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徐再思描寫秋雨感情真摯,枕上十年羈旅愁,江南二老讓人憂

徐再思描寫秋雨感情真摯,枕上十年羈旅愁,江南二老讓人憂

深秋季節,秋雨綿綿,秋風蕭瑟,令人感到凄涼悲傷。古代詩人們大多數都飽經憂患,傷心人被貶傷心地,再遇糟糕的天氣,一定倍感惆悵。溫庭筠描寫過閨怨:「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晏殊抒發過愁緒:「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付。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一位才子也同樣地感懷暮秋肅殺,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元曲。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徐再思曾做過嘉興路吏,後來就旅居江湖,十年不歸。由於鬱郁不得志,華髮新生,不得不感慨江南子弟他鄉老的落魄和無奈。十年遊宦歸夢遠,讓他感到十分惆悵。徐再思北上無非為求仕而往,作為南宋遺民,亡國之恨、前途無門,頗有英雄失路的感慨。

此曲寫旅人的離愁別緒,情景交融,言短意長。起三句妥帖自然,無一點做作的痕迹,中間段點出痛苦根源,由感而發,語淡味濃。曲的起首句以雨打梧桐破題,烘托出一葉落知秋的蕭瑟落寞氛圍。 「梧桐」、「芭蕉」、「夜雨」總是和離愁、客思、悲傷聯繫在一起,全曲描寫在凄涼寂寞的旅店裡,形孤影單、卧聽夜雨的情景。

開頭三句耐人尋味,作者連用幾個數量詞,錯落和諧,表現忐忑難安的心情。秋雨綿綿,桐葉聲聲,雨打芭蕉,愁滴心頭,羈旅路遙、思鄉情長,無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裡行間,細膩地道出了思鄉斷腸的情懷。

「三更歸夢三更後」點明了詩人夜不能寐,愁腸百結的心情。三更即是午夜,午夜夢回,再難入眠。「落燈花棋未收」,夜闌靜,燈花落盡,雨聲未停,滴滴猶如敲棋一般,可見在三更之夜,天涯孤客,更添愁緒,「三更」和「梧桐」、「芭蕉」、「夜雨」一樣是孤寂的象徵。

作者不惜筆墨地描寫了一個清冷孤苦的夜晚,都因為「嘆新豐逆旅淹留。」新豐地屬陝西臨潼縣,傳說劉邦得天下後,將父親接到京中,而劉父思鄉之情很濃,於是將街道格局改成老家豐邑的樣子,並另建村鎮,並遷來豐邑的居民,所以叫新豐,後人多用旅居新豐表達羈旅客愁。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十年之間經歷了多少事,而遠在江南的雙親卻總在為久客不歸的遊子擔心。作者巧妙地側面落筆,不寫自己如何思念故鄉和親人,而以年邁雙親的憂思烘托出更加濃烈的親情。

末句「都在心頭」戛然而止,欲語還休,卻反而引人遐思。人總是在年華老去、潦倒他鄉、滄桑落寞時,才會回首天涯。作者非常善於描寫普通人的情感和落寞,將人生的失落與親情相融,托物寓言,側面落筆,渾樸自然、清新爽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十首描寫良辰的古詩詞,雅歡不同賞,只是可人風月
溫庭筠的兩首詞技巧獨特,情感細膩,又收放自如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