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工匠精神」大師:雕刻大師高應美;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工匠精神」大師:雕刻大師高應美;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首次政府報告上出現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木雕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因分布之廣,各地民俗、文化、取材、工藝的不同,形成了以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為主的四大流派,並為「中國四大木雕」。

今天我們看下高應美怎麼把工匠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的!

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雕刻大師高應美,雕琢一堂不足十平米的六扇格子門,用了17年。

開工儀式之後,高應美四處挑選磨刀石,用以製作和打磨起雕刻工具。工具多達100多種,最小的只有頭髮絲粗細,每一件都經他親手製作和精心打磨。這一過程,竟不可思議地花了3年。

雕刻的門板厚7厘米,在這點空間里,高應美鏤空浮雕出6個層次,180多個人物,人物神態各異,肌理細緻入微,襯以戰馬騰龍、花鳥樹石、山水房舍等景物。每一刀一斧都是殫精竭慮的選擇,每一渣一屑都是恰到好處的捨棄,讓木材的每一個方寸都達到圓滿的境界,一個敗筆,一扇門就毀了。

最後一道工序是貼金。高應美又花了1年的功夫細心敲打出薄如蟬翼的金箔,然後選無風無雨太陽正好的天氣,用頭髮做成的刷子小心地刷上金箔,輕巧得甚至不能有大氣呵出,而且每一片金箔之間不能看見一絲接頭的痕迹。

同樣傳奇的還有兌付工錢的方式。根據雕刻進程,最初的工序是粗活,就用鑿出的一兩木渣兌換一兩銀子,而後是一兩木屑兌換一斤銀子,最後到第六層鏤空時,是細之又細的活,用一兩木粉兌一兩黃金!

因了大師的專註和執念,這堂格子門充滿了生命質感,千百年來一直挺立在那個小村落里,閃爍著幽光。

一個工匠,凝聚畢生的夢想、心血和才情,用生命中最鼎盛的十七年,成就一個傳奇。忙忙碌碌的世間,永遠有遵從自己內心節奏的行路者。因為慢,他們落後於時代的腳步,卻最終留下了清晰的印記。職業無貴賤,除了身份的外殼不同,其內在的核心氣質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匠人」。但同是匠人,手藝有高低,格局有高下。匠,分匠氣與匠心。前者意味著機械、重複、固執和守舊,後者則意味著執著、專註、完美和情懷;前者重斧鑿之氣,後者渾然天成;前者重技術,後者重藝術;前者做產品,後者出作品。

取法匠氣,只能是個亦步亦趨的技工。就教育而言,多成「教書匠」,「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取法匠心,才有可能成為「巨匠」,就教育而言,才有可能成為「人師」,他們適應各種變化,創造諸多可能,匠心獨運,讓教育達到一種審美境界。是故,師者,當懷一顆匠心。

