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心下一代手機依賴 我們該如何應對「手機控」

當心下一代手機依賴 我們該如何應對「手機控」

【關注手機依賴】

到了晚上,傅小麗(化名)和丈夫坐在客廳,各自攥著手機,悶頭刷微信。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沉溺於虛擬世界的溝通會讓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變得疏遠。

「你在家的時間都花在手機上了,不好好看管孩子,怎麼做好榜樣?」傅小麗的父親傅健青(化名)不能忍受。

「啥都看不慣,你搬出去住吧!」女兒的一句氣話讓傅健青胸口悶悶的。傅健青用「有點中毒了」來形容女兒,卻不知她為何依賴手機。傅健青更擔憂的,是家長玩手機會對孩子起到負面的言傳身教作用。

這樣的憂慮不僅存在於一個家庭中。上網檢索「手機依賴」——「母親發個朋友圈孩子就不見了,北京8歲雙胞胎青島溺亡」「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超六成小學生有手機」……身邊的故事和相關調查數據不斷敲擊公眾的神經,我們到底該如何與手機相處?

手機已成為手和腦的延長

傅小麗覺得,自己和大多數80後一樣,追求新的東西,手機里塞著數十個當下流行的應用軟體,只要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叮」——應用通知聲一響,她就會立刻拿起手機查看。即使沒有新的信息,她也忍不了10分鐘就會去刷朋友圈。「不然就不舒服,怕錯過什麼,那是一種好奇的心理。」

智能手機不只佔用了她越來越多的時間,可以說是串起了她的生活,自拍、社交、購物、刷劇。相比之下,傅健青的日子簡單得多,在他手裡,手機回歸到了最原始的功能:打電話。漸漸地,他發現女兒的生活越來越便捷,自己遇到的麻煩卻越來越多。比如出門買東西必須帶現金,轉賬匯款必須去銀行,一聚會討論朋友圈裡老朋友的近況,自己一臉懵。「也想學學手機的新功能,否則在生活上多有不便。」其實傅健青心裡很矛盾,他知道手機已經成為女兒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他同時也希望女兒能從手機的世界裡抬起頭來透口氣,把精力放在工作和孩子上。

這早已不是一個家庭面臨的問題。當我們環顧四周,公交站、地鐵站、紅綠燈下,幾乎所有人都用手機來打發時間,手機滲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其中手機網民7.88億。按上網設備統計,手機上網佔比98.3%,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佔比分別為48.9%、34.5%。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指出:「手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類器官的延伸,是手和腦的延長,整合了許多傳統的支付、購物等功能,由此帶來了大量的時間投入和用戶黏度。」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德良表示:「手機依賴是一個現象,在網路信息時代,購物也好,社交也好,上網的終端是社會生活的核心平台。」他進一步解釋,依賴與成癮有區別,更偏向於中性的、對客觀現實的描述。「在這個時代,依賴於移動互聯網是一件自然的事,關鍵看依賴手機是幹什麼、有沒有沉溺、成癮,心理、生理上有無影響到正常社會功能的運轉。」

「科技的發展,手機的普及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不良的使用習慣會影響人們的身心發展,過量的時間消耗也會疏遠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與現實生活脫節。」華南理工大學教師明宗峰提醒道。

當心下一代手機依賴

傅小麗和父親冷戰了一個星期後,開始找他和解,這才知道原來父親有更深層的擔憂。傅健青認為,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傅小麗的大兒子跑過來討要手機,她嚴厲拒絕了。不過傅小麗坦言,一兩次不成,孩子就會吵鬧,而手機是安撫的「神器」,雖然知道對眼睛不好,可難免心軟。傅健青認為,孩子過多接觸手機,關鍵原因在於家長自身的行為和引導方式不當。如今,家裡一年級的小孩就經常玩遊戲,1歲的小兒子還拿不穩手機卻總要撥弄幾下。

事實上,在很多新一代年輕家庭的教育中,似乎都缺少如何與手機共處這一課。

剛上初一的北京市中學生陳宸,「連洗澡也要帶手機去衛生間,除了睡覺,手機不離手」。為了讓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陳先生經歷了從強壓、約法到放棄的過程。他回憶,孩子小的時候嚇唬嚇唬、藏手機,後來被破解了,就聽專家的簽手機協議:每天上網不超過兩小時。「馬上就關」「很快就好」,慢慢地,在陳宸的磨蹭中,兩小時被撐到了兩個半、三個小時。一次,陳先生髮現孩子凌晨一點偷偷在被窩玩手機,「實在沒法子了」。

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64.2%的小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從2006年到2017年,中國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路的年齡不斷降低,2017年底,7歲(學齡前)觸網比例達到27.9%。

下一代手機依賴的問題在國外也存在。據美國媒體報道,Facebook推出的一款針對13歲以下兒童的社交應用Messenger Kids引發了公眾的擔憂。雖然移除了廣告植入、「點贊」等功能,並允許家長限制孩子的在線時長、查看聊天記錄,但批評者認為,Facebook此舉旨在培養下一代中的用戶黏性,對剛剛建構身份意識、關係角色和道德感的兒童而言,把線下友誼轉移到線上會威脅兒童的情感發育,並使他們失去獨處的能力。

關注沉溺的成因

直到家裡莫名其妙多了一張某電競比賽「北京通州賽區第三名」的證書,李寶東才知道,上高二的兒子一直在偷偷摸摸租手機玩遊戲。「小賣部里五塊錢可以租一小時,還有同學藏了好幾部手機租給別人。多害人呀,我就說這孩子,這節骨眼怎麼還能玩得下去。」

「手機應用,尤其是APP這麼流行,是滿足了人性的某些需求,例如自我認同、社交、表現欲。」劉德良說,「最典型的,網路遊戲就是通過人為地對用戶進行等級劃分,利用對人性弱點的激發來綁定玩家意志。任何人都存在人性的弱點,無論年齡大小,只要進入遊戲,就會被遊戲規則所牽引,一步步走向遊戲的深處。」

2017年底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網路遊戲註冊用戶達到5.8億,市場收入達2355億元,同比增長23%。我國在架415萬款APP中,遊戲類應用佔比36.6%,網路遊戲手機用戶增長較快,最近半年增加5123萬,達4.58億。而根據2010年出台的《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很多遊戲平台已經推出了實名註冊和防沉迷系統,管理防控之下,為何仍然不盡如人意?

明宗峰表示,遊戲內容審查制度有「聘請專家承擔內容審查、備案與鑒定」的規定,但是應該包括哪些領域的專家、具體操作性的制度等缺乏明確性的規定。《暫行辦法》將遊戲分級的權利給了遊戲運營商的做法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依據,對運營商基本上沒有約束,「甚至還變成另一種獲利的工具。遊戲運營商為幫助玩家規避因防沉迷系統所造成的遊戲內升級經驗和虛擬物品獎勵損失,直接向玩家出售升級經驗。」他說。

「成癮只是一種癥候,背後往往有更深刻的心理動因。就像流鼻涕,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肺部疾病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除了得到快樂,被尊重、合群的需求、親子溝通問題、逃避和替代都可能成為孩子沉溺手機的原因。」

劉德良認為,這一邏輯對成年人也適用。「如果現實生活中沒有交往的機會,沒有娛樂的途徑,這類人群就很容易陷入手機依賴之中。所以,社區、單位應該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成癮者回到現實生活中來。」(本報記者 劉博超 李婷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直面轉型痛點 化妝品行業規範發展需多方發力
美國女子為探尋最美味榴槤走遍亞洲12個國家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