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堪稱骨骼驚奇!二戰日本海軍登陸艦和可上陸作戰的內火艇們

堪稱骨骼驚奇!二戰日本海軍登陸艦和可上陸作戰的內火艇們

原標題:堪稱骨骼驚奇!二戰日本海軍登陸艦和可上陸作戰的內火艇們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自媒體第141篇原創文章。


對於二戰中日系風格的特型內火艇,許多軍迷都多少有所了解,18年前當我剛開始整理太平洋戰爭中的日軍兵器時就曾經寫過一篇簡單的介紹文章,隨著史籍資料的極大豐富,今天的資料可以更加完整和全面,以此來一窺當時的日本海軍兩棲作戰的戰術思想和兵器設計。全文共4914字,配圖38幅,閱讀需要8分鐘。


圖1. 正在卸載95式輕戰車的T103號型T149號二等輸送艦


太平洋戰爭中美日雙方爭奪的焦點就是對重要島嶼的控制權,航母艦隊雖然有極高的機動性和打擊能力,但在與海島固定機場的對抗中有明顯的劣勢(參見打鬼子不是靠手撕,76年前的中途島機場上發生了什麼? 他們為信仰而戰,那些保衛中途島的飛行員們(3)),從瓜島、塔拉瓦、塞班、馬里亞納群島到菲律賓群島、硫磺島、沖繩島,美日兩軍在中南太平洋的多個重要島嶼上都爆發了激烈的爭奪戰,雙方都研製了專門的兩棲登陸艦和兩棲戰車,美軍著名的LST登陸艦和LVT登陸車就參加了歷次的島嶼爭奪戰,表現優異,立下汗馬功勞,標榜青史!

圖2. 正在卸載M4謝爾曼坦克的美軍LST登陸艦


反觀日軍,在戰爭初期的搶灘作戰中還是主要靠步兵換乘小型船隻(大發)來實施登陸作戰,也嚴重缺乏裝甲力量的支援,因此到戰爭中期,日本海軍也姍姍來遲地開發出極具日本特色的登陸戰兵器,這就是本文介紹的海軍輸送艦和「特式內火艇」。


圖3. 1945年3月在廣島灣的日軍第146號二等輸送艦(第103號型)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現代軍隊中,水陸兩棲作戰兵器也往往歸類為海軍或海軍陸戰隊的專屬兵器(當然也有配發給河網密集地區的輕量化陸軍單位的情況)。因為必須兼顧水上運動的需要,這種兵器不得不在裝甲、火力和機動性能上做出犧牲和妥協。自明智維新以來,日本軍隊一直是海陸兩軍平分秋色,陸軍對島嶼登陸作戰興趣不大,因此由海軍主導開發兩棲作戰兵器也算合理。


圖4. 柚木武士畫作T5號一等輸送艦


日軍在瓜島戰役的失敗,充分暴露出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低速的運輸船生存能力非常低下,而高速的驅逐艦運載能力又極為有限,有必要建造專門的高速輸送艦,因此在1943年的海軍造艦計劃中,將輸送艦作為一種新型艦種列入。


圖5. 1944年8月17日在江田島的第5號一等輸送艦,艦上搭載有疑似甲標的袖珍潛艇


1944年1月31日,日本海軍新設了輸送艦這一艦船類別,並將基準排水量在1000噸以上的歸為一等輸送艦,不滿1000噸的歸為二等輸送艦。


圖6. 1944年12月7日在萊特灣的第11號一等輸送艦


從1943年起,日軍啟動建造46艘一等輸送艦(稱為第1號型),於1944年5月起陸續竣工。第1號型一等輸送艦最終建成21艘,其中16艘戰沉。該型艦的基準排水量為1500噸,前甲板裝有雙聯裝127mm高炮,艦體中部裝有多座三聯裝九六式高射機關炮,後部甲板則採用傾斜設計並沒入水中,可用來運送並釋放「大發」大型登陸艇和「特型內火艇」,戰爭後期更被改造用以運載「回天」人操魚雷和「甲標的」袖珍潛艇,此外也可執行布雷任務。

圖7. 仍在吳海軍船廠建造中的第9號一等輸送艦艦尾特寫


此外,在1943年海軍造艦計劃里也加入了86艘二等輸送艦(稱為第101號型和第103號型)。該型艦的原型據說來自由德國提供的美製LST登陸艦,在北非戰役時這種登陸艦讓德國人也是羨慕嫉妒恨!由於採用了批量生產預購件再組裝的方式,這種二等輸送艦可以在90天內快速批量建造。


