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追光逐影74載,一代攝影宗師陳復禮仙逝,享年103歲

追光逐影74載,一代攝影宗師陳復禮仙逝,享年103歲

向攝影藝術家

陳復禮先生致敬

一代攝影大師、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社長陳復禮先生,於2018年9月11日晚9:30分在香港逝世,享年103歲。

作為中國式「畫意攝影」的代表者,香港攝影家陳復禮先生與大陸吳印咸先生、台灣郎靜山先生齊名,被攝影界並稱「華夏三老」。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曾為陳復禮題字,「復禮攝影,六法留真,千變萬化,不斷創新」。這16個字,可以說是對陳復禮先生藝術生涯的精妙總結。

從左至右:吳印咸、郎靜山、陳復禮

郎靜山(左)與陳復禮(右)

陳復禮,1916年出生於廣東潮安縣官塘鎮。1935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二師範。翌年赴南洋一帶謀生,初為店員,其後經商。1944年在越南開始涉足攝影藝術,1955年定居香港,一面經商一面從事業餘攝影創作。

我們的藝術工作者,除了追求『美』之外,還要追求『真』和『善』,以達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陳復禮

年輕時的陳復禮

少年時期家道中落,在19歲時便背井離鄉,漂泊海外謀生,陳復禮歷經戰亂,飽經風霜,豐富曲折的生活經歷,使他對於人生有更多的感悟。陳復禮的攝影生涯以風光見長,但在他早期的攝影作品中,陳復禮通過攝影鏡頭表現出對勞苦大眾的關注、愛憐和寄望,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是緊密相關的。

他極善於捕捉人物

早期的黑白攝影較多的是對於勞苦大眾的關愛與同情

1950年越南《香河朝汲》

1947-1950年,利用業餘時間,拜越南西貢攝影家陳芳渠為師,並刻苦鑽研暗房技術。

1951年,作品《戰爭與和平》在1958年以後多次在美國、比利時、南斯拉夫、加拿大、捷克等國際攝影沙龍獲獎。

1951年 越南《戰爭與和平》

圖左:1951年 越南《幽谷清香》右:1952年 越南《追求》

1952年越南《彷徨》

1952年越南《幻想曲》

1956年,參加香港攝影學會,年底榮獲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初級會士)名銜。

圖左:1956年 香港《惡手》右:1958年 香港《月光曲》

1957年 柬埔寨《血汗》

1958年 泰國《喜雨》

1959年和1962年,陳復禮先後兩次回到闊別20多年的故鄉,併到灕江、黃山等地旅遊,這使得他的攝影天地更為廣闊。

1959年廣西《灕江早渡》

1959年廣西《灕江》(《一川如畫曉晴初》)

1960年8月,獨資創辦香港《攝影藝術》月刊,任督印兼主編。

1960年香港《石板街》

1963年,獲香港攝影學會「榮譽會士」銜。

連續兩年取得香港攝影學會

甲級月賽全年最高成績

香港《漁港》

1964年,成為倫敦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RPS」。同年香港《攝影藝術》雜誌》改名為《攝影畫報》(《香港攝影畫報》),任董事會主席和出版人。

1965-1973年,暫緩攝影藝術創作,期間只有《搏鬥》(1967年)一幅作品問世。

1967年 越南 《搏鬥》

作為一名風光攝影家,我的藝術生命根植於對祖國秀麗河山和民族文化真摯的愛。——陳復禮

中國畫意是陳復禮攝影作品的重要標籤。陳復禮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攝影技術有機結合起來,他的攝影作品寫實與畫意結合。幾十年來,陳復禮創作出大量彰顯民族特色的的攝影作品

1980年 四川 《九寨飛瀑》

他窮極大半生東奔西走

拍下大量彰顯民族特色的攝影作品

沒想到卻把當時還是荒涼山溝的

張家界、九寨溝拍火了

1981年 湖南 《青岩山》

「影畫合璧」是陳復禮的攝影生涯中,送給中國美術界和攝影界彌足珍貴的一份禮物。所謂影畫合璧,是在兼具中國畫意、書法、詩詞、篆刻等文化元素於一體的照片上,補充中國傳統繪畫,繪畫題材與照片題材有機融合,成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和他共同完成影畫合璧的藝術家包括:劉海粟、黃苗子、李可染、黃胄、李苦禪、吳作人、邵宇、啟功、古元、黃永玉、范曾、程十發、關山月、饒宗頤等,都是中國當代著名的藝術家。