通海出匠人,巴掌大的地盤,文脈綿延,俊彥如林。歷朝歷代,縣域內能工巧匠輩出,享譽三迤(雲南省代稱)。木匠、石匠、泥水匠、鐵匠、銅匠、銀匠、小爐匠、花匠、鞋匠、剃頭匠,各行各業,匠人多如牛毛,都有些齊天的本事,名氣大者如奇峰峻岭,巍乎偉哉。 匠人立世揚名,全憑手藝說話。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個的活兒,不斷改善自家的工藝,享受著活兒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只要出得一兩件憾世之作,既為師傅、祖上和自個兒長了臉,又能長久造福於世。 浩瀚長河,眾多匠人如星漢燦爛,其中有絕活者,卻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歷朝歷代的能工巧匠,沒有一個能活到今天的,可他們留下的傳世之作呢,不都一個個還活著嗎?有幸運者還記入了史冊,流芳百世,正所謂「自古江東多才俊,名留青史能幾人。」唯一被記得的那幾個,必定是手藝精湛,出類拔萃之輩!縱觀通海之匠人,掰手指細細數來,「九佬十八匠」(能工巧匠的俗稱)之中,木匠高應美在木雕方面,只稱之為行家裡手,就太委屈了,那絕對稱得上精英、翹楚、巨擘,其他人皆難以望其項背。 高應美,字繼高,乃通海河西鎮南門人,清咸豐九年(1859年)出生,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過世。從32歲到65歲前後共33年間,高應美親手雕琢之格扇門共有18堂以上,只可惜到如今能查找得到線索的僅有8堂,其中鄰州紅河箇舊有4堂(一堂被賣往國外),留存本地4堂(圓明寺一堂於1983年大火中燒毀,另一堂也被倒賣到國外)。高應美善為格扇門,鏤空精雕,有「通海國寶」之稱。據說他雕的門被人買到香港,賣入歐洲,藏於某博物館中,與外國頂級大師的作品共呈一室。而有關小新村三聖宮格扇門的故事、民間傳說更是神乎其神,膾炙人口。相傳清代,滇越鐵路施工期間,外國人扛著洋槍想撬走格扇門,被手持大刀的官兵趕走;建水土匪李紹宗命手下盜取格扇門,還未抬出門眼就瞎了,只好作罷;曾經有北京人慾以13輛解放牌卡車換走格扇門,結果被拒絕了。 傳說歸傳說,至今也無人考證過。但真正格扇門的鏤空雕法,能雕到2—3層的,已屬高手,在行內說句話、咳聲嗽,聲音那是絕對的響亮。而高應美可以雕到6層,讓一塊木頭在其手中脫胎換骨,具有了人之靈性,這絕技讓神仙都難以置信,那是何等的技藝啊!此乃鬼斧神工! 異人必懷異心,異心則其行亦異,異行則異人生,終得異果矣。 高應美雕木,一異在於工錢標準:工錢是按雕刻過程分階段計算支付,起始是粗活,工錢為一兩木渣兌一兩銀子;二道是細活,工價為一兩木渣兌二兩銀子;三道是精活,工價為一兩木渣兌一兩金子。如此高額的工價,處於何時都讓人膛目結舌。 高應美與明代出的「小木匠」皇帝天啟帝熹宗朱由校迥然不同,那個不愛江山愛木頭的小皇帝,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並且樂此不疲,有時甚至廢寢忘食。朱由校是一國之尊,皇帝哪還愁錢用,做木匠純屬好玩,沒有功利目的,玩來玩去,不小心斷送了大明幾百年的大好江山。而高應美不同,要掙錢養家糊口、買大煙,能夠抖落出一件美輪美奐的絕品,得到的既是技高一籌、流芳百世的名氣,還有可觀的、嘩啦嘩啦響的真金白銀。 其二異在於做工耗時:僅大興小新村三聖宮一堂格扇門就雕了17年,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高應美在村裡雕門時,一天只干兩三個小時的活,其餘時間便是苦思冥想格扇門雕刻的技藝、畫面故事的構圖。想得累了煩了,便將鞋子一脫,上床睡覺抽大煙。他心裡總在尋思,這個活,可不能馬虎,千萬出不得錯,一出錯幾年的功夫白費了,到頭來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精工出細活,高應美如此用心用功,難怪小新村的那堂格扇門能成頂峰之作,被後世者稱為「海內第一木雕格子門」。 幼年時,高應美曾就讀於河西螺峰書院,得書院名儒啟蒙,對儒家文化熟記銘心,後舉為秀才。高應美自幼生活在一個以手藝傳家的家庭,其伯父高慶德、父親高慶恩皆屬才藝雙全之民間藝人,受家庭的熏陶,耳聞目染,無論是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或是地方戲劇、美術等都是其興趣所在,長期的積累,為日後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成年後,高應美拜通海縣大營村著名木匠呂玉山為師,學習木工技藝,並逐步參與木雕製作經營。 光緒初年,雲南社會經濟漸趨繁榮,省府昆明眾多巨賈富商大興土木,興建豪宅,以大理劍川木雕藝人居多的各地木匠雲集昆明。當時,高應美也來到昆明,一邊招攬活兒,一邊跟劍川一楊姓師傅習木雕雕刻技藝。在昆明期間,其木雕技藝日漸精進,後因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只能返回家鄉照顧老人,並在河西開設名為「高氏木坊」的木雕作坊,直到1932年去世。 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河西建蓋圓明寺,高應美應邀負責雕刻寺院的斗栱花枋。四川雕塑大師黎廣修到寺中塑佛像,黎廣修技藝精湛,高應美十分仰慕,遂拜其為師學雕塑。待全寺佛像塑好,黎回川前專門畫了一堂(四張)「八仙圖」送高應美,以弟兄相稱。 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圓明寺住持圓泰和尚為提升圓明寺的藝術品位,遂請高應美雕刻一堂木雕格扇門。