圖8. 戰後移交給韓國海軍的原美軍853號LST登陸艦


T101號型二等輸送艦採用柴油動力,只建成6艘,T103號型採用蒸汽動力,建成39艘,未建成4艘。兩個型號的二等輸送艦基準排水量均為950噸,艦上裝備有防空武器、深水炸彈和對海探測雷達,由於船型吃水較淺,在高海況時航行並不穩定。


圖9. 第101號二等輸送艦線圖


如同其原型LST一樣,二等輸送艦具有可開啟的艦首門和雙尾鰭艦尾,據說日本海軍曾將28艘T103型二等輸送艦移交給陸軍使用,但陸軍沒有買帳,又退還了9艘給海軍。戰後大部分輸送艦被用於運輸歸國的海外日軍,部分作為賠償艦移交戰勝國。


圖10. 準備賠償給中國的第172號二等輸送艦


這66艘建成的輸送艦就成為日本海軍在戰爭後期的主要專用登陸艦隻,但由於建成時間太晚(1944年3月才開始陸續竣工),日軍早已失去戰爭的主動權,只能被動的參加一些灘頭反擊戰,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對萊特島的反登陸作戰。


圖11. 特二式內火艇的水上行駛全狀態圖


更為軍迷熟悉的就是被稱為「特型內火艇」的水陸兩棲坦克。早在1941年時,日本海軍就研製成功「特一式內火艇」,具備了後來量產的特型內火艇的基本特徵。到1942年時,海軍又以95式輕戰車為基礎研製成功「特二式內火艇」(全稱為「特殊二型內燃機艇」),英文代號Type2 Ka-Mi,當年就開始裝備海軍特別陸戰隊。

圖12. 日軍對特二式內火艇的作戰狀況假想圖


實際上,日本海軍將使用石油類燃料、以內燃機為動力源的小型艇統稱為「內火艇」(如大型艦船搭載的交通艇都叫做內火艇),該裝備是由海軍研發,且符合內火艇的特徵,名稱也相應被稱為「內火艇」而不是「戰車」,當然這種兵器本質上就是水陸兩棲坦克。


圖13. 戰後由美軍測試在水上航行的特二式內火艇


除了必須滿足水上運動的要求,日本海軍還提出了使用潛艇進行水下運輸的奇葩要求,生產商三菱重工和東京機器製作所因此修改了95式輕戰車的外形,車體全面採用焊接結構,在艙門部分使用了浮環密封,使車體達到防水標準。


圖14. 特二式內火艇的登陸作戰全過程假想圖


為了使車體能夠在水面上浮起,特二式內火艇在車體前後加裝有可拆卸的浮箱,由3mm厚的軟鋼板焊接而成,具有良好的水密性,通過特殊的卡夾固定在坦克上。不帶浮箱的車體總重為9.15噸,配齊浮箱等配件的車體總重達到12.3噸。


圖15. 已拆卸前浮箱的特二式內火艇


前浮箱自重約1噸,排水量約6m3。形狀形似船頭,流線形較好,以隔板分成六個獨立區域,即使被子彈擊穿一個小區域仍可以保持充分的浮力。


圖16. 特二式內火艇的後浮箱特寫


後浮箱內部也分為5個獨立區域,自重約680公斤,排水量約3m3。後浮箱後上方有一個方向盤,通過一根鋼絲繩由炮塔處伸至車內,用來控制內火艇在水中的轉向。

圖17. 特二式內火艇的三視圖


車體的尾部裝有兩具螺旋槳式推進器,以實現水上航行。車體內裝有分動箱,當在水上行駛時,駕駛員可通過分動箱將發動機動力切換輸出給螺旋漿,在陸地行駛時則將發動機動力輸出給履帶,推動坦克前進。


圖18. 美軍俘獲的特二式內火艇,注意車體後部的兩具螺旋槳


特二式內火艇的動力裝置為直列6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84.6千瓦(115馬力),理論水上航行速度為9.5km/h,最大航程達140公里。陸地最大速度為37km/h,最大行程170公里。


圖19. 即將登陸的特二式內火艇,已改用履帶驅動行進


除了安裝有前後浮箱,為了應付高海況的侵蝕,特二式內火艇還必須在炮塔上方加裝圓形的防水了網塔和方形的發動機排氣筒,這兩個部件只在水上行駛時才發揮作用,陸上行駛時要卸下來。


