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古代十大名劍,為何每一把都是存於世上的絕對神器?
原標題:解讀中國古代十大名劍,為何每一把都是存於世上的絕對神器?
中國古代但凡有點身份的人都有佩劍的習慣,這些人的佩劍與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小卒的佩劍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由於古代的生產力比較低下,戰場上士卒並非都配有寶劍。
真正的寶劍基本都配在了那個時代可以呼風喚雨的人身側。你知道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是哪些嗎?為何可以被視為「神器」呢?
軒轅劍——聖道之劍
軒轅劍,大家想必不會陌生。畢竟現在各種遊戲影視劇都把這把上古寶劍給神話的不像樣子了。
很多人認為「軒轅劍」是傳說中的寶劍,並不存在於世。其實並不是這樣。 明代的李承勛 所著《名劍記》載: 《廣黃帝東行紀》曰:「軒轅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
這裡也就是說,軒轅劍,是黃帝去首陽山采銅所製作的,寶劍通體被刻上了「天文古字」。這些「天文古字」也就寶劍通體上有著「天文地理」和「治國理政」的一些真言和小知識,時時刻刻提示君王。
另一面還篆刻著太陽、月亮、山川草木,還篆寫了一些農耕畜養之道。這把劍可以說是「黃帝」將當時自己這麼些年南征北戰積累的寶貴治國經驗放到了上面!這也是這把寶劍最珍貴的地方,可以說它是一把「聖道之劍」。
在那個先民還尚未開化的年代,能得到這麼一把教你如何管理國家,發展生產力的劍!那得劍者必然稱霸一方啊!「軒轅神劍」就這麼火起來了!
雖然遍尋古籍,並無《廣黃帝東行記》一書,惟《廣黃帝本行紀》,應該是當時李承勛抄錄的失誤,但這並不影響「軒轅劍」本身存在的這個客觀事實。
湛盧劍——仁者之劍
這個湛盧劍就更有意思了,湛盧劍雖然沒有軒轅劍名氣那麼大,但是它也是絕對的神劍。
湛盧劍復原圖,與同時期青銅劍完全不一樣
據《越絕書》記載,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懇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歐冶子為己鑄劍。歐冶子奉命之後,來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盧山,這裡發現了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歐冶子在這裡住下後,闢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
湛盧劍也是那個時代存世不多的「鐵劍」(那個時代煉鐵技術是在不發達,能搞到這麼一把「鐵劍」就已經夠神了)。
岳飛的佩劍便是「湛盧劍」
「鐵劍」也只是湛盧劍的第一個特點,它最神奇的地方是它竟會「擇主而侍」!湛盧劍雖然可開山劈石,但劍芒不帶一絲殺氣。越王被吳王擊敗之後,夫差得此劍大喜。然而這把劍卻飛走了(這個絕對是傳說),直接飛到了楚王的手中,後楚王大敗夫差,相劍者入宮解謎道:此乃吳中劍師歐冶子"湛盧"寶劍,吳王無道,殺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殉其女,吳人悲怨,豈能得此劍?」
從那以後凡湛盧劍的主人必是「大仁」之人,就如岳飛是它的最後一任主人一樣。
赤霄劍——斬白蛇之劍
赤霄劍是漢高祖劉邦的佩劍,劉邦起勢前不過是現在社會上的小混混。然而得赤霄劍後,卻 「斬白蛇、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無不體現這把劍的神奇!
對於赤霄劍的文獻記載非常豐富,因為畢竟是漢高祖的佩劍。陶弘景 《古今刀劍錄》:「 劉季 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銘曰『赤霄』,大篆書。」 《西京雜記》云:『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蓋即《廣雅》所謂斷蛇也』。
赤霄劍現代還原版,這遠沒有原版奢華,但是可以感受一下
這裡很清晰的說出了赤霄劍的產地:南山,生產時間:始皇34年,劍長:三尺,以及劍名的來歷及所用的篆刻字體。並且這把劍還非常具有經濟價值,寶劍上鑲嵌著七彩珠,九華玉作為劍柄的飾物,跟劍刃的寒光相互呼應!
雖然我們知道劉邦得天下可不僅僅靠著一把劍,但是我們相信「赤霄劍」是劉邦下定決心劍指天下的催化劑。
泰阿劍——威道之劍
泰阿劍,聽過的小夥伴們可能就比較少了。可是它的來歷可不小,它是歐冶子和幹將兩位鑄劍界的大手子聯袂打造的絕世神兵!