時年,高應美32歲,在藝術上已趨成熟,加之又曾受黎廣修藝術上的點化,於是欣然接受了圓泰和尚的託付,耗時兩年,完成圓明寺的六扇木雕格扇門。 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圓泰和尚邀請省內大員和箇舊錫礦富商參加河西圓明寺開光大佛會,大家一眼看到高應美所雕之格扇門,便讚不絕口,箇舊的幾個富商當即聘請高應美到箇舊去雕刻同樣的格扇門。從此,高應美善雕格扇門之名聲不經而走。高應美招幕一幫徒弟,響噹噹地到箇舊、蒙自、建水、石屏一帶做起了木雕的活計。 大凡有能耐之人,皆有個性。小新村三聖宮格扇門雕刻完工,雲南箇舊一戶姓李的有錢人家請他去雕格扇門。高應美幹活,要一大堆刀具。據說他把全部大小刻刀擺開,可擺滿三張八仙桌,其中—些雕刻刀具,別人見都沒見過,屬他自己發明的。到李家住下後整整兩月有餘,竟然都在磨刻刀。李家只知其名氣大,對大師兩個月之內不幹活只磨刀的古怪舉動卻看不懂,懵頭懵腦,但又不敢亂問,只好不陰不陽地說閑話,問他為什麼愛磨刀。高應美聽在耳中,不回答,心裡知道李家是小氣之人,後來門雕至第五扇,便找借口不雕了。以至箇舊李家的那堂格扇門, 果真缺了一扇。據說李家很生氣,為了報復,也找一個理由, 要高應美為他家做一副大板。大板就是棺木,木匠做棺木很正常,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李家故意費盡心力找來節疤很多的松木,交由高應美做。李家想在做棺木的活計中找高應美的茬子,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陰謀。一般的木匠, 拿這種料子是做不出東西來的。高應美不動聲色,把棺木做成了, 李家的陰謀因此落空。高應美能用木料結疙瘩,那木疙瘩只有他自己才能解開。好料子可以結疙瘩,把有節疤的料子可以做平,在高應美可能真的不算什麼難題。不知道當年箇舊城的李家人是不是見過高應美結的木疙瘩。 這都是後人的傳言,你可能信也不信。但信也好,不信也罷,反正當時見的人都未曾在世了。再說了,不管你信與不信,人家那六扇格扇門卻是活靈活現地擺在小新村三聖宮,擺到現在,讓你一見心驚,拍手叫絕。 小新村格扇門每扇高3.2米,寬0.6米,厚0.07米。選的木料也是著實講究,費盡周折從百里之外的開遠運來6根直徑近1米的紅椿樹,不變形,不生蟲,耐腐蝕。又讓村裡未婚的小夥子在深夜把木頭搬運到水溝中為它們「接地氣」,神秘的開工儀式之後,高應美到處精選磨刀石,然後才開始不慌不忙地製作和打磨起雕刻工具來,多達100多種、最小的只有頭髮絲粗細的工具每一件都要經他親手製作和細細打磨。六扇格門上總共雕有龍 7 條,牛 4 頭,馬 20 匹,人物 149 個,另有諸多山石樹木、樓宇宅院和兩首竹葉詩。竹葉詩遠看是長勢茂盛的竹叢,近看卻是 28 個漢字組成的四句詩: 水繞樓船起聖宮,雙龍發脈勢豐隆, 春山擁翠千年秀,不賴丹青點染工。 四句詩描繪了小新村四周的物產、景色、風水和小新村人的理想。木門上雕的 149 人都有錯綜複雜的故事,故事涉及到春秋戰國傳說、西漢傳說、封神、三國、水滸種種。 高應美雕刻小新村格扇門這活兒耗時17年,人生能有幾個17?如此漫長的雕刻歷程,照理說總該留下些隻言片語,但高應美性孤寡言,所以留世的話語不多。誰叫他是個木匠呢?木匠活兒功夫全在手上,不同於耍嘴皮子,更何況身在清末民國的動亂時局中,話多了惹禍。高木匠偏安西南一隅,清高、自傲、桀驁不馴,一門心思全耗在木雕之上。據說他常對著星空發獃,有人說他是在夜觀天象,在浩瀚的夜空中尋找創作的靈感。真可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不管耍嘴皮子的還是玩手藝的,能夠弄到精絕,便是登峰造極,便能空前絕後。 高應美的工藝靈感還來源於中國傳統的戲曲文化。其父是一位滇戲演員,高應美從小跟隨其左右,整日出入於戲園子,痴迷戲曲,天天耳聞目染,其木門上刻畫的故事、人物,皆來源於戲台上的演出。戲目看多了,各種人物造型,動作形態,心領神會,諳熟於心,雕刻起來自然是「刀隨心走,心隨刀至」,刻到木門上,活靈活現,形象生動,達意來得真切,傳神來得妙肖,活兒就有了生命,有了名堂,通過他有如神助之手,讓戲曲中的人物和故事以另一種藝術形式得以呈現,並在民間廣為流傳。 世事難料,一代木雕大師高應美,早年風光無限,晚景卻凄慘悲涼,成了一個瞎眼的流浪漢,飄泊異鄉,最後餓死在江外(今紅河縣的迤薩鎮),走完了他詭異奇幻的一生。其死後,河西鎮的家中只有十幾畝薄田和妻兒。如今在河西鎮的一個老宅中,尚居住著高應美的唯一後人——兒媳高李氏,80多歲的高李氏至今珍藏著高應美親手製作的類似魔方的木製玩具「木疙瘩」,而當年高應美為雕刻格扇門磨製的大小100多件雕刻工具,也早已散失了。 高應美是一個傳奇,一個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傳奇。他在創造豐富而精美的木雕藝術品的同時,也在孕育、厚植和傳承著一種精神,即「工匠精神」——工匠們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對細節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精神。它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接。自古以來,「匠」與「技」一直是伴隨著手工勞作者的光榮稱謂,代表著「匠運瑰麗」和「能人所不能」的自豪,支撐它的是知識,是匠心獨運,是天長日久的磨練和積累,乃至獨一無二的傳承,凝聚了一個藝術家一生的夢想、心血和才情。今天,人們懷念那個手工作業的時代,其實並不只是對那些手工藝術品的懷念,更是期盼其中所蘊含的一種價值觀念、一種寶貴精神、一種生活方式的回歸。而這種對於匠心的堅守,本就是古老中國的傳承,也是我們原本就溫柔敦厚的底子。

