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內丹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

內丹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

關注一下,更多精彩等著你!

道教與中國傳統醫學的關係十分密切,道教內丹學對傳統中醫脈學的影響尤其值得研究。內丹煉養以人體為鼎爐,人體中的經絡系統是精氣循環烹煉的路徑。「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脈學是針灸、內丹修鍊的理論基礎,所以許多道教內丹家都重視脈理研究,在內煉實踐中對經絡學說有許多發微和創穫。其中北宋金丹派南宗祖師張伯端所著脈學專著《八脈經》影響較大。該書對奇經八脈的分布、循行路徑提出了新見解,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一書中曾引述並給予高度評價。在道教內丹學中,奇經八脈蘊涵著使人體體質變弱為強和延年益壽的秘密,在內丹修鍊實踐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中任、督二脈因為是真氣逆轉升降的通道而得到特別關注。 道教內丹學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內丹家對奇經八脈的獨特認識一直局限在少數人之間密行口口相授。唐代以後的丹經著述中對奇經八脈的運用,漸次有了相關的論述,至明清時期,才出現了比較完整的關鍵性的理論說明文獻。究其原因,就在於清代內丹家張若虛《丹經指南》就所謂秘竅難得的問題所指出的,陰蹺之穴隱藏著使人體的腎陽由弱轉強的秘密。歷代內丹家對此秘守若寶,並且以為如果輕易泄漏這一秘密,就會招徠天譴。因為內丹大道本來是用來幫助世人延年益壽,如果授受不當反而會成為不肖之徒惑亂行淫的手段,貽害於世。所以,古往今來,此道的傳授都要小心謹慎地選擇傳人。明清以來,醫家吸收了丹經中關於奇經八脈的理論觀點,極其重視奇經八脈在臨床中的指導作用,如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就是一個成功運用的典範。現代中醫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對奇經八脈的廣泛運用是多層次的,除針灸學外,奇經八脈一直被視為診治內、婦科病的理論基礎。同樣,在現代丹道養生和道教醫學的研究中,對奇經八脈的理論與實踐方面也有了比較深人的認識。具體表現為,近二十多年來的許多相關丹道研究和養生著述,都對奇經八脈及其運用作了具體的闡述。如李少波醫師的《真氣運行法》就專論通任、督二脈而療疾養生;王慶余、曠文楠先生在《道醫窺秘》中介紹了任、督二脈在點穴按摩療法中的指導作用;王卜雄、周世榮先生在《中國氣功學術發展史》中,論述了歷代經絡導引術的發展及以任、督二脈為中心的經絡導引法的具體運用;梅自強先生在《顛倒之術》中,也介紹了三關九竅,任、督二脈在修真中的具體用法,等等。但總的說來,學界對於內丹學中關於奇經八脈的研究偏重於實踐中的運用,對於內丹文獻中有關奇經八脈的論述尚未進行更為細緻的系統整理。因此,本文擬就內丹學文獻中關於奇經八脈的論述和觀點進行系統梳理和詮釋,以期獲得對傳統奇經八脈概念內涵、理論流變和醫療作用的深人認知。

一、 奇經八脈的來源及其醫學內涵

奇經八脈作為人體經絡系統的重要構成,其理論淵源可以上溯至戰國時代,最早的文獻記錄為《莊子》。《莊子》「養生主」篇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此處「緣督」之「督」就是指人體奇經八脈之督脈,它闡明了督脈對人們的養生延壽發揮的重要作用。古代煉養家通過煉養實踐,返觀到人體內氣運行須遵循體內比較恆定的通道的內景,並認為依此通道才能發揮作用。然而,有關奇經八脈體系的初步論述,則遲至大約東漢年間才出現於同期成書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之中。同時代稍晚出現的《難經》系統地評述了散見於《黃帝內經》各章的八脈之學,才形成一個完整的奇經八脈體系。其第二十六難云:「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這就把《黃帝內經》分述的八脈作了集中概括,並敘述了八脈被稱為「奇經」的緣由。

