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到了九月份,是國內大部分家長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因為家裡的寶貝終於開學了。

但對於一些家長來說這正是發愁的時候:送孩子去國外留學了,該不該過去陪讀呢?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為什麼要陪讀?

關於該不該陪讀這個問題,很多家長來諮詢過海先生,他們一方面希望孩子入讀名校、拓寬視野,一方面又擔憂國外的安全環境,且一旦讓孩子獨自在大洋彼岸生活讀書,覺得沒人加以看管,容易學壞。

可選擇了陪讀,就意味著更多的問題出現了。陪讀的通常是母親一方,父親留在國內繼續工作打拚。但無論陪讀的是誰,這個選擇就意味著夫妻雙方分居兩地,同時還要適應當地生活、語言環境。如果說平常在國內陪孩子讀書已是一件令人焦慮的事情,那到了國外,這種焦慮還伴隨著孤獨、陌生等情緒增加雙倍不止。而不用陪讀的一方,則肩負著兩個人的海外生活費和學費等一系列重擔。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幾個月前,就有一部電視劇《陪讀媽媽》講述海外留學陪讀人群的生活,攝製組也特地去了加拿大採訪了多個陪讀家庭,劇中也通過三個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家庭折射出當下陪讀家庭的影子。

海先生身邊也有幾個陪讀家庭的例子,供大家參考該不該陪,怎麼陪。


難以忍受的落差感

第一個就是我朋友的學姐,她老公是舞美導演,她自己也經營著一家小公司。由於夫妻倆平常忙於工作,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女兒Belle。Belle從小過著出門由司機接送、回家由保姆照顧起居的生活,因此生活自理能力很差。Belle媽媽知道女兒讀書考試不行,但對藝術的興趣挺濃厚,就送她到美國留學讀舞美類的專業,希望將來繼承她爸爸的衣缽。按理說,18、9歲這個年紀基本不需要考慮陪讀,在美國請個保姆就可以,但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可能衍生而來的安全意識薄弱問題,始終讓她媽媽放心不下,另外,她媽媽也怕女兒被美國混小子拐跑了……

為了陪讀,她媽媽剛開始只是縮減公司的業務量,但礙於時差關係,跟客戶、員工無法順暢溝通,無奈之下唯有把公司關掉。做慣了一個女強人,且平常與孩子的交流較少,還有公司關閉帶來強烈的落差感和孤獨感,導致母女倆吵架不斷,Belle媽媽說好幾次都想轉身就走,買機票回國。

放假回國的時候,我跟她們聊過。Belle當初熱衷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家人的「控制」,她的安全意識也沒父母想像中那麼差。加之,她父母都是事業有成的人,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也不自覺帶著點命令的語氣,也習慣於安排各種事情。因此從小能給Belle自己做決定的事情很少,她希望出國以後能鍛煉自己獨立的能力,殊不知陪讀以後,孩子的獨立意識和二十多年經營心血泡湯的怨氣相撞,自然激發起雙方的矛盾。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給大家一個過渡時間

經過一番談話,她媽媽也決定減少陪讀的時間,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定期視頻通話,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雖然很多家庭,在孩子申請留學時已經對分隔兩地做好心理準備,但真的要分開時,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都會不適應,這時候家長可以陪伴一段時間作為過渡,也可看看學校周邊環境的安全、交通、便利性如何。尤其是獨立意識較強的孩子,父母的陪讀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

另外,美國其實不提倡父母陪讀,因此沒有針對父母的「陪讀簽證」,許多中國父母都採取申請旅遊類簽證等方法,但這種簽證最長停留不超過180天,而且續簽時有被拒簽的風險。


找到陪讀生活的平衡點

而另一位母親幾年前便辭去工作,陪伴上小學的孩子Neil去加拿大讀書。由於加拿大的教育採取「快樂教育」,與國內教育制度迥異,當地老師更不會像國內老師一樣,在屁股後面追著你學習。驟然放鬆下來的學習氛圍,讓Neil一回家就打遊戲。

他媽媽剛開始也很焦慮,後來跟其他陪讀媽媽「取了經」,跟兒子深入地聊過以後,讓他自主選擇了籃球和繪畫等課後活動,他在活動上認識了許多朋友,性格開朗了不少,成績也跟上去了。

Neil慢慢適應了異國生活,他媽媽也積極融入當地,空閑時間經常去參加一些文化社團、圖書館等義工活動,擴大自己的圈子也能提升語言能力。

之前她跟孩子放暑假時,還專門回國找我了解加拿大其他留學政策,她說Neil已經相對獨立,她回國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也適應了當地的生活,不如學習進修,方便以後在當地找工作。她當時已經具備不錯的語言水平,我幫她選擇了烹飪烘焙專業,在完成14-18個月課程後,還可以選擇就業和移民。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留學國家陪讀簽證小Tips

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陪讀媽?


犧牲自我還是發展新生活

關於陪讀這件事,我認為除了考慮該不該,還有值不值得的問題。以上的兩位母親,都是經過一番思想掙扎後選擇了「應該陪讀」。

但陪讀意味著要犧牲更多的東西,犧牲打拚多年的事業、犧牲朋友圈、犧牲夫妻生活、犧牲陪伴家中老人的時間……很明顯第一位母親做選擇的時候忽略了值不值這個問題,因此難以克服隨之而來的落差感。

而第二位母親,她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就一起陪讀,母子倆有「相依為命」的情感,她也懂得如何跟兒子平等溝通,既能給予孩子幫助和安全感,也給予兒子自主選擇空間。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孩子融入當地生活的時候,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找到陪讀與自我空間的平衡點。在孩子長大後,能減少落差感和空虛感,通過增值進修,重新找到自我價值。

所以各位家長在糾結要不要陪讀的問題時,不僅要考慮孩子,也要為自己考慮考慮,你的生命中,孩子不是全部!

【今日討論話題:你會選擇陪讀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二十四小時 的精彩文章:

國內公認的學霸考上國外名校,為何遭到勸退?
留學移民這條路可行嗎?哪些國家更容易實現?

TAG:海外二十四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