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自然本多彩!「娘炮」也常見

自然本多彩!「娘炮」也常見

又是一年開學季,一檔專門為「開學」準備的電視節目卻引發了諸多爭議。 部分觀眾瞄準了《開學第一課》里的「小鮮肉」們——「又唱又跳」的演員被詬病為「娘炮」,沒有「陽剛之氣」,進而上升到了民族國家的氣質和存亡之高度。

撇開娛樂市場化導致的問題不談,與「男性氣質」對立的「娘炮」這個詞,是怎麼被賦予含義的呢?我們把一些正面品質與外貌綁定,並和特定性別掛鉤,有道理嗎?

在談到「男性氣質」「男子氣概」時,我們常常見到的描述是「堅毅」「陽剛」「勇氣」等等,「要強」「好勝」「競爭」特質彷彿是男性的專利,也往往讓大家聯想到充滿「陽剛之氣」的雄性動物們——好鬥的雄雞、衝動的公牛、威風凜凜的雄獅等。

等等!你知道在獅群中,狩獵任務主要是由雌獅完成的嗎?

那雄獅幹嘛去了?圖片:Eric Kilby / wikmedia

是差異,也是分工

雌雄差異並不罕見。自然界中,兩性外形和行為的差異被叫做性二型(sexual dimorphism),在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各類脊椎動物里都有不少例子。

有意思的是,性二型可不是「雄性 = 強大好鬥」這麼簡單。在演化上,它的形式和程度根據物種不同而變化多樣。例如,雄性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有著金屬綠色的華麗羽毛,雌性則是平平無奇的黃褐色;而同樣是鴨科鴨屬的物種,北美斑鴨(A. fulvigula)就幾乎是「雙鴨傍水游,安能辨我是雄雌」了。

雌雄綠頭鴨(左)與雌雄北美斑鴨(右)。圖片:Richard Bartz & DickDaniels / wikmedia

在有性二型的物種當中,雌雄兩性的角色定位也是多姿多彩,殊無定式。非洲獅的群體狩獵,在多是獨行俠的貓科動物中頗有特色,通常由雌獅們分工合作來完成;而雄獅除了偶爾獨自捕獵外,大部分時間都在保護獅群免受入侵者的威脅——比雌獅更大更壯的體型和威風凜凜的獅鬃,也是為了護住自己的後宮,向競爭者發出威懾和炫耀。

四隻雌獅合作獵殺非洲野牛。圖片:Caelio / wikmedia

雄獅大部分的時間都用於休息看守領地。圖片:Suzi Eszterhas

「娘炮」的特殊策略

用體型和外觀威懾競爭對手的還有雄性牛頭嗡蜣螂(Onthophagus taurus),顧名思義,它們的頭上長著雌性沒有的兩隻大角。在金屋藏嬌的地下隧道中與其他競爭者狹路相逢時,雄性牛頭嗡蜣螂為了守衛洞里的雌性,會用雙角與來者剛正面,試圖把對方推出洞外,獲得與雌性交配的機會。「牛角」的長度和體型是決鬥結果的決定性因素。然而有趣的是,還存在著一種不長角的「娘炮」雄性

牛頭嗡蜣螂(上)和同屬另一物種O. nigriventris(下)的雄性都有有角/無角的不同形態。圖片:Teiya Kijimotoet al./Developmental Biology(2012)

「娘炮」雄性的策略並非決鬥,而是趁著競爭者外出活動或打架時,趁隙進入雌性的閨房。相較於耗費能量發育巨角的好鬥雄性,「娘炮」的後代發育成功率更高,也有著更多的精子用於交配後的「競爭」。不論是無角的「娘炮」還是有角的「武士」,都會被雌性接受,作為可以相互替代的演化策略留存在種群之中。

在求偶場中炫耀羽色的雄性流蘇鷸。圖片:M. Watson / ardea.com

無獨有偶,澳大利亞巨烏賊(Sepia apama)憑著變色天賦精通「娘化」。體型較小的雄性烏賊會裝作雌性「路過」強壯的競爭對手,以免被攻擊,等見到雌性後再顯出雄性「本色」。當雌雄同時在場時,「偽娘」甚至可以做到身體一側「娘化」,而另一側保持雄性體色不變,偽裝、撩妹兩不誤。雌性烏賊對此也欣然接受。

