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與突厥:不只是打打殺殺,還有這些密切的文化交流

唐朝與突厥:不只是打打殺殺,還有這些密切的文化交流

原標題:唐朝與突厥:不只是打打殺殺,還有這些密切的文化交流


突厥是我國隋唐時期在北方草原崛起的游牧民族,他們如同秦漢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一樣,與中原的漢王朝進行了多次的戰鬥,最終和匈奴一樣,被後來強大的唐王朝所擊敗向西遁去。


突厥族屬於匈奴的別支,最早居住在金山南麓(今新疆阿爾泰山南部)。五世紀初,為柔然所征服,由於他們善煉鐵,所以給柔然做鐵工,被稱作「鍛奴」。


六世紀初,突厥在其首領阿史那土門的領導下,逐漸的強盛起來。551年,阿史那土門迎娶了西魏文帝的長樂公主,由此和中原的王朝建立起比較密切的聯繫。


552年,阿史那土門發兵大敗曾經奴役他們的柔然,並以漠北為中心,建立起了一個奴隸制的突厥汗國,自稱伊利可汗。待到第三位可汗阿史那俟斤(阿史那土門之子)時,北滅柔然,東破契丹後,發展成一個南自大漠以北,東至遼海(遼河上游), 西瀕裏海, 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的強大汗國。


突厥強大起來的時候,此時的中原正是南北朝分裂的末期,戰亂不止。到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統一天下後,又採取長孫晟的「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計策,主動出擊,促使突厥分裂成了東、西兩個汗國。


隋末唐初,東突厥強盛起來,常常乘中原戰亂而南下搶掠,甚至還操縱北方的一些割據勢力,如馬邑(今山西朔州)人劉武周就是依附於突厥而起兵與唐高祖李淵爭奪天下。


李淵建立唐朝後,東突厥仍然連年侵擾關中,有人甚至向李淵提出焚毀長安而遷都內地。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剛剛繼位,突厥的頡利可汗率大軍直逼長安城下,最後還是李世民隔著渭水親自和頡利可汗對話後,雙方在橋上訂立盟約,突厥大軍得到大批的金帛財物後才退去。


李世民受渭水之恥後,勵精圖治,後來派大將李靖、李勣出擊,滅亡了東突厥汗國。657年,唐高宗李治又派大將蘇定方率軍對西突厥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擒獲沙缽羅可汗,西突厥汗國也滅亡。


唐朝和突厥汗國之間雖然發生了多次戰爭,但是漢人和突厥人之間還是保持了密切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早在唐朝初年,雙方就在互市(在邊境指定的地方,進行貿易)進行交易,突厥人用馬、羊等畜牧業產品,和漢人交換錦絹等生活絲織品。這解決了唐初因戰亂而導致的耕畜不足的困難,對唐朝的經濟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同時,漢人的農業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大量地傳入突厥。如武則天時,一次就送給突厥谷種四萬斛(hú,舊量器名,一斛等於五斗),雜彩五萬段,農器三千件,鐵四萬斤。可見突厥人已經向漢人學習農業技術了。


開元九年(721年),唐朝在西受降城(今內蒙五原西北)又開互市區,每年用絹帛幾十萬匹換突厥的馬以補充軍騎。這種交易,對雙方都有利,也推動了邊境和內地人民之間的交流。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對突厥的影響也很大。這從1889年在今鄂爾渾河畔闕特勤墓出土的《闕特勤碑》就可以看出,闕特勤是後突厥毗伽可汗的弟弟,突厥左賢王。731年,闕特勤死,唐玄宗派人弔祭,並為他立碑。玄宗親自寫碑文(漢文部分),突厥文則是闕特勤的外甥里特勤所寫。

該碑文西面是唐玄宗所寫的漢文,東、南、北三面均為突厥文,用敘事詩樣的文字,敘述了突厥建國以來到闕特勤時期的歷史。這不僅是突厥人的歷史記錄,也是最早的突厥文學作品。突厥是我國古代北方各族中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的民族。



碑文里的突厥文字,已經相當完整,辭彙也相當豐富,不僅詞句工整,而且還出現了對偶句,詞藻佳麗,文學意味頗濃。


在闕特勤的墓葬中,還發現墓前雕制的少數民族首領石像,與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墓前的石像相同,並且還發現了與唐朝中原建築材料相同的蓮花紋瓦當,這些都說明了突厥的文化與漢族有著極密切的聯繫。

本文參考文獻:《中國古代史常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宋高宗皇后吳氏,不愛紅裝愛武裝,做了一件事連秦檜都感動了
武則天被逼退位,眾王公大臣皆歡慶,為何只有他痛哭流涕?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