《難經》第二十八難則闡述了奇經八脈的經氣循行起止路徑,並以部分重要經穴定位,論述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具體而言,督脈起於下極的會陰穴,沿著脊柱內面,上行至風府穴,聯絡於腦;任脈則起於胳下中極穴的下面,向上經行陰毛處,沿著腹壁內,上行經關元穴,達到咽喉部。沖脈起於氣沖穴,與足陽明胃經並行,挾臍兩旁上行,至胸中而分散;帶脈起於側胸的季脅穴,環繞腰腹部一周。陽蹺脈起於足跟之中,沿著足外踝向大腿外側上行,進入頭項部後腦的風池穴;陰蹺脈也起於足跟之中,而沿著足內踝向大腿內側上行,至咽喉部,與沖脈相交匯。陽維、陰維脈,聯絡周身各陰經、陽經,所以,陽維脈起於各陽經相會之處的金門穴,陰維脈起於各陰經相交之處的築賓穴。八脈與十二經脈如同深湖與溝渠:當溝渠里的水量充滿外溢了,就會流人深湖之中;人體經脈中氣血充盛之時,也就會溢人奇經八脈,而非需要時亦不回人正經周流,所以十二經脈也不能限制它們。第二十九難還揭示了奇經八脈的病理,描述了人體發病的具體癥狀與奇經八脈之間的關係。如上所述,由於陽維脈是聯繫各陽經的,陰維脈是聯絡各陰經的,如果陰陽維脈不能互相維繫,就會使人有精神不痛快的失意感,全身疲乏以至於動作不能自主。陽維脈單獨發病,常苦於怕冷發熱;陰維脈單獨發病,常苦於心痛。陰蹺脈發病,屬陽的外側弛緩而屬陰的內側則拘急;陽蹺脈發病,會使氣向上逆耳感到腹內脹急疼痛。督脈發生病變,會出現脊柱強直而致昏厥;任脈發病,患者腹內苦於氣結不舒,男性容易發生七種疝病,女性容易發生瘕聚病。帶脈發病,腹中脹滿,腰部弛緩無力好像坐在冷水之中。傳統醫學關於奇經八脈的經典論述奠定了其生理、病理的基礎,也是內丹學運用和發展奇經八脈的根據和出發點。

二、 內丹學對奇經八脈的運用和發展

內丹功法以卻病補虧、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為修鍊基礎,進一步追求長生不死。與以卻病療疾為主要目的的中醫學相比較,歷代內丹家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以延年、成仙(實為人體體質飛躍式的改變)來觀測與驗證奇經八脈。他們以內觀體證為主要方法展開其修鍊實踐,所謂內觀體證之法即是通過內在感覺,體察內氣在八脈通道中運行具體內象或稱內景,發現奇經八脈中氣機運行的細微變化和規律性。內丹學關於關竅與經脈通道的觀點,都是以其內丹修鍊實踐並通過內證的方法取得的,具有很強的經驗特徵與實用價值。因此,明代醫家李時珍說:「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玄牝幽微之竅妙得矣。」

(一)內丹學形成初期對奇經八脈的關注和應用

據丹經文獻的論述,我們可以把內丹學對奇經八脈的認識分為實踐運用與理論總結兩個階段。從東漢末至五代時期,是內丹學從最初形成走向初步成熟之時,內丹學對奇經八脈的關注以實用為主。它體現為丹經確立了內氣在八脈(主要是任、督二脈)通道中的運行流轉的內煉基礎,並闡釋了其中的主要關竅及其功能。道教內丹學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

