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滴滴憑什麼向社會「撒嬌」?

滴滴憑什麼向社會「撒嬌」?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劉戈】

早晨在電梯里看到滴滴的新海報。內容是對新增加的一鍵報警和行程分享功能的介紹,這兩項功能肯定會提高乘客的安全性。之前滴滴宣布從9月8日起,在網約車業務中(快車、優享、專車等)試運營全程錄音功能,看來滴滴是真的是在認真整改。

在接連出現惡性殺人事件後,滴滴痛定思痛推出整改措施,這點值得肯定。但整改中的另外一項措施卻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滴滴宣布9月8日23點至9月15日凌晨5點期間,在中國大陸地區暫停提供深夜23:00-5:00時間段的計程車、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服務。

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那些一直習慣使用滴滴的用戶將在深更半夜需要回家或出門的人們不能通過滴滴叫車了。果然,客戶們馬上深刻感受到沒有滴滴的不方便,計程車趁機加價,各類黑車紛紛湧上街頭。

滴滴的夜間停用,用鐵一樣的事實告訴人們,是滴滴帶來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是滴滴讓漫天要價的出租司機收斂了起來,是滴滴讓黑車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服務規範的專車、快車。

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失去滴滴,世界將會怎樣」?

滴滴給出的原因是:

「在9月4日啟動安全大整治,目前正密集測試並優化各項安全產品功能。」

有網友評論:

「也許真的有什麼我不了解的技術原因導致滴滴必須這樣做,但是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認為滴滴在做此決定的時候,心裡的那個小聰明是一定存在的,並且分量不輕:我甩臉子不幹了,讓你們體驗一下沒有我的日子裡的黑暗,藉此來爭取更多輿論上的支持。」

網友的這種猜測無法證實,說不準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客觀上,滴滴的這一做法的確有向社會「撒嬌」之嫌。

這個嬌撒的底氣就來自於滴滴事實上的壟斷。果然為其搖旗吶喊的聲音說來就來:

「其實滴滴所取得的市場佔有率,並不是憑空而來,它不像國企那樣,取得壟斷地位是有權力的加持。在同類型的網約車產品中,滴滴服務水平和安全控制,只有做到行業最優才可能佔據市場。滴滴業務因政策收緊而收縮,出行難之外,黑車泛濫是必然的結果。」

這話說的沒錯,但忽略了另外一個重要原則——企業一旦在某個行業里形成了壟斷,那麼它自然就具有了公共屬性,就不能繼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企業的行為。在傳統領域裡類似自來水廠、發電廠、計程車公司等都具有公共性,不管是官營還是民營,其能否停業顯然是不能由自己隨意定的。

壟斷存在三種形態,即自然壟斷、資源壟斷、行政性壟斷。

資源壟斷型企業是指關鍵性資源或者技術由一家企業所有,以前的典型例子是微軟的操作系統,再往前是當年的AT&T,再再往前是標準石油和美國鋼鐵。他們在市場競爭中憑藉自身優勢獲得了市場的壟斷權,但這種壟斷權一旦形成必然會導致對公眾利益的侵害。

在中國,自然壟斷和行政性壟斷領域一直由國有企業把持。資源壟斷性企業一直沒有形成。但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由於互聯網天然擁有邊際成本遞減的特點,所以很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現象,滴滴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在出行領域通過幾次併購已完全形成全國性壟斷。

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收購Uber中國業務。我當時就發表文章,強烈建議商務部對這次合併進行反壟斷調查並否決之,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購併順利成交。我們梳理一下滴滴發展的過程,就會發現滴滴平台頻繁出事的必然性。可以說,發展路徑在滴滴、快的合併那天就註定了。之後Uber又被滴滴併購,逐步導致高度壟斷的現有市場格局。

傳統計程車市場並不是一個完全的自由競爭市場。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它具有一定公共性,因此世界各主要大城市的計程車幾乎都由政府定價,准入門檻頗高。在這樣一個高度管制的市場,網約車平台由多家競爭變成一家獨大的狀況,必然形成信息入口的壟斷。

當大家已完全習慣於這種單一入口的時候,網約車平台的權力就變得非常大,完全有條件變成跟傳統計程車公司一樣的盤剝者,從而與共享經濟的初衷背道而馳。

滴滴「變壞」的過程是共享經濟的一個特殊樣本。無論在哪種經濟形態下,都不存在天生的壞公司。很多公司「變壞」,往往發生在多種客觀因素推動下成為公共領域的事實壟斷者之後。這種退化無關道德,但與市場秩序的規範方式和思路密切相關。

事實上,除滴滴外,類似騰訊微信、阿里支付寶、新浪微博等不少互聯網領域的巨頭都已具備了一定的壟斷性。我們很難想像,如果哪天騰訊說要關閉微信進行測試會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企業通過競爭和優秀的產品佔據了用戶的常用習慣,那麼就自動地具有了公共屬性,除了自己要主動履行公共產品的社會責任,還應該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如果政府出於各方面的綜合考慮沒有阻止企業通過購併形成壟斷,那麼就應該通過強監管來履行其責任。例如滴滴現在推出的一鍵報警和行程分享的功能,開發這樣的功能應該不複雜,如果企業出於成本和經營思路的原因沒有推出,那麼監管部門實際上是有責任督促甚至強制要求其執行的。

很多城市的交通監管部門熱衷於把網約專車當作黑車進行圍追堵截,而不是在保障網約車的公共屬性上做工作,在保障乘客安全上做工作。實際上政府對於計程車運行是有類似的監管要求的,但這些監管沒有延伸到同樣具有公共屬性的網約車領域,由此可見政府在交通安全監管方面還有眾多工作有待改進。

監管部門沒有把滴滴作為具有公共屬性的企業進行監管,所以滴滴在做錯事後撒個「嬌」,就十分自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警方通報來了!目擊者:孕婦曾被罵「小孩不是好種」
Airbnb民宿要上長城 延慶文委:不支持,也沒收到報審文件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