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千年繞樑 潮汕中秋仍「拜月娘」
西漢 錯金博山爐
北宋 吉州窯綠釉蓮瓣紋狻猊出香
唐 鎏金雙蛾團花紋鏤孔銀香囊
唐 青釉褐彩雲紋五足熏爐
明代宣德銅熏爐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江粵軍
香,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故而,香道,在步履匆匆的今天,日漸被人們重視和熱愛。事實上,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兩千年前就滲入到帝王、文人、百姓家。譬如,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古人常在院中或高樓焚香拜月,民間稱之為「熏月」,男的祈求「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的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滿月」,至今潮汕地區,還保留著「拜月娘」的習俗。而最近浙江省博物館舉辦的「香遠益清·唐宋香具覽粹」,呈現了諸多唐宋時期的香具。本期,廣東省香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廣州市沉香協會會長周天明將帶領我們進行一次香氣繚繞的文化之旅。
延綿香史
漢武帝開疆拓土 異域香頻繁傳入
中國人用香的歷史非常久遠,周天明將其概括為:發端於先秦,初成於秦漢,完備於隋唐,鼎盛於宋元,廣行於明清。
先秦時期,熏香風氣已出現於社會上流人群中,佩戴香囊、頭插香草、香湯沐浴等,也很常見。
到了漢代,中國香文化發展史出現了第一個高峰。熏香在王公貴族中廣泛流行,既用於居室熏香、熏衣熏被,也用於宴飲、歌舞等娛樂場合。漢武帝統一西南以後,疆域空前廣大,盛產香葯的邊陲地區進入漢朝版圖,沉香、青木香等傳到中原;絲綢之路連接歐亞大陸,南洋航道開闢,海外的沉香、青木香、蘇合香、雞舌香等也大量進入中土。因此,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永始元年(公元16年),趙飛燕封為皇后,其胞妹趙合德送她35種賀禮,其中就包括了青木香、沉水香、九真雄麝香,香料所佔比重頗大。
而西漢後期有博山爐上刻著劉向的《熏爐銘》,是現在所知最早描寫香爐的詩文:「嘉此正器,嶄岩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綺,朱火青煙。」六朝時,南朝史學家范曄所作《和香方》,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香學專著,現在僅有序文傳世。
唐朝則是繼漢朝之後中國香文化發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唐代宮廷禮制,連喪葬奠禮都要焚香;莊重的政務場所也要焚香,朝堂設熏爐、香案。周天明表示,唐代還發明了一種新的「熏」香方法——「隔火」熏香,是今天香道中最常見的。也就是在唐代,佛教和品香文化隨著鑒真和尚東渡到了日本,併流傳至今。
文化昌明的宋朝,更是將中國的香文化推向頂峰,其中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香文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絕大多數民間傳統節日都會用香,一年四季香火不斷。宋代的香除了香炷、香丸、香粉等,還流行「印香」(篆香),而且飲品和食品中多用香葯,如沉香酒、沉香水、香薷飲、香糖果子等。在描繪汴梁風貌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可以看到一香鋪門前牌上清晰可辨地寫有「劉家上色沉檀揀香」。「品香與鬥茶、插花、掛畫在宋元並稱為怡情養性的『四般閑事』,香文化獲得了廣泛的普及。」周天明說。
到了明代,香學與理學、佛學結合為「坐香」與「課香」,儀式感特彆強。當時的名士周嘉胄編撰的《香乘》二十八卷,是中國古代內容最為豐富的一部香學著作。「大凡香中的名品、典故、史實及修合,鑒賞諸法,無不旁徵博引,一一載其始末。」《四庫全書提要》對它作如是評價。
風雅香事
黃庭堅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制香大家
歷史上,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更是留下了不少香事,給香文化史增添了無數韻致。
魏晉南北朝時,有許多帝王就對熏香特別迷戀。據史料記載,梁武帝在天監四年(505年)的郊祭中,就用沉香祭天,用「上和香」祀地。生性節儉的曹操,也有「分香賣履」的美談流傳千古。曹操臨終囑咐身邊人,喪事不葬珍寶,只將自己留下的香料分與妻妾,並要求她們閑暇時製鞋子售賣,補貼家用。可知當時名香堪比金玉,而且大可寄託性情。
