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茶葯和茶療的中醫理論基礎

茶葯和茶療的中醫理論基礎

茶葯和茶療的中醫理論基礎

數千年來,有關飲茶與健康的記載很多。特別是我國古代,茶常被當作藥物使用,在祖國的醫藥學寶庫中,茶作為單方或復方而入葯的,頗為常見。

茶葯與茶療

茶文化與中醫藥,兩者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且都與神農氏這一傳說有關。

由於茶葉有很好的醫療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葯」(見代宗大曆十四年王圓題寫的「荼葯」)一詞;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葯也」的論斷。可見,茶就是葯,並為葯書所收載。但近代的習慣,「茶葯」一詞則僅限放方中含有茶葉的製劑。

由於茶葉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內外婦兒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葯,而且是如同唐代陳藏器所強調的:「茶為萬病之葯」。此外,明代于慎行《榖山筆塵》也稱茶能「療百病皆瘥」。

茶療的實施,有兩個層次的概念。狹義的茶療,僅指應用茶葉,未加任何中西藥。當然,這是茶療的基石與主體。沒有這一基石與主體,茶療就不能成立。由於茶葉在傳統應用上其功效已有二十四項之多,所以光是茶葉一味也足以構成茶療體系。茶療的第二個層次概念,就是廣義上的茶療,即可在茶葉外酌加適量的中、西藥物,構成一個復方來應用。當然,也包括某些方中無茶,但在煎服法中規定用「茶湯送下」的復方。這實際上是茶、葯並服。

由於我國地大物廣、語言多歧、各家意見互異等原因,在茶的本草記述方面每多不同。

「性味」理論

性味,是中藥的重要理論,一般又可稱之為「四氣五味」。四氣(或四性),即寒、涼、溫、熱,表明藥物的寒熱特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表明藥物的味道。這兩者,都與該葯的功效與主治有著很大的關係。茶的性味,《新修本草》作「味甘、苦,微寒,無毒」,《本草綱目》改作「味苦、甘,微寒,無毒」基本相同,只更動了兩個字的位置。這是比較符合茶的實際味道的。中醫理論一般認為:甘者補而苦則瀉,可知茶葉是功兼補、瀉的良藥。微寒,即涼也。具寒涼之性的藥物可以清熱、解毒,這也與茶的實際功效相符。其他各家的論述,也大體類似。例如:《本草拾遺》作「寒,苦」,《湯液本草》作「氣寒,味苦」等。

「歸經」理論

「歸經」理論,是比較晚出現的中藥理論,到金元之際才盛行起來,所以在《新修本草》中尚未述及。所謂歸經,是指藥物的主要功效所屬的「經絡」與臟腑。例如:治咳喘者,歸於肺(手太陰)經;治排尿疾病者,歸於腎(足少陰)經或膀脫(足太陽)經。茶的歸經,據《湯液本草》是「入手、足厥陰經」(手厥陰屬「心包」,足厥陰屬肝);據《雷公炮製藥性解》是「入心、肝、脾、肺、腎五經」。五臟,是中醫臟腑學說(一般稱為「臟象」)的核心。茶能兼入五臟,說明功效是十分廣泛的。

功效與主治

功效與主治,是中藥的最主要內容。沒有功效與主治,就不成其為藥物。上文曾述及「茶為萬病之葯」,可知茶是有很多功效與主治的。功效,亦可稱之為功能、功用或效能,系指藥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是一種抽象名詞,如《新修本草》正文中的「利小便」、「去痰」等。主治,是指所能治療的主要病症,如同書正文中的「瘺瘡」、「熱渴」等。關於茶的功效,大致可以歸納為二十四項。

茶的藥理解釋

至於為什麼茶葉能有這些功效與主治呢,本草自有它的解釋,一般系從氣味厚薄、天人合一、升降、歸經等理論加以闡述。如《本草綱目》解釋茶的藥理作用說:「機曰:頭目不清,熱熏上也。以苦泄其熱,則上清矣。且茶體輕浮,採摘之時,芽櫱初萌,正得春升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明中之陽,可升可降。利頭目,蓋本諸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如果在佛前許了願,應怎樣還願呢?
什麼是「波羅蜜多」?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