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早教是什麼?切記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早教非常有必要,但早教不是越多越早就越好。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軍。對孩子充滿愛的照料,讓孩子身體、智力和社會化情感等方面均衡發展,從長遠來看,這才是好的早教。只有意識到這點,我們才不會迷失。
很多孩子一兩歲的寶爸寶媽會問我:需要送寶寶去早教機構嗎?什麼樣的早教機構比較好?總之,一提起「早教」這個詞,大部分父母會馬上聯想到「早教機構」,彷彿「早教」只能在「早教機構」中才能進行。而事實上,早教實際包含的內容遠遠不止於此,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寶寶從出生後所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視為早教的一部分——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環境、鄰里關係等都會影響寶寶的發展。所以當我們說起早教的時候不應該局限於早教機構。
還有很多父母因為寶寶在早教機構中的表現不理想,而質疑寶寶的能力或者發育不正常。有好幾位媽媽曾私信給我,都流露出焦慮。比如有一位媽媽說,我家寶寶去上早教課,跟著老師沒做幾分鐘就想走開。老師批評他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規則。她很著急地問我,怎麼才能讓寶寶集中注意力更久?
其實一兩歲寶寶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或者不能長時間跟著集體做活動,是很正常的現象。在這一階段中,他們最喜歡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感興趣的事物。如果父母不理解這一點,老師的一些負面評語就會讓他們非常焦慮。有的家長還對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流露出非常明顯的消極情緒。殊不知父母的消極情緒反而會影響寶寶的學習,久而久之會形成惡性循環,令孩子喪失興趣、學習倦怠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正因為早教機構的不盡如人意以及對早教的誤解,很多父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崇尚所謂的「放養」——撒手不管。直到孩子上了小學,出現各種問題才急了。有媽媽在網上向我求助:自己一貫踐行快樂教育,學前對孩子沒有任何輔導,結果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天天被老師差評,自己每晚都忍不住對孩子咆哮。這種情況又是走向了父母毫不作為的極端。
早教不等於「早點教」,但父母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讓孩子「野蠻生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們必須首先搞清楚,什麼是早教,為什麼要進行早教,早教應遵循的兒童成長規律是什麼,然後再來解決什麼樣的早教是好的早教這個問題。
早教需要符合寶寶的發展特點,也就是說,輸入寶寶大腦的信息,方式和強度都要適當。比如,在出生後的頭一兩個月,寶寶喜歡看對比明顯的圖片,最好是黑白圖片;到6個月的時候,寶寶對顏色的知覺才和成人差不多。所以,我們提供的視覺材料,要符合寶寶視覺發育的階段特點,不應一味給他們看色彩豐富的圖片。另外,我曾經看到,有媽媽對著一兩個月大的寶寶使用閃卡,每隔幾秒鐘就換一張圖片讓寶寶看。這樣的信息輸入太多太快,而寶寶並沒有做好準備去接受這樣的刺激,反而有害無益。
在0~3歲期間,和父母或祖輩的互動是寶寶各種信息輸入的主要來源。這些互動需要有適度的頻率,讓寶寶有反應的時間和空間。現在,我們常常提到「高質量的陪伴」一詞,所謂「高質量的陪伴」並不等於成人一刻不停地哄孩子、陪孩子玩或者逗孩子。
有些成人特別寵愛孩子,不顧孩子的節奏,不停地對著寶寶講話、大笑,或者隔一會兒就為寶寶換一個玩具。他們和孩子的相處,其實不能稱為互動,因為成人是主導,是發動者,寶寶只是接受者。同時,寶寶本身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如果成人一直不停地說話、逗笑,他們能夠靜下心自己觀察、自己動手、自己體驗的機會就少了,他們會迷失在這麼多的信息里。很小的嬰兒無法承受頻率和強度過分的互動,在面對這樣的情景時,有的寶寶甚至會轉開自己的頭或者閉上眼睛來保護自己。
有些父母總想讓寶寶學習一些技能,比如看圖識字、數數。我曾經收到家長私信,問我該不該讓寶寶去上個畫畫班。我一問,孩子才兩周歲。其實對於兩周歲的寶寶,應該先發展他們的精細動作,讓他們操作各種物品,而不是畫畫。對於幼兒來說,通過大量的練習,即使可以加速一些技能的發展,也不太可能加速情感發展,這是由大腦負責情感區域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發育速度決定的。
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的邁克爾·納格爾(Michael Nagel)博士指出,因為孩子的情感調節能力、壓力調節能力都有限,如果父母讓他們太早接受太多學習任務且目的性太強的話,很可能會破壞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對學習興趣、學習動力以及將來的長期發展都很關鍵。所以父母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孩子的學習窗(learning window) 是比較長的,充滿了多種可能性的發展期間,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越早開始學習某些任務會越好,或者幼兒必須長期處於過多信息、過多練習(hyper-stimulated)的環境里。相反,父母應該關心嬰幼兒的身心健康,給予他們愛和穩定的環境,關心他們的情感和社會性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他們的技能進步。
特別聲明:所有內容均獲中信出版社授權連載,其他平台及個人不得轉載。本文節選自《養育的選擇:13個育兒困惑解答給你一個科學教養觀》陳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