法創作思潮、透露書壇活動信息、以歌詠書法作為創作主題的詩歌,包括純粹評論書法之詩,亦包括那些雖是歌詠書家和文房四寶、內容卻能涉及書法審美思想的詩歌。「題畫詩」的論述古已有之,但對「論書詩」的廣泛研究卻是近些年的事。而系統性的深入研究,則是從此書開始。

記者:論書詩何以興起?何時興起?

蔡顯良:論書詩興起和文人有不可隔斷的關係。古代很多書法家首先是文人,書法在他們口中雖被稱為治國大業外之餘事,但悉心把玩時照樣呈現精緻面貌。書卷氣通過毛筆滲透其中,書法高雅氣質立現。民國時林語堂甚至認為,中國書法是中國美學的基礎。

論書詩既屬文學作品,也是書法理論的一部分,和文學興衰及書法發展息息相關。它自唐代出現,宋代達至高峰,明清則是其第二個繁盛時期。資料顯示,唐時論書詩不足百首,宋代已達857首,而元明清的數量更在幾倍之外。

記者:宋代書法思想的重要觀念是什麼?

蔡顯良:崇尚魏晉思想縱貫於有宋一代論書詩中,這與王羲之書聖地位在唐代的確立有直接聯繫。「數字鍾王尚賈余」,宋代林逋論書詩中崇尚魏晉書法思想萌芽,到南宋末期復古思想回歸,「禊帖至今家家有」,宋代論書詩為崇晉思想流播作出巨大貢獻。此外,杜甫雲「吳郡張顛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韓愈稱「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磅礴」,唐人的「好古」審美思維對宋代亦有重要影響。

談「文人書法」

既有技法又有深層內涵 才符合書法史發展規律

記者:書法與文人的關係自古無可隔斷,您如何看待 「文人書法」?

蔡顯良:文人書法並非文人和書法的簡單疊加。文人書法是具有文人氣的書法。文人氣的核心就是書卷氣——行筆者的文學國學修養、內在的文化情趣付諸紙端,呈現蘊藉含蓄、瀟洒自然的雅緻狀態。古人對繪畫的第一要求是氣韻生動,我想書法也應如此,萬不可張牙舞爪、劍拔弩張。成為書法家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有技法,第二、有學養,學養包括書法領域的知識和書法領域之外的全面修養,若只偏重於某一方面都不能稱之大家。

記者:文人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中地位如何?我們關注到當代有太多新思潮與新流派。

蔡顯良:中國書法史簡單來講就是文人書法史。當代有很多類型的書法流派思潮,不少年輕人想標新立異。然而,不管碑學、帖學還是任何流派,大浪淘沙,既有精到的技法素養又有深層次內涵者才符合書法史發展規律。我認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文人書法始終是中國書法發展的主流。

如果光是文人卻不是書法家寫的東西,不能稱為文人書法,就算它的價錢賣得再高。汪精衛的字也賣得很好,然而收藏的人只是看重這件作品背後的其他價值,以及它將會帶來的利潤。所以,藝術收藏有時不能完全用美學標準去界定。

談「書法發展」

書法依附於漢字而生命力強大

很多人在為它的發展盡心儘力

記者:書法曾在中國文化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但無可否認,當下它與大眾漸行漸遠。

蔡顯良:漢字曾經歷多番磨難,從五四時胡適叫嚷「取消漢字」便可見一斑。時至今日,毛筆甚至硬筆都已被電腦逼迫到一個危險邊緣,書寫工具隨時代發展出現巨大變化。嚴格意義上來說,毛筆最實用的基礎已經失去。

記者:這對它的藝術化進程有何影響?

蔡顯良:有學者曾提出這種論調——毛筆脫離了實用書寫,反而對其藝術性的提高是件好事,更有利於發展成一門純粹的藝術。我覺得這隻有一定道理,不全面,因為,失去實用功能必然對書法發展帶來困難。在現代社會,要想成為一個書法家,需要比古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路越艱難,顯然走的人就會越少。

記者:那您對書法發展抱持怎樣的態度?