唐司馬承禎在其著述中最早以明確的術語確立了督脈為內煉之要。《道樞》「歸根篇」轉述司馬承禎《天隱子》存想之法云:「五日為一候,焚香靜室,存想其身,從首至於足,自足至於丹田,溯上於脊脈,人於泥丸。……行之者七,則氣從於脊脈上徹於泥丸矣。此修養之大綱也,於是又有要妙焉。」[7]雖然司馬承禎所論述的是存想之法,不屬狹義之內丹功法,但他所指稱的內氣運行路線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所謂自「丹田溯上脊脈,人於泥丸」,就是督脈通道。司馬承禎還把它提髙到「修養之大綱」的理論高度。這一內氣運行的路線對於其後內丹丹法建立氣通督脈的觀點無疑具有啟示的作用。王卜雄先生說:「這一論點孕育著內丹術系統的產生,並且奠定了內丹術系統的發展主線。 [8]《雲笈七籤》「元氣論」述服氣法雲:「存想(元氣)入腎,人命門穴,循脊流,上溯人腦宮,又溉胳下至五星。五臟相逢,內外相應。」其所述服氣法其實也是唐時流行的一種以五臟氣交為內丹的丹法,所經過的通道是由腎而命門穴,經脊柱,人腦宮(即泥丸宮),下至臍下(應指丹田)、五星(即五臟),很明顯是以督脈為主、任脈為副的任、督循環,但對元氣經行任脈路線述之不詳。唐末丹家崔希范進一步明確把司馬承禎通督脈的觀點擴展為通任、督二脈,《人葯鏡》(上篇)雲:「真精之氣,逆流於雙關之道。雙關者,夾脊之二路也。運氣朝於上宮。上宮者,腦也。入於華池,煉之成霜,達於碧海。碧海者,丹田也。以興真火,鍛之斯為玄珠之胎焉。」崔氏論述了任、督二脈通道中的主要關竅及其聚散精氣的作用,並以真精之氣逆運過夾脊雙關而人「上宮」(即泥丸宮),所通過的就是督脈路線;而又前經任脈之華池穴,回人碧海(丹田),從而煉為「玄珠之胎」。

唐末五代鍾呂道的《靈寶畢法》則確立了任、督二脈關竅的概念,並初步闡述了逆轉任、督二脈的理論內涵。「肘後飛金晶第五」篇云:「且人身脊骨二十四節,自下而上三節,與內腎相對,自上而.下三節,名曰天柱,天柱之上,名曰玉京,之下,內腎相對,尾閭穴之上,共十八節,其中曰雙關,上九下九。」又「金液還丹第七附金液鍊形」篇云:「背後尾閭穴日下關,夾脊曰中關,腦後曰上關。」這裡確定了督脈的重要關竅,對天柱、玉京、雙關以及三關的名稱及所在位置,都有了明確的界定。

「肘後飛金晶第五」篇還指出,真氣自尾閭逆人泥丸宮在於「補泥丸髓海」。這其實就是真氣逆轉任、督二脈而還精補腦的具體論述,可以說是對任、督二脈功能在理論上的初步總結。

(二)北宋以來內丹學家對奇經八脈的理論總結

自北宋張伯端(紫陽)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關於奇經八脈的理論總結;至明清時期,這些理論被廣泛運用於解釋內丹學理論和煉養實踐。張伯端以內丹修鍊的視角觀照奇經八脈,首先在理論上對奇經八脈的長生效用進行理論發揮,並認為這是仙、凡之別的關鍵所在。《八脈經》云:「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沖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采之惟在陰躋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沖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而陰驕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復命關,曰酆都鬼戶,曰生死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要知西南之鄉,乃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氣根,產鉛之地也,醫家不知有此。」張伯端把八脈的阻滯閉塞歸因於「陰神」,由於陰性重濁,會阻滯氣機的暢通。仙家能以「陽氣」(即先天真氣)沖開閉塞之八脈,而做到:「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如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裡花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驗也。」張伯端的論述對醫家奇經八脈觀點進行了全面發展,特彆強調了陰蹺脈的作用,奠定了內丹學關於奇經八脈的理論基礎;以真氣通八脈的觀點成為實際修鍊的理論依據,也是成仙理論的關鍵所在。此後的內丹家均以張伯端的理論發現為祖述,深人探討奇經八脈的作用、功能和修鍊方法,各家均有其獨特之發揮。以往的內丹家包括鍾離權、呂洞賓、崔希范等人對真氣(先天之氣)發生淵源的論述往往離不開人體的臟氣(主要是心、腎之氣),而張伯端則指明了先天之氣發生在於陰蹺脈。很顯然,他的觀點對此後丹家關於內丹外葯、內葯說以及人體內先天之氣與身外虛空元氣溝通的論述具有引導的作用。以下略舉部分有創見內丹家關於奇經八脈的論述,以說明其發展狀況。