100 多年前,通海縣鄉下,有一個木匠,一輩子以雕門為生。據說他雕的門曾被精明人買到香港,賣入歐洲, 作為在東方深山古城發現的珍寶,藏於某博物館中,與外國大師的作品同處一室。這就是雲南通海縣河西鎮人高應美的傳奇人生。我在 1998 年年末打聽到傳聞,3 個月後重訪通海縣,開始調查這個始於 1861 年的故事。我知道一段久遠的時光將從杞麓湖深廣冰涼的水下緩緩浮起,一個民間木雕藝人詭異奇幻的人生,將在我的尋訪中重現。

河西鎮望海摟的第一堂格子門

距離通海城 10 余里的河西鎮,是木匠高應美的故鄉。二月的陽光照耀著城外漫漫的田野,我恍然聽到刀斧錛鑿遲鈍的聲響從車窗外隱約傳來,聽到古代戲園裡的演唱在空氣里斷斷續續地飄搖。高應美的父親高樹德是滇戲演員,高應美在木門上雕的全是戲台上演出的故事。父親在戲園子粉墨登場, 兒子在木板上雕刻人鬼神話,真是父子淵源,一脈相承。

木匠高應美出道後雕刻的第一堂格子門,安裝在河西圓明寺望海樓。我找到望海樓,看見的只是一截褐色的斷壁土牆,土牆圍住的一方空地,長滿了一蓬蓬高高的雜草。空地前面一個黑暗的舊亭子里,鐵鏈拴了一隻大狗,大狗拖著鐵鏈亂叫,粗大的聲音在四方迴響,長時間不散。望海樓曾是圓明寺一座氣勢恢宏、莊重肅穆的樓宇,登樓遠望,可以看見城外波光閃耀的杞麓湖。時間使這座樓褪色變舊,大火使它灰飛煙滅。火災發生在 80 年代初期,高應美雕的木格門,在火災中被人奮力搶出兩扇。這兩扇門收在圓明寺大殿小樓上,經釋通禪主持同意,我們把兩扇木雕門從小樓上抬到寺院里拍照。

一堂門通常有六扇,現在僅存的兩扇,一扇雕刻龍與水,是神話中的場景;另一扇雕的是人馬山石宅院樓台, 屬於人間傳說。 兩扇門均有殘破。高應美的門是鏤空雕法,木門上雕的樓院有窗,窗中有人,人鬚眉生動,表情各異,令人驚喜。