陳復禮的黃山系列作品

是寫實和畫意結合最好的體現

陳復禮《影畫合璧》作品

《秋江水冷鴨先知》

著名畫家黃永玉為陳復禮作品補上了幾隻鴨子

《松鶴圖》

著名畫家黃永玉為陳復禮作品補上了幾隻仙鶴

這是陳復禮拍攝的一幅浩瀚大漠,

擅長畫動物的著名畫家吳作人

在其中以墨筆輕點出幾匹駱駝,

這幅取名《駱行》的作品就出來了

畫家董壽平補上遠山,古松,並題字,

一幅《乘風歸去》就變得更為靈動起來。

這幅由

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補畫並題字,

《雙鳥》棲息於冬日的枝頭。

陳復禮 攝

韓美林補畫並題詞

1978年9月,《陳復禮攝影集》畫冊由香港攝影畫報社出版。

1979年,陳復禮大師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歷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攝協副主席、顧問,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名譽會長、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永遠名譽會長。

1980年,與友人創辦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並擔任社長,出版中文版及英文版《中國旅遊》畫報。

1984年,《影畫合璧》攝影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08年,由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再版。

2008年 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版本

1986年,《陳復禮·江蘇履蹤》攝影集,由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

陳復禮《白牆》

1988年,《中國風景線:陳復禮旅遊攝影集》畫冊,由三聯書店(香港)出版;《陳復禮攝影作品評介》(陳紹文撰述)一書,由香港攝影畫報有限公司出版;與友人共同創辦「港澳攝影協會」,被選為第一任會長。

陳復禮《春雨》1988年福建

1994年,港澳攝影學會授予「攝影大師」榮譽稱號。

1996年,《陳復禮攝影藝術研究》(陳勃、丁遵新主編)一書,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中國潮汕攝影之春:陳復禮先生攝影藝術研究》(楊紹明主編)一書,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陳復禮攝影自選集》由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

80歲他仍然熱衷創作

在周庄富安橋拍攝的作品《家家扶得醉人歸》

2000年9月,《陳復禮傳》由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

2005年10月,《陳復禮·詩影凡心》大型畫冊出版。

2006年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攝影大師榮銜。

1988年吉林《破曉》

1990年加拿大《東邊日出西邊雨》

1995年瑞士《銀裝》

2007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2008年《中國攝影家》雜誌第二期用33個版面發表了蔡萌《照片&中國畫一種源於中國人的攝影經驗》和陳一年《走近陳復禮》的文章及刊發了陳復禮先生多幅代表作,介紹陳復禮一生的攝影藝術。

2009年榮獲第八屆中國攝影藝術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2014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3香港藝術發展獎 · 終身成就奬」。

他們說......

他搞畫意攝影,雖然搞得轟轟動動,但從他的談吐和見解,覺得他確有與人不同之處。特別是那時他的幾幅作品,如《流浪者》、《堅毅》和《錢老闆》,以及《血汗》等,都使我甚為傾倒的。特別是《血汗》,我甚至想過,自己怎樣才能拍到那樣的作品。那時,我真是閉起眼睛,就見到那個主體的形象。(《陳復禮攝影集》序,1978年)

——麥烽(原香港《攝影畫報》主編)

從八十年代後期以來,陳先生的創作風格在變:一方面,他在構圖形式上廣泛吸收各派之長,儘可能創造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他從過去的寫實到寫意,又從寫意到今天的寫實,如同他自己所說的,寫實才是目的。而這些寫實的作品直接面對社會,鋒芒所向直接面對今天的時弊,他不再沉默,不再吞吞吐吐,而是以魯迅先生嫉惡如仇的精神,通過自己的作品講話。(《陳復禮攝影藝術研究》第26頁,1996)

——陳勃(著名攝影家)

復禮的作品沒有怪招,不嘩眾取寵,卻耐人尋味。我自己是越看越佩服的。一些不懂攝影之困難的朋友,認為陳氏的作品沒有什麼不凡之處。我的響應是:你們看清楚了沒有?何藩不凡,我也「不凡」:以不凡為不凡,凡矣哉!復禮以凡從事,藩兄與我皆能從其凡中而見其不凡,可算是知音人了。我認為攝影歷史不會忘記陳復禮,是因為他的平淡而有畫意的作品自成一家,達到了沒有對手的境界。(香港《壹周刊》1993年7月16日)

——張五常(著名經濟學家、攝影家)

深 切 緬 懷 陳 復 禮 社 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ni旅圖 的精彩文章:

路琳的影像詼諧
把相機掉進企鵝便便里,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Uni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