元初全真道士邱處機十分重視任、督二脈的作用,把任、督二脈看成一個整體。他說:「任、督二脈,一源兩歧,一行身前,一行身後。人之任、督,猶天之子午,可分可合。分,陰陽不離;合,混沌無間……身中一竅,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輻輳虛間一穴,空懸黍珠,醫書謂之任、督二脈,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13]丘處機解說的特色是以傳統天人觀來闡釋任、督二脈。他以人體之任、督二脈擬天地之子午,認為任、督間真氣之升降運動,如天地之子午混合無間,升降不休。他還認為「玄竅」位於人身八脈、經絡、關竅之正中,是人的生生之氣源發之處所。

元道教南宗學者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引述《內指通f秘訣》云:「日月常行黃赤道,眾真學此作還丹。其法即與天地無異,然其所以效日月之運用,與去地以同功,其要在乎任、督二脈。……鹿壽長生,五百歲為白鹿,千歲為青鹿,蓋能通其督脈者也。如龜、鶴、蟾蜍皆壽千歲,蓋能通其任脈者也。」他認為,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自然周身流轉,無有停雍之患,而長生久視之道在此。俞氏也從天人相應觀出發,強調任、督二脈運行與天地日月運行相應的關係。他關於龜、鹿二靈獸通任脈、督脈的擬喻常為後來丹家引用,後世許多具體的煉功法門也以此為依據。

明末盧丹亭真人的貢獻在於把督脈分成左右二脈,這是以往丹家和醫學著述所未談到的。《養真秘笈》雲:「此脈在脊骨外兩旁邊,左右各有脈,未用功前,為後天精髓所壅塞,一加真息通透則壅塞自開,關竅自辟。故左脈開,則左耳先有響聲;右脈開,則右耳先有響聲。此脈先開,尾閭開時其下甚熱,玉柄崛起,急須著意引上此關。」他認為要用「真息」開通此二脈,所謂「真息」即胎息,並且描述了二脈開通時的景象,即左脈開右耳響,右脈亦然。從他的描述來看,應該是由其實踐的體驗而得出的結論。

清代丹家閔一得還吸收了佛家中脈之論,提出內氣運轉除任、督二脈外,尚存有「黃中」之通道,先天之氣在此結丹返還。《築基全憑橐龠》云:「丹家理氣,原有三道,曰赤,曰黑,曰黃。赤乃任脈,道在前;黑乃督脈,道在後。……黃乃黃中,道介赤黑中縫,位在脊前心後,而德統二氣,為闔辟中主,境則極虛而寂,故所經駐,只容先天,凡夫仙胎之結之圓皆在斯境,雖有三田之別,實則一貫,法故標曰仙道。」閔氏三道脈之論實為任、督二脈的擴展為用,也是引佛入道的一個重要成果。這說明佛、道兩家在煉養方面的存在共通之處,兩家之間的交流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

總之,重視奇經八脈,特別是任、督二脈在內丹修鍊中的作用是張伯端以後道教丹家的共識。

(三)歷代內丹學家對奇經八脈病因與長壽延命機制的探索

歷代丹家以他們的內證體驗為基礎,進行人體生命特徵的奇經八脈歸因,即人體發生疾病的八脈歸因和長壽延命的八脈機制。道教內丹學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

