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到冬天,為什麼就成了窮人的「難關」?凍死的人不在少數
眾所周知,蛇是冷血動物,每當冬天來臨時他們就會進入冬眠,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見過冬天到底是什麼樣。而對於恆溫動物——人而言,他們則需要一直面對四季的冷暖變化,就算有著熱鬧的春節,也難以抵消冬日的寒冷。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論一下,古人若是在寒冷的冬天,他們是如何保暖的。
杜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在這篇文章里,他講述了自己在茅草屋裡被風給刮壞後的一番思索,可以說,大自然一直都是這樣,對眾生一視同仁,不會跟任何人做交易,也不會對任何人留情。
在讀的這篇文章時,我們更加關注的是杜甫所表現出來的想要兼濟天下的願望。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杜甫是一個唐朝人,唐朝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國力強盛。可是,身為一個知名詩人的杜甫都過著這樣窮苦的日子,那麼,普通老百姓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更何況,不僅僅是唐朝,就算在經濟非常發達的宋代也有這樣的情況。李清照也曾經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過「乍暖還寒」的日子是最難過的。從這些情況我們就可以發現,在古代對於老百姓而言,冬日取暖是一個大問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有空調有暖氣來保證我們冬天所需要的溫度,可是,古代並沒有這些東西,那麼,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
在冬天裡想要保暖,大致有三種方法:第一就是多穿衣服,第二就是多運動,第三就是烤火取暖。在這幾種方法中,多穿衣服是最恰當的,烤火取暖卻是最實用的。根據考古發現,我們知道古人在舊石器時期就已經學會了如何使用火,他們在那個時候用火來燒飯來保暖來照明。
後來,到了春秋時期,人類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發展,在這個時候人們發明出了一種做「燎爐」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專門用來燒炭取暖的。不僅如此,這個工具在某方面還是挺先進的,它能在保證火種不滅的同時可以加炭取暖。當然了,在這個時代,人們並不只有這一種取暖方式,但是,其他的方式太過昂貴,普通人根本無能力承受。
根據史料記載及研究發現,我們國家在這幾千年里的氣溫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至少,在史書里就記載了幾次升溫和降溫。比如說,現在武漢的溫度就比它在春秋的時候要高,別看它現在是四大火爐,在明清的時候它的氣溫甚至於達到了零下十八攝氏度,這是非常令人震驚的。
其實,在古代人們想要保暖,除了添加衣服以外,大多則是通過吃能夠讓人「發熱」的東西來補充,這大概就是火鍋發明的源頭吧。
除了用火來保暖,人們也懂得利用太陽光,所以,人們在建造房子的時候都會使大門朝向南方,或者在屋頂搞一層樓板,百姓就用這種普通的做法。然而,在秦朝皇宮內則出現了壁爐這種「高科技」,其燃料主要是木炭。我們都知道,木炭燒多了可能讓人中毒,為了防止這一點就必須採取一些防護措施,所以,這些壁爐的排煙口都是朝外的,並不會引起人在室內中毒。
到了漢朝的時候則更為先進,為了讓皇室成員在冬天裡能夠享受到溫暖的環境,匠人們在皇宮內修建了一座溫室。這個溫室是用花椒來塗抹牆壁的,地上都鋪滿了來自西域的各種地毯。在那個時候花椒可是很貴的,這樣奢侈的做法,除了皇帝沒有人能夠享受的到。要不路邊就不會有「凍死骨」,也不會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樣的事發生了。
這些古代的達官貴人們的享受方式可以說是千奇百怪,普通老百姓可比不上,所以,稍微有點錢的平民也許會在家裡造一個「火炕」,以此用來享受冬日的溫暖。盛京皇宮內多設火炕,而且,一室內設幾鋪,這樣既解決了坐卧起居問題,又可以通過如此多的炕面散發熱量,保持室內較高的溫度。甚至,這些火炕就是在今天,也能夠在北方的一些家庭里看到。
溫室、火炕這些大多可以算得上是在冬日保暖的硬體設施,那麼,在冬天添加的那些厚衣服就算得上是軟體了。不過,在這裡還要說一句,普通平民的軟體,那是真的軟,在唐朝以前,普通人都還沒有聽說過棉花這個東西,自然穿不上棉衣。由於,棉花的原產地在阿拉伯和印度,離著中原地區,簡直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所有,老百姓在冬天裡想要保暖,只能穿麻衣。
麻衣的柔軟度跟保暖度遠遠不及棉衣,所以,普通老百姓在冬天裡還是過得不是那麼好的。貴族就不一樣,他們有錢,買得起各種動物皮毛製成的大衣。在棉花出現以後,老百姓們穿上了棉衣,他們在冬天裡的日子才變得好了一點。當然,想要穿上貂皮大衣這種昂貴的東西,還是要靠努力才行。
晉代的陳壽在《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中說:「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抵禦寒冷沒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別人的誹謗,沒有比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更有效的了... ...
參考資料: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國志·魏書·王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