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親其師,才信其道,信其道才樂其學。


一個五歲小孩的獨立運動

這段時間,我被小孩的臭脾氣搞得有點鬱悶,好好的人突然變身定時炸彈,很容易生氣,配合程度急劇降低,教什麼都變得很困難。我和她爸很疑惑,這是又到了新的「叛逆期」么?

某天放學回家,我買了小孩最喜歡的草莓冰淇淋做賄賂,想趁著母慈子孝的和諧氛圍,採訪採訪她最近為何脾氣見長。沒想到,採訪變成了吐槽大會,這小朋友列舉出了一長串我跟她爸的「罪狀」,諸如很久沒帶她出去旅行了、晚上催她洗漱時態度不好等等,真是罄竹難書啊,最後還不忘來個總結:總而言之,你們沒有以前那麼愛我了!

我明白了,她是在拿近期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做比較呢。

以前我們對她沒什麼要求,頂多培養下閱讀習慣,玩玩桌游寓教於樂什麼的,大部分時間還是放飛自我。最近這半年,可能是迫於幼升小競爭白熱化的嚴峻現實,同時也覺得她長大了可以適當加點擔子了,要求不自覺地嚴格了幾分。

孩子這一番吐槽後,我才意識到,我們只是在按自己的想法做調整,忽略了她的個體感受,沒溝通沒鋪墊。孩子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調整和變化,小腦袋裡的邏輯就成了:爸爸媽媽怎麼忽然對我嚴格起來了,讓我好不舒服啊,哼,他們一定是不愛我了……無緣無故發脾氣,既是發泄不滿,也是為了確認我們的愛還在不在,既然你們開始忽視我,我就用極端的方式重新刷出存在感。

看著這個小人一臉倔強,賣力地組織語言,發起對我們的抗議,我忽然有了種奇怪的感覺,她那個昂頭挺胸的動作,那種哼,憑什麼不跟我溝通的表情,真是像極了古裝劇里的鬧獨立的叛軍,我以為青春期才會發生的獨立運動,人家五歲就開始了。

這個五歲小孩發起的獨立運動,給了我很大觸動。她在用自己的行動大聲宣示:我是個獨立的人,我有感受,你們怎麼能忽略我的感受?!


讓人尷尬的中國版「屋頂告白」

經歷了五歲小孩的獨立運動,再看最近湖南衛視熱播的綜藝節目《少年說》,有了些新的思考。

《少年說》模仿的是去年播出的日本中小學生告白節目《屋頂告白大會》,被稱為中國版「屋頂告白」。

只不過,日版告白是小朋友站在屋頂表白身邊的小仙女,看完整個人甜到不行,中國版告白是讓有傾述需求的孩子走上勇氣台,向自己爸媽喊出心聲,結果,一場親子對決的奇葩辯論會看得人直犯尷尬。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這個男孩站上台說,自己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因為掐指一算,這幾年共吃了2190個蘋果和547.5個雞蛋

不過,台下媽媽反應迅速,立即慫了回去:「要不是我給你吃這麼多雞蛋和蘋果,你能有今天這麼帥?」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一個女孩上台控訴,她的學霸好朋友,成了「別人家小孩」,媽媽經常拿她和好朋友比較,甚至說,「你看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台下媽媽淡定自如,強勢拋出自己的邏輯:「我不打擊你,你就會飄!」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孩子很委屈:「我說了我不適合激將法,你們老是在這裡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然而又被她媽給慫了回去:「你再反思一下,你答應我的,都做到了嗎?我提的要求,都是你能達到的。」

類似的親子對決還有很多。一個小學生怯怯地說:「我有12個興趣班,我好累,我可不可以不要上這麼多?」他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媽媽給你報的興趣班,都是和你好朋友一起,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你有更多快樂。」

……

看完這個節目,你會發現,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裂痕有多大,孩子講的東西父母不認可,父母試圖灌輸的道理孩子也不接受,完全是「雞同鴨講」的感覺。

