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我們奮命追趕,還未開始就輸了

我們奮命追趕,還未開始就輸了


我們

奮命追趕

,還未開始就輸了






文 | 霧滿攔江




(01)


 


喬布斯在世時,曾問過員工一個問題: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是創造力。大家毫不猶豫的回答。

 


不對!喬布斯說:創造力只是人和人的差別表現。


 


是最後的結果。


 


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有的人具有強大的創造力,有的人卻毫無創新意識呢?




(02)

 


 


萬維鋼先生說:同樣是做企業,有的是企業家,有的只是企業主。


 


二者的區別,不在於企業的大小。


 


而在於你是否有點追求,有想像力。


 

企業家的想像力,是想像一種不同的可能性。


 


想像一種不存在的需求。


 


汽車產業肇始,工程師先做市場調查,問客戶:你出門旅遊,最需要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是馬。


 


客戶仔細想了想,回答:不對,是更快的好馬!


 

在汽車發明並民用化之前,缺乏想像力的人,不認為自己需要汽車。


 


即使賦予他再多思考,思維也永遠被限定在已有的認知中。


 


喬布斯搞iPhone,之前世界上並沒有這東西,也沒幾個人,認為自己會需要這個東西。


 


但是喬布斯,把這個不存在的東西,造出來了。


 

人人看了,人人都想要一個。


 


由此開啟了這個令我們愛恨不休的智能手機新時代。


 


想像力即是在別人還沒有想到這個需求的時候,你已經安排人,把這個東西給造出來了。






(03)


 


既然想像力如此重要,那我們又該如何獲得與眾不同的想像力呢?


 


一位德國人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十幾年前,他以志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發現廣西一個偏遠小山村,沒有電話,沒有公路,沒有普通話,卻有許多留守兒童。


 


於是,他一頭扎進去,做了一名支教老師。


 


一個外國人來到異國他鄉,不為了什麼,只為了當一名支教老師?


 


這要是放到現在,也會有很多人不理解。


 


那麼,他在中國的偏遠小農村到底做了什麼?


 


是不是教出了一批清華、北大生,榮登各大新聞報紙頭條?


 


還是教出了一批會德語的孩子,留學海外,揚名天下?


 


吃瓜群眾恐怕要失望了。


 


他非但沒有培養出什麼高材生、留學生,相反他培養了一批還是處於「底層」的人民。


 


只是在那些孩子身上,你會看到他們並沒有沾染上社會的戾氣,他們更懂得積極生活,也更具備生活的勇氣。




(04)


 


這位德國老師到底做了什麼,可以讓一群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的孩子能夠快樂地面對生活?


 


其實,他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做了。


 


他沒有讓孩子從數學之類的理工課程學起,而是讓孩子從美術、音樂等藝術類課程學起,讓孩子感受到美,感受到愛,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正是這些藝術類課程的教育,凈化了孩子渴望愛而不得的焦慮心靈。


 




一位經過他教育的孩子,長大了,雖然沒考上重點大學,但他並沒有像其他「留守兒童」那樣抱怨出生不好、抱怨世道不公。相反他愛上了發動機的拆裝,因為他把發動機想像成曾經製作過的藝術表演道具,從此樂而不疲,一發不可收拾。


 


一位原本羞澀的女生,也經過他的教育,愛上了畫畫,用畫筆重新解構現實世界,性格也變得開朗活潑起來。


 


……


 


藝術,可以激活孩子的想像,從而凈化孩子的心靈,讓每一個靈魂得到救贖。




(05)


 


這個暑假,很多家長操心孩子的未來,也認識到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給孩子報考各種暑期培訓班,當然也會包括畫畫、音樂、舞蹈等藝術類課程。


 


然而,即使是年輕一輩的家長,有著領先的教育意識,可仍然擺脫不了對於「結果」、「成績」的習慣性期待。


 


他們在孩子的教育中,無意中又引入了競爭意識。


 


與別的孩子這個比較那個比較,看不懂孩子的作品,也無意去領會。或者心不在焉地敷衍,「這個畫得好」,「有想像力」;「彈得不錯」,「有進步」。


 


他們以為給孩子鼓勵、讚美,就能激起孩子對藝術的熱情。


 


他們以為表揚孩子有「想像力」,孩子就會有「想像力」了。


 


其實,只不過是讓孩子陷入比較的心理,重複不斷與人競爭的人生軌跡。


 


比較心理,會破壞對美本身的感受力,進而喪失想像力。


 


孩子為了畫得好、畫得逼真以及老師家長的表揚,奮命提高自己的畫技,從而不注重對美的自我體驗。


 


這樣又怎能畫得好呢?


 


畫畫如此,其他的藝術亦如此,除非你只把它當作一種技能來學。


 


畫家、畫匠。


 


鋼琴家、鋼琴師。


 


企業家、企業主。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06)


 


我們不可否認,人類社會存在著競爭。


 


但競爭是分層級的。


 


於企業而言,最低競爭層級,是拼技術。誰能夠研發出領先的技術,誰就會滿盤通吃。

 




但一項技術,從醞釀到雛型,再到成熟,需要漫長的周期。


 


而在這個周期時態中,大家比拼是同質技術,是藝術。


 


是對美的想像,與感悟。


 


於個人而言,最低層級的競爭,是我能把事做成。


 


高層級的競爭則是:我能夠把事情做好。


 


做成與做好,有天壤之別。


 


浮皮潦草,毛不刺拉,也算是完成了。但這叫難如人意,只是低質量的湊乎。


 


要把事情做到精緻、完美,需要的是對人心人性極細微的體察,是對美更敏銳的感受。


 


想像力,構成了人與人之間最終的差距。


 


而構成想像力的,恰恰是由藝術熏陶的對美的感受力。


 


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要獲得與眾不同的想像力,就要摒棄競爭的思維,回歸到對美本身的欣賞之中。




(07)


 


人生起步,前行有無儘可能。


 


但許多人,路卻是越走越窄,漸而無路可走。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把寬廣的平原,走成了牛角尖?


