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桌面黨:老裝備為主 搭建的實用雙屏辦公桌面

桌面黨:老裝備為主 搭建的實用雙屏辦公桌面

之前曬過多次桌面了。這張辦公桌也曾經借著一年前DELL戴爾U2717D顯示器開箱曬過一次了。

但是作為一名桌面裝備黨,在這一年中(上次曬這張辦公室的桌子是2017年9月11日,剛剛好一年)已經又折騰過了,把新的U2717D放到了家裡,把家裡的老顯示器U2209WA放到了辦公室,並且添置了一台同款顯示器,組成橫豎雙屏拓展,以便於提高辦公效率。鍵盤滑鼠也換了一個又一個,目前挑選了兩個既靠譜又經典的「老古董」使用著。

桌子還是這張桌子,桌面已經完全不是原來那個桌面了。

就好比「忒修斯之船」

--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在這張桌面大小為120cmx60cm的尺寸很有限的桌子上,各種裝備也算是擺到了極致,很緊湊。

趁著生活家勳章發放活動,分享出來,湊一篇新原創,給大家一個參考,特別安利一下雙屏辦公,真香。

雖然多是老裝備,經典的就是耐用,貫徹了什麼值得買的「值」字精髓。

整張辦公桌以灰黑色為主調,自認為整體很和諧。

先來說說這款戴爾UltraSharp2209WA顯示器,上市於2009年,在當年算得上是旗艦定位的顯示器,價格佔了我當年裝機採購款的三分之一。回過頭看,這錢花得值。機箱里的東西們都早已經退休了,只有它(下圖右邊這個)還在作為生產工具陪伴著我。

由顯示器來拓展USB介面,被dell沿用到現在,非常實用的設計。

特別是主機位置不好的情況下,U盤等經常插拔的設備,從顯示器側面插拔會更順手。

USB介面後面是一塊可以抽出來的塑料牌,上面有你需要的關於顯示器的信息,萬一需要保修、報修(目前看來是完全不需要的,早過保了依舊健康)可以馬上查到型號、編碼和出廠時間等。

這款顯示器還配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支架(dell中高端顯示器最大的優點之一),上下左右高低,各種調整,並支持90度旋轉。介面在當年也算是豐富。還配備了專用條狀音箱介面及卡扣。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顯示器上的樂高方頭人仔,以及桌面背景的白兵。

目前本人家裡的顯示器是這樣的:因為U2717D非常薄,只能放一排樂高小人仔;後面的顯示器支架上擺塊木板,放三個大號樂高可動人仔。

而2209WA的厚度,放上方頭人仔的大底板也是妥妥的。

這兩款型號分別為41619和41620的方頭人仔算是2018年下半年上市的新款,個人感覺白兵的設計比黑武士好一些。購買鏈接見本文最後。目前合理入手價格65元左右。

連接主機和雙顯示器是通過這款專用拓展塢

這款型號為「40A40090CN」的thinkpad X1C 2016款專用拓展塢是本人2018年度購買的最值的商品之一。

國內行貨售價高達一千多元,囊中羞澀如我,只能購入了個三百多元的「洋垃圾」,除了外表稍顯舊,功能完美。

正面有兩個USB口和一個音頻介面(對於外接音箱的需求,放到後面去會更好),背面有著包括雙DP口的很多拓展介面,雙DP口方便一次連接兩個顯示器,也正是有了這個拓展塢,我才想到購買一個同款顯示器組雙屏。

主機不出意料便是thinkpad2016款的x1c了,由什麼值得買眾測頻道「贊助」,雖然不是i7CPU的旗艦配置,兩年來也算勤勤懇懇,它的配置在「辦公主機」的工作崗位上遊刃有餘。

最值得稱道的是x1c與拓展塢的結合,每次到辦公室只需要連上一根線,雙顯示器、印表機、鍵盤滑鼠等等所有裝備同時連上了主機,同時還能給x1c充電。可以說,這個拓展塢是2016款x1c必備的配件了。後續的兩代x1c「升級」了介面,便沒有專用拓展塢了。