中國家長,好像很容易陷入到一個教養困境里:只關注教養目的,不關注孩子的個人感受,結果,不關注個人感受又導致了教養目的難以實現。這不是惡性循環嘛。

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麗塔·皮爾遜是一位有著40多年教齡的教育學家,她在TED做了一個演講,演講的名字叫《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在這個演講里,麗塔·皮爾遜講到:

「過去的這些年裡,我有機會從各個角度審視教育改革。一些改革是有成效的,一些卻收效甚微。我們知道孩子們為什麼學不下去,原因無非是貧窮、低出席率、同齡人的壞影響。但是,我們從未討論或者極少討論人和人之間那種聯繫的價值和重要性,這就是『關係』。」

麗塔·皮爾遜的一個同事曾跟她說:「我的職責不是喜歡那些孩子們,我的職責是教書,孩子們就該去學。我管教課,他們管學習,就是這麼個理兒。」 麗塔·皮爾遜就跟同事說:「你要知道,孩子可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關係,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情感聯繫,麗塔·皮爾遜認為,良好的情感聯繫是教養的前提,而這點,恰恰是被很多家長和老師忽略的。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當我們把這三個事例聯繫起來,會得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不論你的出發點多麼好多麼有遠見,如果得不到孩子情感上的認同,任何教養目的都難以實現。

充分的情感聯繫是一切教養方式的基礎,失去了這個基礎,教育之路會變得異常艱難。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期《十三邀》,受訪者是姜文。從社會要求來看,姜文挺成功了,有房有車有自己的事業,有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在別人眼裡,也算是人生贏家。

但節目中有個細節,我反覆看了很久。

許知遠問姜文:「你的人生中有什麼失敗的嗎?」

姜文說:「失敗太多了,但最大的失敗是我和我媽的關係。」他說他考上了中戲,回家興沖沖告訴母親,母親把通知書往旁邊一扔,說你看你衣服還沒洗,然後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五歲小孩鬧獨立……中國的孩子變了,家長卻還沒跟上

姜文說:「每次走在街上,看到有人跟父母親熱地牽手擁抱就特別羨慕,想到自己肯定做不到,很難受。」

我無從知曉姜文母親為何要這麼做,可能和《少年說》里那個動不動打擊孩子的媽媽想法一樣吧,希望孩子戒驕戒滿,有更好的表現。

也許出發點是好的,但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最後達到的效果與初衷也是南轅北轍。想想即便培養出如姜文一般成功的孩子,這個孩子卻連跟你牽牽手貼貼臉都做不到,是多麼悲哀。

初衷都是好的,是實實在在的「為你好」,問題出在「為你好」的緯度很單一,關注點在成績、能力、結婚生子等等具體問題上,而不是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感受。

這個理念並不是家長的主觀選擇,而是因為每一代人都有思想的局限性,我們對孩子情感忽略的局限性,是上一代人局限性的縮影。

曾經那個年代,環境並不鼓勵人追求個體的獨立和心靈成長。我們這代人,多數是在情感荒漠中長大的,心理學家Fraiberg曾說過,

如果母親自己的哭聲從沒被聽到,她也聽不到孩子的哭聲。

當情感未被重視的我們為人父母,成長經歷所帶來,最明顯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不理解情感的價值,不屑於探索情緒的內核,不重視孩子的感受。

看到了這點,我想也就窺見了教育維艱背後的秘密。但同時,也意味著改變需要從我們開始。

曾經的我們,可能很少汲取到情感的養分,但時至今日,為人父母的我們,不能再將情感的荒漠延續到自己孩子身上。這很難,但很有價值。而且,仔細想想:這世界上又有什麼教養目的,比親子關係還重要呢?!


劃重點

1、 充分的情感聯繫、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養的基礎,失去這個基礎,教育之路會變得異常艱難。

2、 我們對孩子情感忽略的局限性,是上一代人局限性的縮影。

3、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教養目的,比親子關係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