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炮火可以輕鬆壓制國軍火力,因何碰上美軍就成慫狗了?
二戰時期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淞滬會戰中日軍用擲彈筒、戰防炮和步兵炮可以輕鬆摧毀我軍的機槍。為什麼在太平洋戰場上沒能用相同的方式來獲得對美軍的火力優勢?而且美軍的重型火炮也不是隨時都能發揮火力的,可是日軍連最起碼的反擊都很難做到,一下子從中國戰場上的狼變成了太平洋的慫狗了?
其實這就要看當時中國軍隊和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裝備有關了,美軍排有60迫3門,連有81迫4門,營有106.7迫8至12門,全面壓倒日軍輕炮。淞滬時絕大多數國軍連輕迫擲彈筒都沒有,轄3門60迫的連下屬的兵器排,步兵排標準編製沒有60迫。連也沒有81迫,只有營的兵器連有6門81毫米迫擊炮。一般不會輕易把81迫擊炮給連作為標準裝備的,這會限制步兵連的機動作戰,主要是攜帶炮彈麻煩。至於106重迫從沒聽說營有裝備,一度是團的直屬團部連有6門。這火力差距太大了。
國軍同樣的武器和反擊裝備,簡單來說就是重武器不足,問題是美軍不存在這個問題,重武器比日軍多,所以開火之後被反擊的概率幾乎百倍於中國戰場,日軍大量的新手沒等積攢夠經驗就被報銷了,從中國去的老手也迅速的消耗殆盡。隨著戰爭的進行,日軍也就越發的無力反擊。
美軍的火力比日軍強大很多,就不算重炮,其他火炮機槍也遠比曰軍多,用的又是半自動,據說有兩支伽蘭德整整壓制了一個班的曰軍,更何況太平洋島上曰軍面臨美軍的海空封鎖,能不能足額補給都難說,美國人唯一看上的武器就是擲彈筒,對它大加讚賞,當然,美軍看上的是它的輕便和隨時能用。
擲彈筒是好東西啊,雖然不是迫擊炮,但功能跟超輕型迫擊炮類似,可以直接下放到排級甚至班級,不佔編製。 但是這玩意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吃經驗。 抗戰早期的日本精銳,這玩意用的很溜,基本捷克造一開火,至多1、2分鐘,擲彈筒就招呼過來了。 不過後期新兵太多,這種吃經驗的玩意,能打中就不容易了。 總體來說,跟迫擊炮不好比,屬於彌補手榴彈和迫擊炮之間的火力斷層的玩意。
日軍戰防炮和步兵炮就算了。 欺負欺負中國軍隊的。 92步兵炮射程不超過3公里,優勢是便於攜帶和可以直射,但是它再容易攜帶也不如迫擊炮輕便,而射速就要命。 這麼說吧,一門82迫擊炮如果跟一門92步兵炮玩對射,可以把92步兵炮壓死,因為射速遠勝於92炮。只是可惜,當時中國軍隊嚴重依賴的82迫擊炮數量也不足,很多步兵師也不過十來門,甚至有的只有幾門。
不然,一般老炮手3、4發就可以大體定位,以82迫擊炮數十米的爆炸範圍,殺傷92炮的炮手不成問題。92炮對射的唯一優勢就是精度,不過臨時遭遇戰,又都是曲射對轟,定位對手沒有那麼容易,而且迫擊炮轉移要方便的多。抗戰中,從東北到內地,82迫跟92炮對射基本不吃虧。
其實說白了,不就是欺負中國軍隊缺乏壓制火力嘛。 但是一旦遇到美軍,從連到營到團,都有充足的伴隨火力壓制,日本那套東西當然玩不出來了。唯一就是老兵使用擲彈筒,開火快移動快,倒是不好對付,但是本子精銳老兵大量損失後,擲彈筒的優勢也出不來了。
※這位拼光30000多日軍的將軍,卻被奉為軍神?這句話形容他很適合
※二戰後丘吉爾被英國民眾拋棄,是他不實用,出賣國家利益?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