桌面音箱是比顯示器更老的型號,惠威S3W(上市於2006年?)。選中它的原因是這個經典的旋鈕式線控。控制開關和音量,旋轉到開機狀態低下發出一圈藍光,在當年應該是非常炫酷的設計,在現在看來也並不老土。

兩個球狀音箱分別放在桌面的最右側--檯燈底座上

和最左側--左邊顯示器底座上。

其實給辦公桌配備這樣一對音箱是略顯奢侈的,在今年上半年購入這套桌面2.0音箱是為了完成參加某考試的前置條件--看完網上的教學課件,既然要花時間看完,不如認真聽講,學點知識。在辦公室聽音樂什麼的,完全不存在的。儘管是定位不低的大牌音箱,老產品的清倉價格是非常給力的,不到200元就可以拿下。

鍵盤,嗯,是更更更經典的--櫻桃G80-3000。

「1989年,第一台CHERRY G80-3000在德國奧爾巴赫工廠誕生,並於同年4月25日,獲得美國FCC認證。或許沒有人想到,G80-3000系列產品將在這之後的29年中,始終受到消費者的熱愛。」

市售的最「正統」的機械鍵盤可能就是它了,一眼就很old school。

為免整體太過沉悶,我將它左側中間位置的CapsLock鍵換成了橙色,自認為效果不錯。

在本人的一眾自購機械鍵盤(不包括眾測的)中,這塊G80-3000是唯一一塊104鍵帶數字區域的全尺寸鍵盤。原因么,用過104鍵的都知道,一般辦公用途的鍵盤還是帶數字鍵區的最好用。

既然是經典,那麼軸也選最經典的黑軸。黑軸是最典型的機械鍵盤手感:

「黑軸觸發鍵程為1.5mm,壓力為80g,點擊壽命為5000萬次,無段落感,直上直下。」

比起其他幾種常見軸體(紅 茶 青)黑軸需要的壓力最大,如果是用來敲代碼、寫長篇大作可能會手酸,像我這樣正常辦公不會有什麼問題。

背部的銘牌「驗明正身」:德國原產,2015年年中出廠。

鍵盤左邊的位置是ANKER品牌的USB3.0一拖四分線器。這款產品在國內沒有上市,也是屬於「洋垃圾」級別的低價購入,好像三四十元吧。現在貌似買不到了。

分線器的全黑色與我的整個桌面裝備群很搭,通過筆記本拓展塢的前置USB口與主機相連,用來插拔U盤、讀卡器等,除了插口略緊,沒有缺點了。

這款分線器的體積控制到了極致,與鍵盤的對比就可以看出它有多薄。因為好用,我買了兩個,另一個用在家裡的主機「骷髏峽谷」上。以滿足我一大堆外設輪流用的需求。

拓展塢與鍵盤間留下的空間是給手機準備的。VIVO X21因為輕薄且出片效果不錯已經替代索尼黑卡成為我的「工作相機」了。每周都要用它傳輸照片到電腦。

滑鼠墊有必要單獨提一下,因為是比較冷門的品牌ROGUE,一個號稱是美國外設大廠,卻在國內幾乎無人問津的品牌。

這款型號為mondo glide的滑鼠墊底層與上方的裝飾部分為鋁合金材質,左上角的R字logo很有設計感。表面材質為樹脂,類似塑料的感覺。略帶磨砂感,又非常平整,提供恰到好處的摩擦力。一個靠譜的滑鼠配合這款滑鼠墊可以做到「指哪兒打哪兒」的精準操控。

這款滑鼠大家都認識,羅技的「常青樹」便攜旗艦MX Anywhere一代。上市時間2012年,貌似到現在還沒停產。羅技很少有滑鼠能連續生產這麼多年的吧

這款滑鼠幾乎彙集了一款便攜滑鼠的所有優點:握持感舒適、省電、馳騁於任何錶面(包括玻璃)、附帶專用收納包。。。。。。以至於它的更新款2代和2S反而沒有什麼亮點了。

因為「喜歡的滑鼠要買兩個"為了以免老的壞了 以後還想用,於是趁著美亞低價(20美元?)又購入了個mx anywhere一代,除了logo改成了羅技的最新logo,其它的「還是原來的味道」