首先,內丹學認為人在後天生命中,奇經八脈之中某些重要關竅淤滯,造成了八脈未能完全暢通,這是人之所以發病的根本病因,更是修仙需要開通的第一關。清代三陽道人張松谷闡述了後天夾脊雙關淤阻的觀點,《丹經指南》「附補虧正法秘傳」篇引述范業師的話云:「嬰兒於胎中,此處(指夾脊雙關)本通。後因胎足出產時,七竅頓開,氣脈神明,不復由此升降,遂至血液垢膩,積漸淤寒。孰知此間正是我初來時舊路。」他從內丹學關於人體生成的觀點出發,把人體處於胎兒階段(先天)與生身之後階段(後天)進行設定對比,認為人體從胎兒到出生,就是從先天轉入後天階段,二者的區別在於後天之身督脈之夾脊關(即雙關)淤積而使氣脈升降受到阻,成為長壽延命的障礙。

清代著名道教丹家閔一得則用「泥精說」進一步發展了張伯端「陰神說」之論,他把奇經八脈通道中關竅淤滯說推而廣之,擴大到整個脈道,並把「精凝不化」歸因於體內命門火衰之故。《瑣言續》雲:「要知氣不後升,皆因泥精塞絡及竅之故」;「神衰則氣涼,氣涼則精凝不化,中變成痰,充塞經絡,而孔竅咸塞。其流弊,非惟大道難行,性命亦難暫保。」閔一得認為陽虛、命門火衰,而精凝不化而泥精成痰,導致「任、督咸閉」。具體表現為:一,就任脈而言,「中宮」被閉塞,而阻礙了經氣下行,即便有下行之氣,也因為命門火衰而氣不得復升;二,就督脈而言,尾閭穴、夾脊、頂枕這三大關竅均被壅塞。由於痰淤而阻滯身體的任、督二脈及重要關竅,氣機升降失調,而成為人體致病因素。醫諺雲:「百病多由痰作祟」,可見這一歸因符合中醫學醫療實踐對痰病的認識。道教內丹學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

其次,奇經八脈的長壽延命機制。中醫學認為人體腎命門中元陽之氣(或稱命門真火,命門真氣,先天真氣,真氣,天癸)是維持人體生命存在的物質基礎,是養生卻病的關鍵。對於人的後天生命過程中正常或疾病所耗損的先天真氣,醫家認為可以通過後天水谷和方葯來滋補,達到使之充滿的目的。內丹學同樣認為修真的關鍵在於獲得純陽真一之氣,而且秘傳有補陽之術,能夠不用藥物,通過內丹功夫達到目的。正如前引清代丹家張若虛所說的那樣,「若得此種陽之訣,則不論老少,其腎陽變弱為強,易如反掌」[3],但需要一定的內煉程序。如何發動人體內真陽之氣呢?歷代內丹家認為關鍵在於玄關一竅,但是關於此竅的所在則眾說紛紜,有的予以定位,也有不予定位,但均認為能夠內證感覺到內象,以定「先天之氣」產生處即為玄關。張松谷則在任、督二脈上找尋,認為此處在任、督二脈交接處的「陰蹺穴」,可以通過內觀體驗到「氣根實從陰蹺底起」。他說:「陰蹺在穀道前,腎囊後,空地正中央處,人肉一寸二分,即是肉莖盡根處。醫書名海底穴,《道藏》名三叉路水口。此謂建築玄關基礎之地。但査醫書《內經》、張紫陽之言可據。……覺我之氣根,實從陰蹺底起,上升至臍輪,即自止而不上。復由臍輪下降至陰蹺底。自是升升降降,不出此三寸一分半之間。……務要此虛靈不昧之體,歸人陰蹺穴中而不出。安居既久,則神自化氣。神,心神也,屬火。陰蹺居腎底,水臟之極深處也。火入水,火須為水滅。而火中熾燃之性,存於水中,非化氣而何?惟此氣中,有神在內,故非常人之氣可比。此各仙經中,每言必得先天氣者以此。」張若虛的觀點其實是張伯端關於「陰蹺脈」之論的具體化,《八脈經》中只說「陰蹺一脈」,並未指明確切位置,而張若虛則把丹經關於陰蹺穴的全部秘密直泄無餘。但也有丹家持不同觀點,如明末盧丹亭真人就認為在臍內一寸三分處,《丹亭悟真篇》雲:「蓋以人身臍內一寸三分名為天地根,又為血海氣海,又為生身處,又為玄牝,即守丹田是也。」[20]這種差別應該是由於師傳不同所形成的。但由於此玄關之竅是通過煉養實踐中內觀體驗出來的,並不執著於某個具體位置;各人體驗出來的位置稍有差別,其實反映了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不同認識無妨于丹家各自的煉養實踐。

