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理論上,行星質量不會超過地球質量4100倍,這是一個臨界點

理論上,行星質量不會超過地球質量4100倍,這是一個臨界點

理論上,行星質量不會超過地球質量4100倍,這是一個臨界點。一旦行星超過這個質量,就脫離行星範疇了。

我們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的質量和體積是很不相同的,其中水星和火星都比較小,我們的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都比他們大了十倍左右,然而這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從這點你可以指導它的地位有多高了。它是是地球的317.89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16倍。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是氣態巨行星。之所以說它氣態,並不是說它就是顆全部由氣體構成的行星,它是擁有實體內核的。

根據目前的天文學理論推測,行星如果不斷的增加質量,首先會成為褐矮星,最小的褐矮星大約相當於木星質量的16倍,那麼這也告訴我們,最大的行星大概也就相當於木星的16倍了。因為行星如果再大的話,就會點燃內部的氘核聚變,這是一種低能量的核聚變,這時這個星球就不能再稱為行星了,而是成為褐矮星。

褐矮星是介乎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一種天體,它既稱不上恆星,又稱不上是行星,因為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還達不到氫核聚變的程度,但是卻已經出現了核聚變的現象,因此天文學家們把它們單獨列為一種天體,就是褐矮星。文章來源:菜葉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說法:小麥是由狗尾巴草培育而來的,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按理說,魚群都是比較容易受驚,為何鯨魚敢於跟航母秀肌肉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