充分利用不大的桌面面積,備上了一個「替補隊員」,微軟wedge滑鼠。它非常小巧,表面既是左右鍵又是手勢滑動面板。除了握持感比較空虛,也算是一款合格的辦公滑鼠。

全黑色的iQunix鋁廠桌面裝備群就不一一介紹了,有興趣的可以看我之前的原創大雜燴:

https://post.smzdm.com/p/643488/

唯一需要提及的iQunix裝備是這個耳機架,目前在辦公桌上的用途是臨時收納手錶、眼鏡等隨身物品:

鍵盤左外側位置屬於這本張大媽定製手賬,有些不得不用紙筆記錄的東西就用它記下來。

這個佳能的古董裝備是個照片存儲裝備,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之前的曬單:https://post.smzdm.com/p/602588/

歐司朗的20元檯燈,同樣是復古范兒,中規中矩,沒什麼亮點卻值得信賴。

兩顆用來裝點桌面的綠植,從今年春天起養在辦公桌上,因為照不到陽光,都不太健康了。

辦公桌上有點綠色總是好的,萬一養死了再買新的填充也不貴。

辦公桌少不了咖啡杯,這個黑色keepcup放到這個黑色為主的桌面就很合適了

優點是顏值高、隔熱、厚實

每天一到兩杯nespresso已經成了習慣。

桌墊是毛氈材質的一整塊灰色桌墊,大小120X60,與桌面一致。

有必要安利一下毛氈桌墊,優點是便宜、好看、好清理。

感覺它會吸水,萬一潑到飲料什麼的就難看了。其實毛氈是有疏水效果的,眼見為實:

在一分鐘內用紙巾吸走水即可,幾乎不會留下什麼痕迹。

萬一有食物碎屑掉到毛氈墊上,輕輕拔除這個區域的一小撮毛氈即可清理乾淨。

這塊墊子我用到現在剛好半年,感覺再用幾個月換也沒問題。買塊新的,價格僅僅需要十幾元。

除了毛氈墊,最值得安利的是雙屏工作。幾乎所有的辦公軟體,在雙屏下都能帶來效率的提升。

雖然一台主機帶多個屏幕早就不新鮮了,但實際體驗著雙屏、多屏作業的人恐怕不到30%。

雙屏(多屏)的門檻在WIN10系統下很低,比如你有一台筆記本,外接了一個顯示器,那麼筆記本本身的屏幕與顯示器就可以組成雙屏。

只需要在桌面右鍵調出英特爾顯示控制面板,就可以看到系統識別的所有顯示器及他們的設備名稱

在左邊菜單中滑到「多屏顯示」,即可選擇「單屏顯示」「克隆顯示」「擴展桌面」或「拼貼」

最常用的是「克隆顯示」(場景為播放PPT作演講,演講者面前的電腦與背後朝向觀眾的大屏幕顯示同樣的「克隆」頁面);

以及我正在使用的「擴展桌面」(即桌面被拉伸,滑鼠滑倒一個顯示器邊緣會遇到「阻力」,再往外滑動就滑到另一個顯示器上,所有打開的窗口可以在兩個顯示器間拖動,並在其中一個顯示器上可實現最大化)左右(也可以是上下)兩個顯示器可以隨意排列、互換,上手很簡單的操作。

動圖簡單演示「擴展桌面」:

在目前顯示器價格持續走低、顯卡性能過剩、操作系統人性化的情況下,強烈建議大家嘗試一機拓展多屏,真的很好用。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廢話不多說了。

我要去申請眾測頻道的顯示器了,桌上這兩個老傢伙是不是該淘汰了,還是試試組三屏?

謝謝捧場,全文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OV在努力撬動誰的蛋糕?淺談近期國產手機那些事兒
8代i7輕薄本到底值不值?—輕薄本選購心路及實際使用感受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