中醫學強調人體必須維繫全身之元氣(後天營衛之氣)在經脈(包括奇經八脈)內運行與貫通,以維持人的生命正常運轉,故《靈樞?脈度篇》云:「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內丹學也認為體內之氣必須周流不息,但指出人體元氣在經脈中的運行是不健全的。原因在於人自出生以後即為慾念所困,且以水谷陰精濡養形體,則體內陰濁之氣漸多而致疾病。普通人氣血在經脈周行,其營衛之氣只滿足濡養人的形體、維持生命體正常活動的需求,這是淺層次的運行。而內丹煉養家提出要以先天真氣開通總督全身陽經的督脈,融化體內的陰精而做到真正使全身經脈氣血完全暢通。內丹學的築基功法就是先行開關展竅之術,收攝精氣神三寶歸於中宮,以玄關之竅立基,招攝先天一氣復歸,進而運行真氣,卻除人體內經脈、關竅之中陰濁之氣的阻礙,使人體氣機升降進入高一級的層次。閔一得說:「此一真氣,正是融化我人日逐谷氣所生液化成真精。精盛自化真氣,氣盛自化真神,斯三充滿一身,而大葯自產。」又說:「(以)神注坤

三、 內丹學奇經八脈的醫療價值

(一)開通八脈與丹法療疾

內丹學把開通八脈長壽機制與治療疾病聯繫在一起,在實踐中發展了以任、督二脈為中心的卻病療疾的具體方法。如閔一得在《瑣言續》中根據天人合一的觀點,提出合天時通任、督二脈的理論,雲:「行貴得中,又煉須合時。蓋一年有二至,一月有朔望,一日有子午,體有自然氣機。」具體而言,一年四季有相應開通任、督二脈之冬春與夏秋功法;「冬春氣機貴後透」,即適宜於通督脈,而「若值夏秋,體其氣機,乃貴前通」,即適宜於氣通任脈。上述功法之單行或互用,可治療如下病症:積寒內滯,素體多痰,內熱發躁,血熱氣滯、胸膈板滿,積陰化火、狀若有餘或已全化火或積陰內滯、尚未化火,積陰兼滯百絡等。然而,尚需用「八段、十二段、十六段、二十四段等等錦法」以配上述煉化功夫,因為氣滯而導致體內精血淤滯,如果不配合上述「武功」以活血通淤,則難以見效。清末道教內丹家趙避塵對奇經八脈進行了富有創造性的發展,傳有開通八脈之法,即通精八脈與通氣八脈之法。他認為此法通過驅逐陰邪之氣,乃是從根本上卻除病根,使百病全無。具體理法,首先,「通精八脈」就是所謂生精、化精、走精、煉精之八脈,要做到「橫通帶脈上通心,下通陽關前通臍,上後通腎中通沖(即沖脈)」,因為「此脈一結,不能化精,人由此而老矣」。分述其運功之法,則生精之法適用於年過64歲者,因其通身屬陰而不能生精,可按生精接氣法煉之;化精就是真氣由尾閭關往上升,過夾脊關,經玉枕關,到泥丸,再降下,由玄膺穴過重樓,到絳宮即真氣穴,又稱一周天,運數次即可;如果走精(遺精),就按第十卷法訣運煉,夜裡就不會遺泄;煉精要用第六卷進陽火退陰符的方法,就能使陽精全部化為元氣。其次,「通氣八脈」即是在每日清晨,以十呼吸調八脈,運功行八脈之氣。具體運煉之法:首先閉口鼻氣,然後把心意先由生死竅發起,繼而行十呼吸,依次為:督脈、任脈、帶脈、陽腧脈、陰腧脈、帶脈、沖脈、陽蹺脈、陰蹺脈,最後經行真氣穴下降到生死竅定住。他認為通過這樣運功就能夠驅逐一身百竅的致病陰邪之氣。前述「通精八脈」以通任、督、沖脈為主,以煉精化氣為主要目的;「通氣八脈」所貫通的氣脈包括督脈、任脈、帶脈、陽腧脈、陰腧脈、沖脈、陽蹺脈、陰蹺脈完整八脈。如果說以往丹家比較注重奇經八脈中的陰蹺、任、督之脈,那麼趙氏的發揮則是對奇經八脈的整體關注,也是在運用奇經八脈方面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