圖20. 特二式內火艇的圓形水上了網塔,周圍有多個玻璃觀察孔


瞭望塔的底部可固定在車長指揮塔上,密封性能較好,上部有觀察窗和艙蓋。方形換氣簡裝在車體後部發動機艙的上部,即使海水淹沒炮塔,內火艇也照樣能航行。當他在海上航行時,的確更像一條「船」,而當登陸成功後,即可拋棄浮箱和排氣筒,輕裝上陣作戰。


圖21. 已拋棄浮箱和排氣筒的特二式內火艇


特二式內火艇的炮塔裝有一門94式或98式37mm坦克炮,備彈132發,在1000米距離上的穿甲深度為25毫米,後期型號改用和97改中型坦克一樣的1式47mm坦克炮。

圖22. 陸上作戰狀態的特二式內火艇


在炮塔和車體前部各安裝有一挺97式7.7mm車載機槍(1挺是並列機槍、1挺是車體前向機槍),備彈共4080發,乘員5人。為了實現浮航,車體和炮塔前部裝甲只有12毫米,頂部裝甲6毫米,僅達到一輛輕型裝甲車的水平,防護力在二戰中後期已不值一提。


圖23. 特二式內火艇的後部特寫,注意螺旋槳式推進器


由於研製之初已明確要由潛艇進行水下秘密運輸,內火艇必須捆綁在潛艇之外,為防止海水的浸漬和腐蝕,運輸過程中必須提前將發動機和電氣裝置卸載下來存放在潛艇內部。到達目的地後再將發動機和電氣裝置裝上,裝、卸時間必須控制在30分鐘之內。


圖24. 日軍假想的特二式內火艇掩護步兵進行登陸作戰


實際上在實戰狀況下,潛艇暴露在敵方基地附近的時間越長,被發現的幾率就越大,日本人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後續的特三式內火艇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然並卵,這個奇葩設計並沒有在實戰中得到檢驗。


圖25. 蘇軍在北千島群島繳獲的特二式內火艇,現存於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展覽


特二式內火艇一共生產了183輛,大多被盟軍擊毀,目前僅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有一輛較為完整的展示車,另外在某些太平洋島嶼上還留存有一些殘骸。


圖26. 在塞班島行軍中的特二式內火艇


二戰中後期,日本海軍曾在瓜島、塞班島、硫磺島、菲律賓和巴布亞半島等地的島嶼爭奪戰中有使用過「特二式內火艇」、「特四式內火艇」的實戰記錄。1942年底,特二式內火艇首先被部署到瓜達卡納爾島上,隨後在馬紹爾群島戰役也有參戰,但沒有找到具體的作戰記錄。

圖27. 1944年6月在塞班島被擊毀的特二式內火艇


1944年6月,塞班島戰役爆發,配屬給當地陸戰隊的10輛特二式內火艇參加了實戰,計劃用於對美軍陣地的反擊。由於海軍臨時取消了反登陸作戰,這種裝甲和火力都非常薄弱的輕型裝甲車沒有取得什麼戰果,被美軍逐一消滅。


圖28. 由一艘二等運輸艦搭載的特二式內火艇


1944年中,日本海軍在本土編成了「伊東海軍特別陸戰隊」,指揮官是伊東德夫海軍大尉。該特別陸戰隊編有4個內火艇中隊(相當於連)和一個火箭炮中隊,每個中隊編有10艘特二式內火艇。9月12日,伊東大隊奉命開赴菲律賓戰場。第一批次搭乘「鐵洋丸」和「東涼丸」,在菲律賓海域遭美軍潛艇攻擊,全部損失。第二批次搭乘二等運輸艦,9月24日在科隆灣遭TF38的美機攻擊,船體受損。


圖29. 9月24日科隆灣空襲中也有第102號二等輸送艦


1944年10月26日,也就是薩馬島海戰(詳見史上最具戲劇性的薩馬島海戰——第一槍 大炮打蚊子!歷史上最不對等的薩馬島海戰(二))之後一天,日軍判斷美軍艦隊已遭受重創,故而實施了對萊特島大舉增援的計劃。增援艦隊由第6、9、10號一等輸送艦、第101、102號兩艘二等輸送艦和若干艘商船、以及海軍的「鬼怒」號輕巡洋艦、「蒲波」號驅逐艦等組成,從10月25日到11月25日,日軍實施了多次的輸送計劃,將包括陸軍第26師團和伊東特別陸戰隊在內的數萬名士兵及裝備送上萊特島。


