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秋季,嗓子有痰,謹記「喝二水」,「按三穴」,止咳化痰,更健康

秋季,嗓子有痰,謹記「喝二水」,「按三穴」,止咳化痰,更健康

進入秋季後,很多人,早上起來後,會感覺嘴裡又渴又粘膩,嗓子里總感覺有異物,咳不出也咽不下……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是體內分泌出來的「痰」。

「痰」不只存在於喉嚨中,廣義上的痰,指一切人體被動的「代謝分泌物」,即體內氣血不暢通的地方,生出的粘稠物就是痰。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有關係。

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

如果,濕邪侵犯人體,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乾燥的秋季,燥邪易傷肺,容易導致嗓子有痰,此時,不妨試試下面的小方法來改善。

秋季,嗓子有痰,謹記「喝二水」,潤肺、止咳、化痰

多喝水,保持濕潤,可以減輕痰,對呼吸道的刺激和影響,有利於毒物的排除,將喉嚨內的分泌物加以稀釋,這樣也就容易咳嗽出。

所以,秋季嗓子有痰,不妨多喝兩種水,可有效改善。

1、喝茶水,尾參桔梗茶,潤肺止咳

材料:尾參根,桔梗、蒲公英根、菊苣根

做法:

1、以上材料全部洗乾淨,要多清洗幾遍,避免泥沙殘留;

2、將每一樣都切成5-10毫米的小段;

3、切好後,分別用鍋蒸煮一下,晾曬;

4、晾曬至半干後,分別用鍋烘乾炒製成茶;

5、取桔梗、尾參、蒲公英根、菊苣根按1:1:2:2的比例,做成茶;

6、每日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尾參,又叫玉竹,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味甘多汁,質柔而潤,可清熱潤肺,養陰熄風,平補而潤,兼除風熱,可治咽干舌燥,乾咳少痰等,並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功能,入肺經,能使諸氣下降,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可很好的潤肺祛痰。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廣譜殺菌的效果,被稱為「八大金剛」之一,可對抗各種慢性炎症,改善咽炎、扁桃體炎等,有助於咽喉健康。

菊苣根,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

四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潤肺、利咽、止咳、化痰、生津、消炎,是潤肺祛痰不錯的代茶飲。

2、喝湯水,冰糖雪梨銀耳湯,止咳化痰

材料:雪梨、銀耳、冰糖

做法:

1、將雪梨,洗凈,帶皮切塊;

2、銀耳泡發後,去蒂,撕成小塊;

3、處理好的雪梨、銀耳,放入鍋中,加水,煲30分鐘;

4、加入冰糖,再煲10分鐘,即可。

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經,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化痰,清熱除煩。

雪梨,可潤肺生津、止咳化痰、降火,對抗秋燥,平時有咽炎的,或者嗓子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些梨。

銀耳,性溫潤,性平,味甘,滋肺益胃、補氣和血、不僅可滋陰補氣,同時還可扶正固本。

三者一起煮湯飲,可以很好的止咳化痰,潤肺,有助於咽喉健康。

秋季,嗓子有痰,謹記「按三穴」,止咳化痰,更健康

1、按豐隆穴

位置:人體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方法:先用大拇指,以點按的方式,按1分鐘,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繞圈揉豐隆穴2分鐘,最後,從豐隆穴開始,大拇指沿其向下用力順搓2分鐘。

作用:化解體內津痰,改善濕痰、熱痰、燥痰多的情況。

2、按肺俞穴

位置:人體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二指寬)處。

方法:按摩這個穴位需要別人的幫助,被按摩者趴著,旁人將兩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方,用力往下按壓,力量逐漸加重,邊按邊揉,使其產生酸麻脹痛感。

作用:通肺氣,排濕痰。

3、按水突穴

位置:位於喉結兩側,鎖骨突出位置的前緣,頸部總脈搏跳動位置往下一指處。

方法:兩個大拇指,按壓住穴位,用指腹感覺穴位周圍的痰結,把它們揉開,每次動作持續1-3分鐘。

作用:清熱利咽,改善出黃而稠的痰,體內熱痰嚴重者更佳。

秋季,嗓子有痰,還要做好這幾點:

1、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會導致痰多,此時,要注意改變飲食習慣,盡量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2、遠離灰塵環境

經常在一些灰塵較多的地方,也容易形成痰,或者是喉嚨炎症等,所以,也要注意遠離灰塵的環境。

3、少抽煙,最好是戒煙

吸煙,損害肺部,也有導致痰多,所以,要少抽煙,能戒煙是最好的選擇。

4、控制體重,不超胖

部分人,由於有肥胖癥狀,也容易形成痰,所以,控制體重,不超胖,也很關鍵。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處暑過後,用蒲公英泡水「養生」,需知道3大禁忌,切莫忽視!
處暑節氣,有啥習俗,如何養生?一篇全都告訴你!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