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荷蘭外交家,一口氣寫出了23部中國小說,技驚四座!
作者:金滿樓
二戰期間,一名荷蘭外交家在重慶偶然讀到一本清代的舊體小說,這立刻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然而,在這位名叫高羅佩的外交家手裡,原本籍籍無名的《武則天四大奇案》公案小說很快煥發了新生。
在之後的十餘年間,高羅佩很快在這部舊小說的基礎上翻譯並創作了《銅鐘案》、《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等23部中短篇小說。
這一系列的小說,均以狄仁傑為主角,這也就是蜚聲海外的高羅佩「狄仁傑系列大全」,即通常說的《大唐狄公案》,前幾年的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即取材於此。
那麼,或許有讀者要問:這位高羅佩究竟何許人也,他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本事,能把中國的故事變成西方的風靡一時的暢銷書呢?
高羅佩的全名叫羅伯特·漢斯·古利克(Robert Hansvan Gulik),他於1910年8月9日生於荷蘭扎特芬。
高羅佩的父親是當時荷蘭駐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軍隊中的一名軍醫,因此,高羅佩的小學時光主要是在爪哇島上度過的。
在20歲那年,高羅佩進入萊頓大學,並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漢學作為自己的專業。
在順利獲得中文及日文學士學位及殖民法學士學位之後,高羅佩進入烏德勒支大學東方學院繼續深造,並相繼獲得東方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1935年後,高羅佩進入外交界並先後供職於荷蘭駐東京、重慶、華盛頓、新德里、貝魯特、吉隆坡等的領事機構。
在個人仕途上,高羅佩可謂一帆風順,他從秘書、參事開始做起,然後一路做到公使、大使,這在當時是外交界是十分令人羨慕的。
然而,真正讓高羅佩聲名鵲起的,並不是他的外交成就,而是其獨到的漢學研究。
事實上,高羅佩不僅是荷蘭職業外交官,他同時也擁有「漢學家、東方學家、翻譯家、小說家、收藏家」等多個頭銜。
這說來其實也不算奇怪。
由於高羅佩早年隨父母在荷蘭殖民地的奇特經歷,加上多年的學術訓練及多變的工作地點,高羅佩除本國語言荷蘭文外,他還精通英文、中文、日文、印尼文、馬來文、拉丁文等15種外國語言文字,說他是語言天才也不過分。
1943年,高羅佩輾轉來到重慶,擔任荷蘭流亡政府駐重慶使館一秘。
因為躲避戰火的緣故,當時眾多的中國文化名流均雲集於抗戰大後方,這為高羅佩全面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提供了極便利的條件。
在此期間,高羅佩與同在外交界的江蘇名媛水世芳墜入愛河並締結了一段異國婚姻。
水世芳出身名門,她是清末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其父水鈞韶曾任職於中國駐列寧格勒總領事館工作並擔任過天津市長。
結婚後,高羅佩與水世芳共育有4個子女。
高羅佩一生迷戀中國文化,他從20歲起就開始練習中國書法,其所獨創的「高體」,筆力雄健,風姿高邁,偏於行書與草書之間,獨具一格。
來重慶不久,他又對中國琴藝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還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社會名流組織了「天風琴社」。
不僅如此,高羅佩還是一位收藏家與鑒賞家,諸如古琴書畫、瓷器瓦當、佛像木雕等,都是他收藏的對象。
在中國期間,東方文物的集散地,如北平琉璃廠、東京神田區、倫敦舊書店,都是他流連忘返之處。
據高羅佩的長公子威廉回憶,有一次為了買一座觀音像,全家只得啃了好幾個月硬麵包。
對於收藏,高羅佩不買稀世之珍而偏愛殘缺古物,他有一句名言:「一張油漆剝落的古琴,仍可奏出高山流水之曲;名瓷之碎片,也不失為粉定龍泉」。
由於工作的緣故,高羅佩在多個國家的不同城市任職,但惟獨不變的,是他的中式書齋與格局:
書桌上永遠整整齊齊的擺著文房四寶,一張紫檀嵌花卧榻靜待著主人,書櫥里堆滿了多方收集的古書,正可謂「圖書滿架,落葉滿床」,好一派中國古文士的氣度。
1967年,57歲的高羅佩英年早逝,但在其並不算長的生涯中,卻留下了大量的著述。
除去130萬字的《大唐狄公案》系列,高羅佩還撰寫了近十部極具學術價值的著作,其中包括:
《琴道》、《硯史》、《東皋禪師集刊》、《書畫說鈐》、《書畫鑒賞彙編》、《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長臂猿考》等。
也正因為如此,高羅佩的夫人水世芳在談起丈夫時,不禁脫口而出:
「他不是外國人!他實在是個中國人!」
※民國上海灘房價持續飆漲,但戰爭爆發後,一切全部歸零
※身為袁總統的「皇二子」,袁克文為何潦倒到搖筆杆子謀生?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