至於窮奢極靡的隋煬帝,更是經常在殿前庭院中「設火山數十,盡沉香木根也,每一山焚沉香數車,火光暗,則以甲煎(一種香料)沃之」,火焰高達數丈,香氣遠聞,「一夜之中則用沉香二百餘乘,甲煎二百石。」
名士的香事,則不免「香艷」。西晉權臣賈充之女賈午,與相貌俊美的幕僚韓壽有了私情,將家中皇帝所賜的西域奇香偷出來相贈,沾染此香後,香氣會繞樑三日不散。韓壽身上的香味讓賈充起了疑心,覺察到了女兒與韓壽的私情,只好將女兒嫁給韓壽。
曹魏時,尚書荀彧好用濃香熏衣,身上香氣百步可聞,所坐之處香氣三日不散,成為世人的美談和仿效對象。《襄陽記》載:「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荀令留香」便典出於此,像後來白居易就寫過「花妒謝家妓,蘭偷荀令香」;李商隱也寫過「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
宋代文人的香事也可圈可點。寫作了「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黃庭堅,不僅在文學、書法、茶事方面都有高深造詣,還是宋代首屈一指的香學大師和制香大家。他愛香、詠香,並親自動手製作合香,留下了非常著名的「黃太史四香」。這四帖香方被記錄在陳敬的《陳氏香譜》中,包括了「意合香,意可香,深靜香,小宗香」。
精巧香具
楊貴妃屍骨難存 唯香囊猶在
浙江省博物館舉辦的「香遠益清·唐宋香具覽粹」,展示了唐宋時期諸多製作精良的器具,包括香囊、香爐等,而據周天明介紹,早在五千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就已經出現了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陶熏爐。良渚文化時期的熏爐——竹節紋灰陶熏爐,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熏爐實物之一,證明四千多年前的華夏地區已經使用熏爐,並開創了香文化。
而戰國時出現的博山爐,到漢代已廣泛流行於王公貴族中,成為漢、晉時期最典型的焚香器具。
博山爐多為青銅器和陶器,最初呈現銅質素麵,後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錯金、銀。博山爐器型似豆,爐蓋高聳如山,模擬仙山景象,山間飾有靈獸、仙人,鏤有空洞以散香煙,足底用圓盤貯水,潤氣蒸香,象徵東海。除了居室熏香、祭祀焚香,博山爐還用於熏衣、熏被、取暖等。
到了唐代,隨著金銀器鑄造工藝的進步,球形香囊成為代表性器具。
香囊是唐代貴夫人們的日常必需品,無論狩獵、出行、遊玩,都會隨身攜帶。1970年陝西何家村唐代窖藏被發現後,由於均為宮廷物品,當中的一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被推測可能與楊貴妃有關。因為《舊唐書》中記載,安史之亂玄宗賜死楊貴妃,後來返回都城,念及舊情,密令改葬。當挖開舊冢時,楊貴妃的屍體已經腐朽,「唯香囊猶在」。
由於香囊設計非常巧妙,最內層半圓形香盂在所受重力和活動機環的作用下,無論外層球體怎樣轉動,香盂總能保持平衡狀態。按周天明的說法「就像地球儀一樣穩定」。香盂裡面裝有香料,點燃時火星不會外漏,燃盡的香灰也不會灑落出來。「現在人們也仿製了這樣的香囊,因為太精美了。」周天明如是說。
古樸大氣的宣德爐
由三十多種材質鑄煉而成
而宋代五大名窯行世,最主要的器物是各類簡約流暢的瓷質香具。
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則是指明代宣德年間製造的銅香爐。
明代宣德年間,宣宗令宮廷御匠及工部侍郎以一批從暹羅國(泰國舊稱)進貢的風磨銅,參照宋代《宣和博古圖》和《考古圖》中的爐器形制,以及皇府內藏宋代各名窯中的精品瓷器作為藍本,用金、銀、錫、寶石等三十多種貴重材質混合鑄煉,製成一批形制古樸大氣的宣德爐。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器物,當時共鑄各式香爐三千餘座,開創了後世鑄爐的先河。
宣德爐顏色約有三十種,有些會隨著季節、天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給人的感覺端麗無儔、色澤內斂、質感特殊。因此,周天明表示,收藏宣德爐,主要就是欣賞其造型和顏色,感受其潤澤如肌膚、精光內斂的質地。另外,宣德爐必須經常上手,不能放在潮濕的房間,而且要保持室內清潔,否則容易生鏽。「宣德爐為陳設品,不應長期束之高閣。把玩時手中不能有油漬和污漬,最好戴上純棉手套。」周天明強調說。
※一杯好茶,一種精緻
※潮汕首部電影《爸,我一定行的》刷屏了!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