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出機杼:「清初四王」繪畫風格及形成原因

自出機杼:「清初四王」繪畫風格及形成原因

受明末董其昌等人的影響,清代畫壇始終以文人畫占絕對優勢。而清朝前期的山水畫,直承董其昌的理論和實踐。沿襲董其昌的畫風脈絡,恪守古法,講究筆墨韻致,形成了以「清初六家」為代表的畫壇正宗,他們領導畫壇,左右時風,尤其是「四王」在當時山水畫中的壟斷地位是難以動搖的。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冊》之一,上海博物館藏

「清初四王」各自生平及其藝術風格

「四王」是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四位明末清初的山水畫家。他們的繪畫有共同的藝術特徵,即追求筆墨,注重摹古,因此被稱為「清初四王」。

清初四王信奉董其昌的藝術主張, 崇拜「元四家」。致力於摹古或在摹古中求變化,注重筆墨,集古大成,自出機杼,畫面丘壑布置和筆墨功力則更勝一籌,或松嫩中和,或渾厚生拙,在清初畫壇確立了自己絕對的「正統」地位,達到了古代山水畫筆墨表現的最高境界。

王時敏 落木寒泉軸-全形

清初「四王」畫派的藝術特點

「四王」畫派的突破主要體現在藝術語言上,他們發展了干筆渴墨層層積染法。「四王」中王時敏祖孫更重筆墨風格,追隨黃公望,他們追求用筆本身的變化,要求有枯有潤,有蒼有秀。重視筆氣的均勻貫通,空靈而有韻致。四王的繪畫以仿古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摹古成為其繪畫藝術的主流,也正是如此,他們的藝術成就被限制,普遍缺乏師法自然的熱忱。他們的作品進一步放棄了表現內容的要求,最終「四王」畫風被其後繼者變成僵死的八股,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王鑒 九夏松風圖軸-全形

「四王」畫風形成原因及其歷史必然性

1.受董其昌美學思想的影響

17世紀的中國畫壇是「董其昌的世紀」,董其昌作為明末一位舉足輕重的繪畫理論家,他的美學思想直接影響了明末至清代山水畫的走向。特別是「南北宗論」的提出,成為了那個時代山水畫發展的指路標。也直接影響了「四王」畫風的形成,決定了其摹古之路。作為 「四王」之首的王時敏首先師從董其昌,並直承其理論與實踐。他們的繪畫始終束縛在「南北宗論」當中,對「元四家」特別是黃公望的繪畫尊崇備至。

王翚 山園佳趣軸-全形

從總體而言,「四王」在意蘊上,「雖並非沒有各階級各階層共同接受的美,但其主導方面仍是封建文人士大夫所需要的與『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文化精神相適應的精神生存空間」。

2.社會發展狀況

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對於士人心態的影響,成為了「四王」畫風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王時敏和王鑒的藝術思想成熟於明末,資本主義萌芽顯現,封建社會的矛盾日益現露,朝局動蕩。「老二王」辭官歸隱,覺得只有古人的繪畫,古人的精神家園可以與他們溝通。特別對於「元四家」的山水畫產生強烈共鳴,遂仿古人山水畫。

王原祁-仿宋元人山水-第四開-泉林水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初復古主義盛行,「四王」的藝術主張和藝術風格也頗能迎合這種文化思潮以及清朝政策的需要,迎合了封建貴族的審美口味,因而取得了當道者的支持而被奉為「正統」。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

文藏

公眾號ID:cccollector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趣談歷史」唐太宗這樣評價薛仁貴,果然應驗了!
千年黃楊難做拍:精湛傳神的黃楊木雕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