三聖宮內保存最好的一堂格子門

通海楊廣鎮, 以製作乾麵條出名。楊廣鎮有個村子叫小新村,村中有個三聖宮, 是小新村人在乾隆十九年 (公元 1750 年)蓋的一座古寺,因為寺內塑有如來、孔子、老君 3 個聖人泥像,故取名三聖宮,以表達對佛、儒、道三教的崇敬。是古代小新村人的道德教化之地,三聖宮又名大寺,分三殿兩院。前院現在是小新村小學校,學生在「神靈有感」的匾牌下讀書,做算術作業;後院設村老年協會,牆上貼了過期的老年協會通知。 民國時期,村公所設在三聖宮, 管理村務。 解放後,大部隊在三聖宮辦公,領導社員搞生產。如今三聖宮除老年協會與小學校外,還是村內人家紅白喜事請客的場所。三聖宮院內有一間廚房,院內地盤寬大,可以擺 10 多桌酒席。

我在楊廣鎮小新村三聖宮院內,結識了 77 歲的老人付金寶。這位只讀過高小—年的小新村人,在個日錫礦的坑道里幹了28年, 1978年退休回村,現在住在三聖宮中,忠實看護著高應美雕的一堂木格門。他是真正的高應美木雕研究專家,對三聖宮正殿木格門上雕刻的複雜故事和高應美的身世倒背如流。在三聖宮院內,我與付金寶老人圍坐在一張矮木桌邊交談,天才木匠高應美的臉龐,逐漸在我的眼前變得清晰了。

小新村三聖宮裡的木格門,大概是高應美一生作品中保存最好的一堂門了。這堂門依然安裝在殿前,大殿已經封閉,一個木架把木格門全部罩嚴,木架上裝了玻璃,玻璃外加裝了木板,木板上有幾扇小門。付金寶老人領我來到大殿前,把閂住木板小門的兩根粗鐵絲熟練地抽出,打開一扇扇小門,6 扇高大而金碧輝煌的木雕格子門在玻璃罩子里出現。我把臉用力貼在玻璃上,避開光線的反射,看到玻璃罩內的木門上龍騰水驚,人馬走動,亭台樓閣,綿綿不盡。我眼前的這堂門,就是高應美花 17 年時間雕刻的傳世之作。

付金寶老人告訴我,6 扇木格門每扇高 3.2 米,寬 0.6 米,厚 0.07米,材料是從雲南開遠馬者哨買來的紅椿木。木門上雕了龍 7 條,牛 4 頭,馬 20 匹,人物 149 個,另有許多山石樹木樓宇宅院和兩首竹葉詩。竹葉詩遠看是長勢茂盛的竹叢,近看是 28 個漢字組成的四句詩:「水繞樓船起聖宮,雙龍發脈勢豐隆,春山擁翠千年秀,不賴丹青點染工。」四句詩描繪了小新村四周的物產、景色、風水和小新村人的理想。木門上雕的 149 人都有錯綜複雜的故事,故事涉及到春秋戰國傳說、西漢傳說、封神、三國、水滸種種。木門色彩鮮亮,我感到困惑, 一問, 才知道顏色是重新描繪的。1988 年,縣旅遊局給小新村人幾千元,村裡找人給木格門描金繪彩,裝了玻璃罩和木板。小新村人對高應美雕的木格門的愛惜,不止於此,付金寶老人後來告訴我的五個有關木格門的故事,使我覺得天才木匠高應美在小新村不止是本地民間高人,而是一個神仙。

驚人的絕技

在木雕格子門上刻人鳥獸和種種故事,不是通海木匠高應美的發明。中國式的宅院和寺廟裡,這種東西多了,毫不奇怪。可是以我的見識,木格門上的人物景物鬼怪神仙,大多套在一個模式里, 動作一致, 表情模糊,像批量複製的產品,而且內容簡單空洞,沒有生活細節,沒有小動作。小動作是什麼意思 ? 兩個人打架,一個人伸手揪另一個人的帽子,被揪帽子的人用力低下頭,想掙脫對方的手,這就是小動作。匠人照葫蘆畫瓢,不敢亂動,模式化的造型中,表達了大而空的道理。大師會刻小動作,小動作的細節里,充滿了塵世的氣息,那是大師眼中看到的人生。上面說的那個揪帽子打架的細節,就在小新村三聖宮高應美雕的木門裡出現,打架的兩個人當然不是通海的村民,而是古代經典故事裡有名有姓的角色。高應美敢給經典故事裡有名有姓的角色刻出這種小動作,可見其很自以為是,他雕的是作品,別人雕的,多半只是門而已。