太阿劍還原版,因為是威道之劍,比較樸實無華
《越絕書》記載到,太阿劍是楚國的鎮國之寶,晉國當時的實力總體而言強於楚國,晉王很想得到這把絕世寶劍。就強迫楚王,意思是,你楚王不給我寶劍,我就出兵20萬直接滅了你!結果楚王拒絕了晉王,並且說這是鎮國之寶,給了你還不如讓你把楚國滅了。
結果晉王出兵20萬陳兵楚境,楚王手持太阿劍親自站在陣前,絲毫沒有畏懼之色,當晉軍發動進攻時,楚王一聲怒喝,太阿劍發動威力,晉軍皆退敗逃走。(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美科學,更多精彩的人文科普等你來看)
風鬍子解釋說說: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內心之威的卓越表現。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
從這個圖不難看出來,晉國退兵很可能是齊國捅了它的都城「邯鄲」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是當時楚王找到齊國作為援軍,捅了晉國的屁股,導致晉國不得不撤軍,之後楚王為了提升自身形象才編出這麼一出故事。
七星龍淵——英雄之劍
七星龍淵劍又稱「龍泉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國古代名劍,誠信高潔之劍。
這把寶劍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畢竟「龍泉劍」至今還有各處在生產,它已經從單一的一把寶劍變成了一類的寶劍的鑄造方法。
這把劍是幹將所鑄造,它間山脈切斷,並將山中河流變為北斗七星的樣式,包圍這七個水池。想要擁有這把劍不難,但是想要使用它卻不易。
伍子胥腰中所佩戴的便是「龍淵」
歷史上有著史料記載的,有伍子胥能得心應手的使用此劍,另外此劍曾為李淵的佩劍,李淵死後隨李淵葬於獻陵,也有傳說李淵曾將此劍傳於太宗李世民,後與李世民一起葬於昭陵。
魚腸劍——弒君之劍
魚腸劍也被稱之為「魚藏劍」,是歐冶子為越王所造之劍。歐冶子自己認為,魚腸劍是它一生的鑄造巔峰,是他手下最好的一把劍。當他請劍術大師薛燭來品劍的時候,薛燭大驚失色,他說此劍的戾氣與鋒芒都非對外敵,而正好相反,用此劍臣子可弒君,兒子可弒父,實為可怕。
魚腸劍還原圖
該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這種魚腸倒不是指生魚的內臟,而是要將一隻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後再看魚腸,則有點像古劍劍身上的紋路,曲折婉轉,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
魚腸劍的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復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再加上劍身上的紋路曲折凹凸,實為一把不折不扣的殺人神兵(劍身細長,血槽深,殺人不留痕)!
專諸刺王僚用的就是魚腸劍
《史記.刺客列傳》就詳細記載了魚腸劍的幾次應用,《越絕書.外傳.記寶劍》中也記載道闔閭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並且成功。
純鈞劍——歷史上第一把「合金」劍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冶煉技術很不發達,春秋戰國時期的大部分寶劍都是青銅打造,能弄把鐵劍,就已經可以稱之為神劍了。
然而歐冶子不服氣,他經歷了諸多艱辛,走遍列國的礦場搜集了很多種金屬。其中就包含「錫」。然而在那個時代,要想冶煉出「合金」的寶劍是十分難的,最主要的困難就是金屬間的熔點各不相同,古代技術有限,根本無法控制。
傳說歐冶子藉助了神的力量,最後因為過度透支,在寶劍出世的剎那也死了。從此純鈞也成了歐冶子的絕唱。至今都沒有人知道,歐冶子是如何製造出這把寶劍的。
《越絕外傳記寶劍》第十三記載到:手振拂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釽,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這段的描寫完全不難看出,純鈞這把寶劍的從劍面到劍鋒有些五光十色的,各種反光,明顯的「合金」的感覺...
純鈞劍也是現在咱們能在博物館裡面看到的唯一一把絕世名劍
並且純鈞劍現在還存在於世,經歷千年依然鋒利無比,而且經過科學檢測,純鈞的至少由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還經過硫化處理。
所以我們也可以推斷歐冶子的死因更多的可能是長期接觸各類金屬而造成的金屬中毒而亡...但這也是純鈞位列名劍的原因,這是我國古代先民對於「合金」的第一次嘗試。
承影劍——誅心之劍
承影劍,隨位列十大名劍,但是資料卻較少。因為它的出現要比春秋戰國更早。曾為商天子、 春秋時衛人孔周所有,與含光 、宵練齊名,並稱商天子(王帝君主聖帝)三劍。
承影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相傳出爐時,「蛟分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後有由春秋時衛國藏劍名家孔周收藏。
這把劍的的哲學含義要遠遠高於它的實際使用含義。 《列子 .湯問》通過一個離奇的故事,對殷天子三劍作了一個境界的對比。故事告訴我們, 並不是能殺人的劍才能有最大的能力, 天子的這三把寶劍被分為上品含光、中品承影、下品宵練,其實這三把所謂的寶劍卻只是人的三種狀態——上品含光者是入道合體之狀,中品承影是遇道引信之狀,下品宵練是為按道守習之狀。
就如同電影《英雄》裡面,那段在意念中的打鬥,可以視為一種境界的鬥爭
越次等的劍越能使人感受其存在。對比那些可以殺人的利刃,其實承影劍寄託的是真正的「劍心」,也是用劍的最高境界。最鋒利的武器並不是那些斬斷敵首的利刃,而是破壞敵人的身心,破壞他們的氣機,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慣,從根本上征服對手!
承影劍位列名劍也正是因為它的「劍心」!
幹將、莫邪——雌雄雙劍
這把劍小夥伴們應該是比較了解的。吳國鑄劍師幹將和他的媳婦莫邪被楚王命令鑄造兩把絕世神兵。 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幹將,一曰莫邪。
由於知道楚王性格乖戾,特在將雌劍獻與楚王之前,將其雄劍託付其妻傳給其子,後果真被 楚王所殺。其子成人後成功完成父親遺願,將楚王殺死,為父報仇。
幹將、莫邪記載於 《列士傳》《孝子傳》後被《搜神記》收錄並且引申出上文的故事。
這兩把劍能位列名劍,其本身自是鋒利無比,但真正的原因是這兩把劍是底層人民(幹將莫邪的兒子)反抗君主殘暴統治(他們兒子把楚王殺了)的一種寄託與表達!
現在你了解這些名劍了嗎?
其實每一把真正的「神器」他們的威力都不在於「劍鋒」,而在於它們對於社會的價值。
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美科學,更多精彩的人文科普等你來看,關注我們後台回復「我要騎車」更有免費騎行券等你拿!
下載科普中國app了解最權威、更全面的科普資訊!
TAG:大美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