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御膳一頓要吃一百多種菜?

慈禧御膳一頓要吃一百多種菜?

原標題:慈禧御膳一頓要吃一百多種菜?


說到皇帝的御膳,也就是吃飯的問題,清代皇帝吃飯的記載是最多最詳細的,朕們每天早晚兩餐,上午6點到時點進早餐,中午1點左右進晚餐。除了這兩頓正餐之外,一般晚上6點左右還要進晚點,其它還有各種小吃和酒膳,沒有固定時間,想吃就隨時點。皇帝吃飯,每頓都會開列清單:飯茶名目,哪位廚師承辦,用什麼樣的盤碟盛裝,誰負責進呈,吃飯的時間、地點,用什麼樣的桌子碗筷等等,都一一寫在清單上,以便出了差錯有人負責。


皇帝每天吃些什麼飯菜,清朝的檔案上都有明確的記載。如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清高宗的晚膳單:萬歲爺重華宮正誼明道東暖閣進晚膳,用洋漆花膳桌擺。燕窩雞絲香蕈絲火熏絲白菜絲餉平安果一品,紅潮水碗;續八仙一品,燕窩鴨子火熏片,片子白菜雞翅肚子香蕈,合此二品,張安官做……共有28碗。僅從這兩品菜中,光看這些菜名,真是紅紅翠翠,活色生香,不愧是皇家的御膳。相比《紅樓夢》中的「酒釀清蒸鴨子,胭脂鵝脯,奶油松瓤卷酥,熱騰騰碧熒熒的綠畦香稻粳米飯」,賈府的這些菜無論從用料,還是從工藝的繁複程度等方面來看,簡直是全方位的沒有相比性了。


不過,按清朝的制度,皇帝和太后都可以吃100樣菜的,這裡乾隆皇帝只有28碗,也實在算是「廉政節約」了吧。



慈禧太后掌權以後,用膳制度就有所「改革」,當然,她老人家「改革」的方向不是勤儉節約、刪繁就簡,而是「刪儉就奢」,更加奢侈繁雜,怎麼高大尚怎麼來。慈禧掌權將近50年,她平時用膳的標準是每頓飯都要達到百種以上,而且常常超標準配備,菜品還不準重複。慈禧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廚師,又從各地採辦「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做成全國最好的名菜、名點,以供其享用。她還有一點和其列祖列過宗不同,她吃飯不固定某個地方,而是隨興所至,常常臨時決定地點。有一次,她看戲看到興頭上,不願回宮,就要在宮外用膳。她讓太監們用食盒把飯菜從宮內做好端來,共計150種菜,每個太監可端6隻碗碟,約需25名太監,另外還有兩小桌各式果品,再加上專門擺放桌椅飯菜的太監,總共不下50人,可謂是聲勢浩大,排場是登峰造極。還有一次,慈禧太后乘火車去奉天,用了整整四節車廂作為她的御膳房,有爐灶50座、廚役100人,洗菜、切菜的人更多,每次正餐都要做100樣菜,還要另備100種果品點心。

其實,百把種菜中有一些是做樣子的,如有的菜做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或呈龍鳳之形,或顯「壽」「萬壽無疆」字樣,以示祝福和吉利,主要是為了討老佛爺開心。每頓飯百把樣菜,擺在桌子上一大片,就是大肚漢也吃不下,所以每頓吃剩下的菜,都分別賜於皇子、嬪妃、臣下、宮女和太監、衛士等人食用,倘若能有幸分到一杯半盞的殘湯剩羹,便覺得是滿臉風光,深感皇恩浩蕩了。


那麼,慈禧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的菜呢?曾經給慈禧畫像的美國女畫家凱瑟琳·卡爾女士在《慈禧寫照記》中寫道:「中國皇帝的尊嚴,僅次於天,自然窮奢極侈……」也就是說,這些飯菜可不是簡單的飯菜,這代表著帝王權勢的尊嚴,要的就是這種威勢,說到底也是一種政治需要,所以也就「無所用其顧惜也」。


這種御膳的開支是極其驚人的,帝後一天的飯菜費用可供五千農民吃一天,這正所謂是「皇帝一席飯,農家一年糧」,當然,這些巨大的開支最終都轉嫁到小老百姓頭上了。由此來看,從這些御膳的裊裊香氣中,隱隱也透出一個王朝腐敗糜爛、日薄西山、余日無多的氣息。


天底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慈禧太后排場過後,便是她的落難之日。光緒十六年,八國聯軍殺進了北京城,她倉皇西逃,一路上喝溪水,吃小米粥,啃冷饃,如此的「御膳」也算是寒酸到了極點了,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在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之下,慈禧太后的「御膳改革」總算是扭轉了方向,暫時走向了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方向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古人有多不正經?看這些「淫詞艷曲」就知道了
早知不當這個皇帝了!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