木格門的鏤空雕法,是一種常見技巧,一般來說,鏤空雕到 2—3 層,已經是高手了。 在木門上雕一幢宅院,宅院小樓窗里坐了一個書生,書生後面有一個童子,小樓、書生與童子在空間上各有遠近,雕在三個環環套住的前後層面上, 這就叫鏤空雕了3層。這種雕法,小師傅做不來,老師傅才會玩。高應美的木雕格子門中,一個九老拜童子的故事,9 個人物,連同框住人物的古亭, 前後鏤空雕了5層。他把事情做絕了,別人想做做不來,除了拍手叫好之外,再無事可干。

149 個人物,造型很容易重複,高應美雕出來,卻人人有區別。年齡有大小、著衣有長短、戴頭巾或不戴頭巾、笑或不笑、有人騎馬舞槍、有人樹下沉思、 有人正面站著平視遠方、有人轉過身子翹著屁股爬山,手足的高低、 衣紋的精細、 嘴裡暗藏的表情,一一在刀下出現,眾多人物或聚或散,或站或立,連成一幅疏密有致的大畫。這幅大畫,是中國人的歷史和世態百相。

高應美的父親是滇戲演員,他也很喜歡看戲,他在木門上刻的故事,全部來源於戲台上的演出。看戲看多了,腦袋裡的各種故事,各種人物動來動去,他把戲台上的人與布景用柳炭條畫在開刀前的木板上, 做好稿子,才開始刻。好多故事,相隔千年的歷史, 畫到一起, 肯定要改變一些東西。戲台上的人物比手畫腳, 翻空心跟斗,走過來走過去唱戲文念說白,刻到木門上,就只有一個動作,選這個動作不選那個動作,腳蹬在椅子上還是落在地上, 就有名堂了。 高應美的名堂,就在於刻出來的人物動作,好像是最正確的姿勢。這些人物大名鼎鼎,別的木雕格子門上可能也有,但是刻在高應美的作品裡的人物動作,尤其是那些小動作,別處卻找不到。我想,這些都是高應美讓人驚奇讓人記住讓人越傳越神的原因。

奇特的工價支付方式:木渣兌換金銀

通海小新村是個雜姓村, 村中張、付、朱、李四大名人,有錢有勢。清光緒年間,四大名人合議,提出修葺三聖宮,再合議,同意請河西縣高應美雕一堂格子門。當時高應美為圓明寺雕了一堂門,一炮走紅。小新村人慕名而來,說明來意,談好工價,高應美便帶了弟子李定邦, 來到小新村,這一走動,17 年便過去了。17 年間,高應美住在小新村大戶人家豪宅里,好吃好睡, 一天只干兩三個小時的活,兩三個小時之外,便是出門看成戲,坐在樹下喝茶,站在窗前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外行的說法,我猜他是在構思, 在苦心想雕門的事。 想累想煩了,鞋子一脫上床,開始抽大煙,大煙就是鴉片,當時叫洋煙。包吃包住包抽洋煙,是事前談好的待遇。這份待遇並不是工價,工價用金子和銀子另外支付, 支付的辦法很奇特 : 木渣兌金銀。雕門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粗活,工價為一兩木渣換一兩銀子;第二階段是細活,工價為一兩木渣換二兩銀子 ; 第三階段是打磨期,工價為一兩木渣換一兩金子。木渣是板子上剔出的廢物,高應美從毛椿木板子上用刀剔出的廢吻,竟然可以換成同等重量的金子和銀子,留在木板上的圖案,會是小東西嗎 ?

