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心探求西方現代哲學的馮友蘭,為何在開學不久便轉修中國哲學?

一心探求西方現代哲學的馮友蘭,為何在開學不久便轉修中國哲學?

這本書名叫《中國哲學簡史》,是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學時的講稿整理而成的。這本書一經出版,就立刻被翻譯成各種譯本,並成為各國高校的通用教材,凡開設中國哲學課程的大學,都將馮友蘭的這本書,當作入門教材。因此,哲學家李慎之先生曾評價說:「如果中國人因為有嚴復,而知有西方學術,外國人,就因為有馮友蘭,而知有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

中國哲學博大精深,又言簡意賅,那些「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三字經,就成了馮友蘭幼年時期,最好的哲學啟蒙。在傳統的國學之外,馮友蘭還接觸了一些新學知識。正是這些知識啟蒙,為馮友蘭日後走向新學之路,奠定了基礎。1912年冬,馮友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中國公學讀預科。在那裡,馮友蘭初次接觸到西方的邏輯學,他對英國人耶方斯寫的一本《邏輯要義》,尤其痴迷,然而,也對一些問題困惑不已。

馮友蘭(中)與開封中州公學同學合影

馮友蘭後排右一與上海中國公學同學合影

大學畢業後,馮友蘭考取公費留學生,在去美國攻讀哲學前,他特別諮詢胡適,胡適問馮友蘭:「你要學新哲學,還是學舊哲學?」馮友蘭表示要學新哲學,胡適說:那你就去哥倫比亞大學吧。胡適也曾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他曾說:「我的思想受兩個人的影響最大:一個是赫胥黎,一個是杜威。」

馮友蘭

胡適

1923年,馮友蘭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先後執教於中山大學和燕京大學。1928年,馮友蘭受邀擔任清華大學秘書長和哲學教授,教學生中國哲學史課程,與金岳霖、楊振聲、陳寅恪,並稱為清華四巨頭。年僅33歲的馮友蘭,從此開啟了他哲學事業的新篇章。

馮友蘭

馮友蘭全家在清華

由於形勢所迫,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最終決定,分三條路線西遷昆明,組建西南聯合大學。馮友蘭,跟隨汽車旅行團入滇,隨行的還有朱自清、錢穆、鄭昕等十幾位教師。他們乘坐汽車,雖歷經顛簸,卻也飽覽沿途不同風景。一路上,馮友蘭時常忘我地沉浸在思考之中,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覺。然而,就在他們坐車通過鎮南關時,意外卻發生了。

馮友蘭

馮友蘭夫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趙忠堯沒得過諾貝爾獎,但在世界物理學家心中,他卻是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
八路軍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山西「土皇帝」閻錫山為什麼沒有過多猶豫,就打開了山西的大門?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