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補氣第一」,黃芪泡水喝的功效和禁忌,不知道的別亂喝
黃芪簡介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分布
黃芪屬約有2000種,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均產,但主要產於北溫帶。中國產270餘種,分布於東北至西南部。黃芪產於中國華北、東北、內蒙古和西北,主產於甘肅、山西、黑龍江、遼寧、河北等省區,四川,前蘇聯、朝鮮和蒙古也有分布。膜莢黃芪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甘肅、四川、西藏等省區;蒙古黃芪主產內蒙古、山西及黑龍江,現廣為栽培。
黃芪的藥用價值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本經》記載:「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補虛,小兒百病。」《日華子本草》記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
增強抗疲勞的作用
黃芪能增強大鼠和小鼠的肌力。大鼠灌胃黃芪水煎液6日或14日,能增強大鼠游泳耐疲勞的作用,並使游泳應激大鼠血漿皮質醇含量明顯增加,超過空白應激組和正常對照組的水平。黃芪可使游泳應激大鼠腎上腺重量增加,腎上腺皮質增厚,束狀帶細胞體積增大、胞漿豐富。表明黃芪增強大鼠抗應激能力是通過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來實現的。
黃芪補氣養血
經常吃黃芪有補氣養血的好處,有益中功效,對於出現內傷,身體疲勞,胃虛脾寒,經常腹瀉,出現氣虛,氣衰,血虛等等癥狀,可以每日吃黃芪,就可以通過補氣養血,遠離這些疾病對身體構成的危害,但是必須要堅持,比如每天可以通過吃黃芪就能達到很好的補氣養血的效果。
減緩自然衰老的作用
黃芪能延長家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減緩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的自然衰老過程,使細胞壽命延長達98代,對照組僅為61-66代,使壽命延長l/3。對小鼠腎細胞培養也有保護作用。黃芪並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動物血清中過氧化脂質和肝臟脂褐素含量。過氧化氫損傷中國倉鼠肺細胞(V79)引起SOD活性降低,黃芪總黃酮有回升SOD活性的作用,可減少脂質過氧化物對生物膜的損害。
黃芪的食用方法
1、每天用黃芪3片,泡水喝。用黃芪3片,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2片,煎湯。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可以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黃芪雞肉粥
食材有,黃芪10克,大米160(一杯),雞胸肉(也可以是一般帶骨的雞肉),枸杞(生完孩子第一個星期不要放枸杞)。不能用下蛋的老母雞。大米淘乾淨,放適量水,把黃芪加進去,用電飯煲煮粥功能煮。雞肉切碎,放鹽,蝦粉(蝦皮打成的粉,代替味精調味),姜碎,腌制一下。待粥滾起來,米煮的已經打開糜爛時,電飯鍋的時間還有十分鐘左右就跳轉保溫的時候,打開蓋子,把雞肉倒進去攪拌,把雞肉攪散,不要結團。最後加入枸杞。水的量看個人喜歡,喜歡稠的水放少些,喜歡稀的加多點水,如果水放多了煮出來想吃稠的話,只需把電飯鍋蓋回去,放一會,粥就稠了。
黃芪的禁忌
黃芪是比較常用到的中藥,對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疾病都有比較好的防治保健功效,但是在使用黃芪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量的,以免用量過多導致上火甚至其他副作用。給大家介紹黃芪用法的6個禁忌。
1、忌食生冷食物,忌煙酒濃茶
2、及過度勞累憂慮惱怒驚恐
3、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4、有過敏使者禁用
5、脾胃濕熱者禁用
6、嚴禁配伍
黃芪的挑選
挑選黃芪,先要看外皮,外皮發白,內心發黃為佳;再看黃芪切片的斷面,有沒有洞,因為黃芪容易霉蛀,有黑洞就質量不佳。最好能嚼一嚼,有豆腥氣更佳。
黃芪氣微、湊近聞有股豆腥氣為佳,嚼之味道略甜。挑選黃芪時,以身干、條粗壯、皺紋少、粉性足、質堅實而綿、不易折斷、味甜、無黑心為佳。凡切後金井玉欄不存在或不明顯的,可能黃芪條受潮質變了。
當然,現在市場上基本上沒有野生黃芪,都是栽培黃芪,這一點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