高應美幹活,要一大堆刀具。據說他把全部大小刻刀擺開,可以擺滿三張八仙桌,其中—些雕刻刀具,別人沒有見過,是他自己發明的。他把小新村三聖宮的門雕好後,曾被雲南箇舊一戶姓李的有錢人家請去雕門。到李家住下,整整兩個月,竟然都在磨刻刀。李家知道他名氣大,對大師兩個月之內不幹活只磨刀的古怪舉動卻看不懂,懵頭懵腦,不敢亂問,只好不陰不陽地說閑話,問他為什麼愛磨刀。高應美聽在耳中,不回答,心裡知道李家是小氣鬼,後來門雕到第五扇,便找借口不雕了。高應美找的什麼借口,現在已無人知道,反正箇舊李家的那堂格子門, 真的缺了一扇。據說李家很生氣,為了報復,也找一個理由, 要高應美為他家做一副大板。大板就是棺木,木匠做棺木很正常,不是什麼倒霉事,倒霉的是李家故意費盡心力找來節疤很多的松木,交給高應美做。李家想在做棺木的活計中找高應美的茬子,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陰謀。 一般的小木匠, 拿這種料子,做不出東西來的。高應美不動聲色,把棺木做成了, 李家的陰謀因此落空。小新村的付金寶老人在採訪中告訴我,高應美能用木料結疙瘩,那木疙瘩只有他自己才能解開。好料子可以結疙瘩,把有節疤的料子可以做平,在高應美可能真的不算什麼難題。不知道當年箇舊城的李家人是不是見過高應美結的木疙瘩。

逢凶化吉的木門

在小新村流傳的五個關於三聖宮裡的木雕格子門逢凶化吉的故事,神神鬼鬼, 真真假假。 支撐故事的筋絡,是通海楊廣鎮小新村人對天才木匠高應美的敬重。 敬重太深, 變成頂禮膜拜。那份敬重在朝代更替和時光流轉中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濃烈。

雲南修鐵路,是清朝的事,在中國歷史上夠早的了。修鐵路與法國人有關,法國人從越南進入雲南,以為歷史成定局了, 有了百年大計的打算,打算之一就是修滇越鐵路。小新村三聖宮的木格子門第一次遭難,發生在法國人修滇越鐵路時期。某法國人在雲南各地亂走,來到通海小新村三聖宮,看到高應美雕的木格子門,目瞪口呆,想把它撬回故鄉歐洲。他匆匆回去, 做好準備, 約了幾個法國弟兄,端著洋槍再進小新村,直奔三聖宮。在村裡走一陣,便發現刀光劍影四處閃耀,村裡擠滿了騎在馬上手持大刀的中國古代官兵,法國人害怕,趕快逃走。 村裡人說, 三聖宮裡供著關公,那是關公顯靈了。顯靈為什麼 ? 為那堂格子門,關公保住了格子門。這是第一個故事。

雲南建水縣與通海縣毗鄰,大約70 年前,建水縣出了一個叫周呲牙的大土匪。周呲牙槍多人多勢力大,見好東西就搶。有一天,周呲牙派手下帶信到小新村,要小新村人把三聖宮中的木雕格子門撬下, 抬到建水, 否則,人馬殺來,片甲不留。來人留下信便走了。小新村馬上行動,備刀備槍,要與周呲牙開仗。小新村也有幾窩土匪,不過人馬少得多。幾窩土匪平時名聲不好,相互之間也很少往來,現在建水土匪要來搶三聖宮寶物了,戰事一觸即發,村裡的土匪馬上團結起來, 天天在三聖宮開會, 商量打仗的事。全村人視死如歸,不為別的,只為木格子門不被人搶走。小新村人給建水周呲牙送信, 信上說, 要門自己來抬,小心門抬不走,命卻丟在通海了。小新村人這次要打一仗,槍把打爛也要打。信送到建水縣,不見動靜,周呲牙沒有來。小新村人告訴我,周呲牙不敢來,他害怕了。

許多年後,幾個外地的小賊深夜摸到小新村,鑽進三聖宮,想撬木格子門。那夜月明星稀,三聖宮院中青石板台階上,月光刀刃一般閃亮,盜賊挑月光好的日子作案,大概想看得清方向。可是人進了院子,輕手輕腳摸到門邊,光亮卻消失了,眼前一團漆黑, 找不到下手處。 幾個人心虛了,低聲議論怕是門撬不得啰,做這種壞事, 老天要報應的啰, 趕緊走趕緊走,轉身便逃。 一轉身, 眼前又亮了起來,出門的路看得清清楚楚。