圖30. 以樹葉進行偽裝的特二式內火艇模型


美軍也沒有閑著,來自TF38快速航母編隊、TF77.4護航航母編隊的艦載機和幾內亞島嶼上的美軍陸航不斷轟炸日軍的輸送隊。10月26日,「鬼怒」號輕巡洋艦和第102號二等輸送艦被擊沉,28日,第101號二等輸送艦被擊沉,11月25日,第6、9號一等輸送艦被擊沉,第10號一等輸送艦受傷僥倖逃脫,日軍徹底輸掉了這場對萊特島的增援比賽。


圖31. 1944年12月被擊毀的特二式內火艇,可見車體右後方的彈洞


登陸萊特島的伊東特別陸戰隊被配屬給當地的第31海軍特別根據地隊,殘存的10輛特二式內火艇掩護步兵對美軍防禦陣地發起攻擊,遭到美軍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無情反擊,損失殆盡,少量殘餘的內火艇成為美軍的戰利品。

圖32. 特三式內火艇模型,可視為特二式的放大加強版


根據特二式內火艇的研製經驗,日本海軍又以一式中戰車的底盤為基礎研製成功「特三式內火艇」。特三式內火艇強化了裝甲防禦,重量達到25噸,乘員7人,前裝甲達到50毫米,使用一門47mm戰車炮,百米穿深達55毫米,在火力和防護上均比特二式內火艇有所提高。


圖33. 特三式內火艇模型,基本設計與特二式類似


據說因為提高了密封性,特三式內火艇的水下運輸安全深度可達到100米,在潛艇運輸時也不必象特二式內火艇那樣卸下發動機和電氣裝置。


圖34. 正從一艘二等運輸艦上卸載的特三式內火艇,以中戰車車體改造


由於二戰後期的日本海軍生產重點是船舶和飛機,也沒有兩棲作戰的計劃,特三式的產能非常有限,一共只生產了19輛,裝備給橫須賀第16特別陸戰隊,計劃用於本土決戰,沒有實戰記錄。


圖35. 特四式內火艇「魚雷坦克」模型配圖


特四式內火艇的設計思路又有所不同,主要用途是運載貨物和人員上岸,所以取消了主炮,乘員下降到5人,全車重量16噸,標準武器只有2挺13mm的九三式機槍,可搭乘40名陸戰隊員,陸地速度為20km/h,水中速度8km/h。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特四式內火艇更接近美軍的LVT水陸兩棲裝甲車。


圖36. 搭載於伊41號潛艇上的兩輛特四式內火艇模型


戰爭後期,為了能用於突襲港口裡的美軍艦艇,特四式內火艇在車體上方加裝了兩條450mm魚雷,成為更加不倫不類的「魚雷坦克」。1944年中,為了延緩美軍向菲律賓的進攻步伐,日軍曾計劃對停泊在馬朱羅環礁的美國艦隊進行突襲。其中就有由潛艇攜帶特四式內火艇,隱蔽行駛到環礁外海投放,再由其依靠自身動力進入到環礁內湖,對美軍艦船發起攻擊的瘋狂計劃(類似的計劃還有以潛艇釋放艦載機進行轟炸的方案)。

圖37. 在實驗中搭載了兩輛特四式內火艇的伊-44號潛艇


為準備這次行動,日軍計劃對伊-36、伊-38、伊-41、伊-44和伊-53這五艘潛艇進行改造,每艘搭載4輛裝備魚雷的特四式兩棲坦克。在隨後的試驗中發現特四式內火艇的發動機功率不夠,水面行駛速度太慢。而且啟動坦克就需要20分鐘之久,噪音很大,發動機艙水密性不嚴導致艙蓋漏水,最終整個發動機艙都灌滿海水,如此種種導致這個計劃最終被無限期擱置。


圖38. 由伊-41號潛艇搭載特四式內火艇進行自殺式攻擊的瘋狂方案


最後設計的特五式內火艇是在特三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裝甲和火力,最終連樣車都未完成。在生產總數僅僅200多輛的特型內火艇中,特二式內火艇是唯一投入過實戰的兵器,但這種裝甲和火力都嚴重落後於對手的兵器根本無法取得正常的戰果,或許只有在缺乏反坦克能力的中國戰場才有那麼一點耀武揚威的機會。日軍的兵器設計和戰術思維的激進也並非有大的問題,真正的原因還而是整個國家的戰略目標嚴重超越了實力所致!

敬請關注「燃燒的島群」,搜索訂閱同名公眾號,內容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燃燒的島群 的精彩文章:

藍天上的羅生門:誰擊斃了老鬼子山本?
從司馬家的興衰說起,三代崛起已經是火箭速度,三代衰落才是常態

TAG:燃燒的島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