雄性澳大利亞巨烏賊互相炫耀展示。圖片:John Lewis / Auscape International

澳大利亞的喬治亞索蟾(Crinia georgiana)則會根據鬥爭形勢調整策略。雄性通常在繁殖季用強壯的前肢相互扭打,爭奪領地和妹子。但當一片棲息地內雄蛙數量太多時,雄性反而暗自減少「長肌肉」的能量投入,轉而韜光養晦,增加精子數量。

正在哲學摔跤的雄性喬治亞索蟾。圖片:Jean-Marc Hero / wikmedia

異性篩選與同性博弈

除了上面這些部分雄性「娘化」的例子以外,彩鷸的性別角色更加有特點 。彩鷸實行的是一妻多夫制:求偶季節,雌鳥主動發出求偶叫聲追求雄鳥,然後依次給自己後宮中的各位雄鳥產一窩卵,由每隻雄鳥來負責孵化。小彩鷸破殼之後,也是雄鳥來保護、撫育自己的孩子。

類似地,斑鬣狗群體中雌性地位要高於雄性,而且還長著雄性一樣突出的外生殖器,交配與否也是雌性說了算。

雄性(左)和雌性(右)斑鬣狗的生殖系統圖示。圖片:Anatomische Gesellschaft /Anatomischer Anzeiger(1922)

大劉的科幻史詩《三體》,描繪了未來人類社會男同胞們女性化的趨勢,並把這歸因於長時間的和平與飛速發展,生存壓力日益消除。然而維持「男性氣質」的,會是「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嗎?

實際上,在有性二型的動物中,將體型、舉止與性別進行掛鉤,在更多情況下恐怕是性選擇的結果

在鳥類,很多雄性擁有鮮艷的羽毛,而雄性突眼蠅競爭交配權是靠互相比較眼柄的長度。這些外表特徵實在難與「更高更快更強」聯繫起來,事實上也與特定性別無關——比如彩鷸就是雌性色彩鮮艷,而雄性體色恰似雌綠頭鴨,更別說慘兮兮被吃掉的雄性螳螂和蜘蛛們了。

彩鷸的雌性(右)比雄性(左)更艷麗。圖片:Nick Garbutt / NPL / mindenpictures

由於性選擇而長出長長眼柄的突眼蠅。圖片:Rob Knell / wikmedia

在演化中,異性之間的篩選同性之間的博弈,最終在不同物種中形成了穩定而多樣的兩性角色和交配策略。

雄性之間的「戰爭」,甚至可以從交配前持續到交配後。對於前面提到的牛頭嗡蜣螂來說,發育期間獲得能量和資源的多少,是決定一個個體採取何種策略的重要因素——營養好的個體成為長角的「兄貴」,試圖在交配前把競爭者拒之門外;而發育時缺乏營養的個體捨棄雙角、產生更多的精子,則可以在啪啪啪後的雌性體內「淹沒」對手。

性選擇導致性二型也可能是由於異性的偏愛。免疫力選擇理論(immunocompetence)認為,雄性氣質來自於能抑制免疫系統功能的雄激素(睾酮),所以濃濃的雄性特質宣誓著「抵抗力下降爺也不在乎」。

評價一個人的是什麼

回到我們人類自己,性二型的確表明了性選擇的存在。有意思的是,研究發現,壓力激素(一種糖皮質激素)的存在會讓雄激素「事倍功半」,削弱受異性歡迎的男性氣質。另有研究提出,相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發達地區的女性更中意低壓力水平的男子面容,而並不那麼在意雄激素相關的容貌特徵。看來對「男子氣概」的追求,無疑也是要隨著社會進步而變化的。

歸根結底,在現代科技和文明背景下,外貌體態、性別、積極品質三者之間恐怕並沒有固定的邏輯關聯。多元社會中,絕對不乏堅毅勇敢的姑娘,而具有社會責任感、認真奮鬥的男性同胞們,又何須粗獷的線條才能為國家民族的富強做貢獻呢?

事實上早在兩千多年前,先賢就談過「暴虎馮河」的匹夫之勇,跟「安天下之民」的「文王之勇」相去甚遠。「自強」「勇氣」這些品質,與性別、體型、情態更是沒有什麼關係。

正如主流媒體評論所說:「外形不是問題的關鍵,內涵才更深刻地決定著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價。」「娘炮」之稱,當不當休矣?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盧平。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盧平的神奇生物

id: magic_bio

演化的魔法造就神奇的億萬生物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日曆娘今日頭像

鷸科 紅腳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最好吃的石榴,是無籽石榴嗎?
鶴頂雖紅,但與毒藥無關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