三聖宮中原有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日子緩緩過去,老和尚死了,留下小和尚,小和尚叫行殊慧。行殊慧獨自在三聖宮,太孤單,便上昆明,進了西山華亭寺。1953 年,西山華亭寺查出反革命分子,行殊慧在華亭寺呆不了,回到故鄉通海小新村,還俗在村裡豆腐坊幹活,一干就是好多年。破四舊時,有人結隊到三聖宮鬧事,要砸木格子門。行殊慧知道,提著一根棒子追去,衝到院中大叫:老祖宗留下的血汗, 哪個敢砸, 我就跟他拚命!那是熱火朝天的革命年代,阻擋革命行動,會掉腦袋的。可是行殊慧沒有掉腦袋,門也沒有被撬,準備砸門的人愣愣地站在三聖宮院里發一陣呆,便走了。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最後一個故事講的是汽車換門。有一年,有人在北京逛故宮,看到故宮裡的木格子門雕得好,連聲讚歎。沒料到他身邊的一個人對此頗不以為然,說雲南通海小新村那堂門,比這種好幾十倍。後來,北京有人按圖索驥找到了雲南通海縣小新村。來人進了三聖宮,看了木格子門,找到大隊書記,商量把三聖宮的格子門運到北京給更多人看。書記也認為格子門擺在村裡沒有太大用處,但又不想白白送人。於是提出用解放牌汽車換門。來人聽罷爽快答應,決定給村裡 13 個小隊各配一輛。消息傳出後村民議論紛紛,天天有村裡人來三聖宮,繞著那堂格子門轉來轉去地看。後來有人發現三聖宮院牆上寫有一首七言四句詩,書記看了那首詩,幡然醒悟,不再同意門換汽車,那堂格子門就這樣繼續保存在三聖宮內,直到現在。

北京來人是誰,村裡好幾個人說不清,但是汽車換門的事,我相信是真的。我在小新村採訪時,在三聖宮門口碰見一個擺地攤賣小零食的老太太,老太太 72 歲,叫蔡桂珍。我問她三聖宮院里木格子門的事,她隨口便背出那首有名的七言詩的前兩句: 「有志之人留古傳,無志之人敗古傳」。村裡另外一個女人從我們身邊走過時,聽到蔡桂珍老太太背詩, 馬上擠過來,也背這兩句詩。住在三聖宮院里的付金寶老人也只能背這前兩句詩,我問付金寶老人後兩句詩的內容,他說不知道,忘記了。忘記的肯定不重要,重要的是,木格子門至今還在三聖宮院里。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詩流傳開了, 寫詩的人, 卻至今沒有露面,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和模樣。

凄涼的晚年

我在通海城內一座叫聚奎閣的古式閣樓里,看到高應美晚年雕的另一堂格子門。這堂門沒有繪彩,全是原木本色,木質紋理和刀法走勢清晰可見。這堂格子門是高應美為周家花園刻的,周家花園是私人宅院。現在這堂格子門成了縣文化館的收藏品,用玻璃罩封在古式閣樓里展出。聚奎閣這堂格子門刻了 18 個歷史典故,從大禹到王母,從白蛇傳里的許仙到唐代大詩人李白,共 79 個人物,比小新村那堂格子門氣勢小得多了,但是刀法細膩、 果斷、 乾淨利落, 透出平靜通達、不驚不乍的世故與沉著。

高應美一生共刻了 5 堂門,故鄉圓明寺那堂毀於大火,箇舊市那堂被人賣到外國, 其餘三堂, 一在小新村,二在城中聚奎閣,三在老鴉營家廟。老鴉營家廟那堂門,我沒有看到。

高應美一生娶過兩個妻子,第一個未育,第二個生了一個女兒。在一百年前的通海鄉村,沒有兒子,就是沒有後代。 當年小新村人蓋三聖宮,全村各家各戶按人頭出力出錢,家中的女兒, 不算人頭。 高應美沒有後代,晚年的情況如何,我問付金寶老人。付金寶老人說,高應美晚年住在河西老家, 好像眼睛瞎了, 他在河西過世,聽說是餓死的。

通海小新村三聖宮大殿木格門兩邊,有一幅雲南蒙自縣人王子醇題寫的對聯,上聯是:「靜而定定而安安而儘儘而得得止至善」,下聯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象皆空。 」高應美生於1861年, 1933年去世,活到 72 歲。

「工匠精神」大師:雕刻大師高應美;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請輸入圖片描述

「工匠精神」大師:雕刻大師高應美;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請輸入圖片描述

「工匠精神」大師:雕刻大師高應美;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請輸入圖片描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