 


——是想像力的喪失。


 


——是審美能力的不足。


 


越活越現實,想像力越來越貧瘠,多彩的世界,在我們眼中黯淡無光。生活中感受不到愛,工作中體驗不到美,只是我們自身的構成單元,太過於單調。


 


回到我們自身的素質中吧。


 


從藝術教育開始,先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美。從素質教育開始,再讓我們具備發現美的眼光。然後才是我們的想像力,想像美,創造美,在成就美麗世界的同時,也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盈而充滿動感。






(08)


 


最近教育部下通知,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取消科技類競賽、取消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唯獨保留了一項。


 


——藝術特長。


 


這個世界,需要美。




(09)


 


吳冠中說:美盲的危害,比文盲更可怕。


 


文盲,最多是不識字,只耽誤自己。


 


而美盲,卻習慣於把他們粗陋而原始的見識,強加於人,坑人又害已。


 


對美失去感受力的孩子,會感受不到愛,只會感受到外界對他濃濃的恨意。


 


要麼他將自己置於無人救援的地步、自生自滅,要麼他將別人一同拉入他的「人間地獄」,釀造一出出人間慘案,引人唏噓。


 


滴滴司機殺人案件、安醫生被逼自殺案、復旦大學投毒案……


 


這一起起案件,每一起都令人觸目驚心。在感慨人性之餘,背後折射的正是教育問題。


 


這些犯下一樁樁慘絕人寰案件的兇手,有不乏是高學歷、高文化的人。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他們缺少的不是知識、不是金錢!


 


而是對美的感受力,是對生命的感受力!





(10)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我不同意木心的觀點。


 


我覺得一個人還在孩童時期,還有的救。


 


給予他對藝術的熱愛,給予他對生命的感悟。我不覺得孩子會培養不出對美的感知。


 


然而我們向來重理輕文,在資源匱乏的時候,藝術就是第一個被拋棄的對象。


 


有些人一生奮命追趕,但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在鄉村,因為師資的缺乏,就有約6000萬的孩子,無緣接受藝術教育。


 


這些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還未體驗到任何美好,就被投入到互相攀比的競爭洪流中,而且由於環境不同,資源不足,他們從開始就輸了。


 


為此,不可不為之扼腕嘆息。


 


令我慶幸的是,國內有一批企業早已認識到這一點,並積極付諸藝術公益行動。




騰訊聯手北京荷風基金會,將在9月10日推出首個線上課程:

藝術行動—朗朗音樂故事,國際大師朗朗親自錄製,這是藝術行動公益活動的開始。

旨在於喚醒我們心中沉睡的美與創造,與孩子同行,找回我們自己。


 


除了給孩子們準備的線上課程,藝術行動也為老師們準備了課程與培訓。今年暑假期間,藝術行動聯合首師大專家團隊,共赴雄安,為雄安新區700餘位藝術教師,提供美術、音樂兩門課程的線下師資培訓,以提升雄安當地的藝術教學能力。




通過線上直播課的形式,覆蓋了荷風全國範圍內200餘所希望小學的藝術教師,並劃把為老師們準備的合唱指揮培訓課程上線到騰訊課堂,讓更多的老師們能夠享受到專家級的藝術教育資源,也便於老師們回看鞏固學習。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希望未來,能讓更多孩子,以及老師、家長們能夠獲得藝術教育的機會。







藝術教育,並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成為藝術家。而是不要讓孩子成為美盲,不要讓孩子喪失美感,讓孩子感受到美,感受到愛,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此次藝術活動,只為啟發孩子們的創造力、想像力,讓孩子具備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唯有讓每個孩子,永保童真之心,不滅創造之火。才能讓孩子和我們自己,在這浮躁的社會中,走出更遠,發現更多的美,創造出更美麗的未來。






霧 曰


——有些人之所以淪落貧寒,不是他懶,也不是笨,而是他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該幹什麼。


 


——困境中人,不缺少大道理濃雞湯,就缺個人替他們指條明路。








去年今日 


《王陽明VS季羨林:壞人最愛聖母心》





霧鍋鍋為了感謝大家的厚愛,


決定每天在打賞的朋友當中,


隨機抽取一人,


送出一本好書。




讓我想想,


這周寄

《我不過低配的人生》


哪位會是那個幸運兒呢?




(PS:每周五統一寄出~)






昨天中獎的寶寶是:


請這位「憤怒的偉豪」


在後台回復四個字


「打賞中獎」


聯繫我們吧!



了解更多,課程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霧滿攔江 的精彩文章:

上海傷童事件:有種邪惡,不配得到寬餚
劫波研究系列之一:無言的宇宙

TAG:霧滿攔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