蔡顯良:事實上,書法離我們並不遠,不僅高居展廳之上,還通過招牌題字、裝飾技藝等在日常生活中散發自身魅力,只是一些年輕人對它不敏感。並不存在書法要滅亡的事,身為傳統文化,它的生命力很強大,有很多人在為它的發展盡心儘力,比如我,還有高校里的很多書法老師,以及社會上的更多人。而且,書法依附於漢字,這是其強大的生存背景,只要漢字不滅,書法永遠不可能滅亡。我敢肯定地說這一點。

學書不必從楷體開始

篆隸行草更具藝術性

記者:為推動書法的傳承,政府機構和民間都在進行各種努力。具體到初學者,我們留意到他們都是從楷體學起。您對此有何看法?

蔡顯良:學楷這個觀點可追溯至蘇東坡時期,他認為「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一個人也應先學站立。我認為「學字先學楷」不科學,不用舉無數反證,只要一點就行:篆隸楷行草,篆書在秦代就已成熟,隸書自漢代已廣泛應用,我為什麼要反過來先學到了唐代才成熟定型的楷書?只要這個問題回答不清楚,從楷體學起的觀點就無從成立。楷書是成熟最晚的一種字體,而行書草書在魏晉時期就已經成熟了。

記者:成熟最晚,是否意味著納眾之長?

蔡顯良:這不對,它是楷書,和篆書隸書等還是屬於不同的字體,儘管趙孟頫講「用筆千古不易」,但具體技法還是有區別。楷書高度程式化、規範化,如果從藝術性角度來講,它的藝術性最差。那我為什麼要去寫這種字體,而不去寫藝術性更高的呢?

記者:也許有人認為它更為實用。

蔡顯良:更實用的是行書。楷書確實實用過,在科舉考試上,但實用也需要分場合。楷書好比出席晚宴時的精心打扮,而日常生活中誰又會時時西裝革履?不是說一筆一划就是端正,我認為日常生活中乾淨利落就是端正,行書就是如此。楷書不是端正,更多的是刻板。為什麼不學既端正又實用的行書?

記者:所以可以從行書入門?

蔡顯良:沒問題的。一開始從篆隸行入門皆可。先學楷書再學行書草書,這個從書法發展史本身來看就是不對的。從筆法上來看,楷書是最複雜的一個系統,其他的反而更簡單。我建議小孩子從隸書開始學,它是承續篆書的一種字體,基本中鋒用筆,字形更接近當代字體,易掌握,從而也易培養其信心和興趣。

記者:您個人比較喜歡哪種風格的創作?

蔡顯良:如果細化,我比較喜歡魏晉以來那種瀟洒自然、飄逸遒勁的風格,兼具書卷氣的高雅內涵,如果用四個字來說,就是剛柔並濟。

【結語】

他的話字字分明,他所給予的這些觀念的闡述,帶有學院派的嚴謹氣息。

然而,說到「只要漢字不滅,書法永遠不可能滅亡」,說到「很多人還在為書法的發展盡心儘力,比如我」,其內斂的深情還是一覽無遺。

他並不願過多談論自己過往成功的細節,也毫不摻雜大悲大喜或自鳴得意的個人情緒,寫字,說字,他引領來者關注的,始終是書法本身,藝術本身。

採訪即將結束時,他要在送我的書上題字。年輕的研究生走了進來,自然地、恭敬地在一旁侍墨。這個落筆的場景坦然自若,又顯自珍自重。

我想起四個字,吾道不孤。在這樣的世俗的浪潮之中,個體內心的使命感,將會抵禦衝擊並讓人繼續前行。任何物質都會毀壞,然而思想和內容會在傳承中得以強壯。

這樣的一個瞬間,持筆的老師,侍立的學生,不斷生髮在白紙之上的墨跡,亘古不變的日光流動於斑駁的窗欞之上。

這種凝結了時空的莊重感覺無法言傳,令人難忘。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康熙論畫
大師李可染水墨中的光影 太美了!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