(二)奇經八脈對中醫醫療技術的影響

奇經八脈的理論觀點對清代部分醫家具有深刻的影響,體現在對他們立法組方具有指導意義。如《臨證指南醫案》中,葉天士融會貫通奇經八脈於臨床實踐,創造性地擴大了奇經八脈的辨證立法和處方用藥,為奇經八脈的運用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藥藥物的歸經一般以十二經脈為準,而奇經八脈的理論還推動了中藥人奇經的研究。清代嚴西亭等合纂的《得配本草》一書,專門附有奇經葯考一篇,列有味人奇經的藥物,並進行了歸經分類,也成為了臨床辨證用藥的一般準則。現代中醫界也逐漸開始了對奇經八脈的進一步認識和運用,如李建仲等醫師正是在丹道通督理論指導下,開展了對中藥通督丹的研究。李建仲認為:「臨證組方、選葯之時以打通督脈為要,選用通督效用的藥味,以便振奮周身之陽氣,陽氣升,則體內之邪會自然排出。」

綜上所述,一?方面,傳統中醫脈學體系是道教內丹功法構建其自身理論體系的基礎和出發點,在內丹學功法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另一方面,內丹學家通過修鍊實踐,驗證並豐富了傳統中醫學對奇經八脈的認知,特別是對任、督二脈產生了新的認識,認識到任、督二脈與維繫人體生命重要物質——先天真氣的發生及產生的處所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一重要認識的影響也是雙方面的,在內丹學方面,促進了對玄關一竅的認知,對玄關理論的發生具有催生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中醫學對命門的探索,促成了命門學說在明代的出現,如明代醫家孫一奎《醫旨緒餘》中提出的命門在兩腎間之說就是對內丹玄關說的直接引述。明清時期,道教內丹學關於奇經八脈的生理與病理觀點已經十分成熟,在煉養與卻病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運用。如明代丹家曹衍在《道元一氣》「保生秘要」即以通任、督脈為主的內丹功療疾,其所述治療的疾病中雜病46種,女科病14種。明末盧丹亭真人在《丹亭真人玄談集》(題為太原傅山青主手錄秘本)中以通八脈為要旨,發展了其丹功治療系統,其所治療的病種共39種。總之,道教內丹煉養術對傳統經絡學說的完善、發展曾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至今仍不失其醫學思想價值,是道教醫學養生文化中具有現代性意義的精蘊。當然,其中有些認識尚需要進一步深人研究,使其在當代社會養生延壽與醫療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茅山宗玄虛門男丹功法面授開啟10月19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三脈七輪與大小周天
搭鵲橋、飲刀圭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