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錯了?隋煬帝修建的大運河原來不是現在的京杭大運河
經常聽朋友批評隋煬帝的過失,其中的第一大過失就是因為修建京杭大運河,累死老百姓無數云云。小可在這裡要提醒一下,我們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可不是隋煬帝修建的,它其實是在後來的元朝修建,明清時期清理疏通,直到現代還在不斷修整治理的一條運河。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隋煬帝修建的運河和現在的京杭大運河之間的異同之處。
隋煬帝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但是隋煬帝修建的運河並不是這一條京杭大運河,史書上一般記載為大運河或者稱隋唐大運河。雖然兩條運河都是自北京起,至杭州而終,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甚至部分航段是重疊的,但是它們確確實實是兩條不同的運河。
現在的京杭大運河
首先說一下運河的結構。隋唐大運河主要分為四段:永濟渠,溝通海河與黃河;通濟渠,溝通黃河與淮河;邗溝,溝通淮河與長江;江南河,溝通長江與錢塘江。京杭大運河主要分為七段:通惠河,連接北京至通州;北運河,連接通州至天津;南運河,連接天津至臨清;魯運河,連接臨清至台兒庄;中運河,連接台兒庄至淮安;里運河,連接淮安至瓜洲;江南運河,連接鎮江至杭州。我們從其中也可以看出來,這兩條運河確實有部分河道是重疊的。
楊廣修建的隋唐大運河
再者,我們說一下修運河的目的。大家都知道,洛陽是隋朝的「東都」,隋煬帝的生活和辦公主要也在這裡,這裡是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開通隋唐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洛陽的交通,所以修建隋唐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的,隋唐大運河整體上呈一個「人」字。而到了元明清時期帝國的首都主要在北京,為了使南北方溝通更為快捷,裁彎取直,不再經過洛陽,大體呈一條直線。
隋唐運河示意圖
但無論是隋唐大運河也好,京杭大運河也罷,它的意義還是很大的。首先,從政局上說,加強了中央對南方地區的控制。隋、唐、北宋、元、明、清的首都都在北方,在過去交通不是很發達的時候,派兵去南方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有了大運河,通過水路,可以快速的派遣軍隊,所以從此以後,南北方不像過去那樣頻繁分裂;在經濟上,南北方商業上的聯繫大大加強,「半天下之財富,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例如棉花主要產在北方,而紡織業南方更為發達,大量的棉花就通過大運河運到了南方,同時也造就了揚州、杭州、蘇州、淮安、濟寧、臨清、天津等一批運河邊上的城市;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大運河修成之前,從南方運糧食到北方只能靠人力,而人本身也要吃飯,運的效率也不高,往往運輸的糧食大半都要消耗在運輸的人力上面,南方向朝廷繳納的賦稅更是不得了,需要大量的人力來運輸,有了大運河後,可以低成本的運輸大量物資;加強了南北方文化上的交流,南方過去是蠻夷之地,隨著大運河的開通,先進的文化以及生產技術傳到了南方,同時南北方相互交流和溝通更加頻繁,從此以後再也分不開彼此,文化上、習俗上融合為一家。
大運河現狀
綜上所述,大家就清楚了,雖然兩條運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無論從走向還是修建的目的來說,都不是一條河,只是有部分河道重疊了而已!
(文章由歷史人物故事會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