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保定軍校的蕭山令,南京保衛戰中可以撤退的他為何自殺殉國
文/王國棟
他出身於保定軍官學校,原本有非常廣闊的前程。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他以守土有責為己任,同日軍激戰到最後一刻。在身陷重圍的南京城,身為南京市市長兼南京警備司令、國家憲兵副司令的他在突圍無望後,倘然舉槍殉國,書寫了一篇可歌可泣的感人愛國故事。這位殉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就是愛國將軍蕭山令。
蕭山令,出生於1892年6月11日,男,漢族,字鐵儂,湖南省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四方山)人。其父親蕭敏湘是清末秀才,蕭山令自幼隨父讀私塾,聰穎好學,手不釋卷,深受父親所鍾愛,蕭山令幼承庭訓,知書達理,16歲畢業於益陽龍洲高等小學堂。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09年,蕭山令告別新婚妻子,依然棄筆從戎,考入湖南陸軍小學研習軍事。1914年8月,蕭山令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三連,與愛國將軍張治中是同學。1917年畢業後,被派往湖南陸軍服役。由此結認了自己的伯樂唐生智將軍,先後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附、參謀長等職,代理湖南省沅江縣縣長(1928年1月)。
1932年1月,升任憲兵司令部(司令谷正倫)總務上校處長,主管全國憲兵的編製與訓練工作。1936年,任國民黨憲兵副司令。次年5月晉陞陸軍少將。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戰敗後,日軍主力順勢南下,劍指中國的首都南京城。在國防部的作戰會議上,陸軍一級上將唐生智挺身而出,願意擔任守衛南京城的重擔。於是,身為至交兼老部下的國家憲兵部中將副司令蕭山令將軍,在危急關頭被任命為南京市市長兼南京警備司令、首都防空司令部司令、首都警察廳廳長。成為守衛南京城的中流砥柱。
1937年11月26日,日軍主力逼近南京。早於1937年11初,蔣介石就在日記里寫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對國對民殊難為懷也。」故而可以看出,南京城是守不住的,唐生智將軍勇於承擔此重任,是無奈之舉,是怕不戰而棄首都被國人責難。
果不其然,因為沒有外援和可依靠的有利地形下,中國軍隊依舊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交戰。最終因為武器裝備的巨大差異而漸漸落敗。
(圖片來源於網路)
按照唐生智將軍的部署和決心,打算守衛南京城兩個月,給予日軍大量殺傷後再撤退。這樣一是可以遲滯日軍的進攻鋒芒,為以後的戰役部屬贏得時間;二是以身作則,同日軍浴血奮戰,以鼓舞國人抗日的決心和勇氣。
無奈兵敗如山倒,這邊唐生智將軍要求堅決抗日的命令還沒有送達,前線官兵已經被擊敗開始潰逃了。故而等指揮部了解戰況下達撤退命令時,日軍已經切斷了中國守軍的退路,導致數萬官兵被圍困於南京城,最後慘遭日軍屠殺。
蕭山令將軍身為南京市市長兼國家憲兵副司令,面對潰敗不願意撤退。他給長官唐生智將軍的回復是:「授命拱衛首都,防守無方,無以對黨國,殺敵不力,無以對金陵老小,貪生怕死,俯首稱奴,何臉見江東父老,我走,南京的老百姓怎麼辦」?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37年12月9日,陳輯川再次找到新街口的臨時指揮所,勸蕭山令早作退計,蕭山令凜然答道;「現形勢已亂,各自只顧逃命,滿城游勇散兵,不聽指揮,軍心民心無法穩定, 守土為國是軍人的職責,我應盡忠報國,笑卧沙場,死守南京,我意早決!」其視死如歸之浩然氣,陳輯川肅然起敬。
1937年12月12日下午3時,蔣介石電令;「全線突圍撤退」。命令蕭山令為渡江總指揮,各軍團按指定地點突圍。
突圍命令下達後,除83軍,66軍按軍令繞棲霞山突圍外,其餘74軍、72軍、71軍、87師、88師全部奪路湧向下關,數十萬軍民爭相搶渡,亂成一團。
蕭山令鎮定如鐵鑄,果斷的命令憲兵隊長羅友勝帶大部憲兵到蛇山、龍蟠山阻擊日軍,自己則率部拆屋扎筏,掩護軍民渡江。在整個夜晚里,蕭山令數次被部下推到筏上,但他幾次都掙脫上岸指揮掩護扎筏搶渡,直到12月13日晨,下關仍有三分之二的軍民無法渡江。此時日軍已經突破南京城南門,蜂擁而入,蕭山令將軍為了能夠多營救一些官兵和百姓,率督戰隊殿後死守渡口。只是此時江邊已無多少船隻,大量的撤退部隊壅擠一地,爭先搶渡,自相踐踏和火拚,令指揮官蕭山令肝腸寸斷。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37年12月13日下午4時,率領憲兵與日軍反覆激戰長達5小時之久的蕭山令將軍部下數千人全部陣亡。眼看外無援兵,城內數十萬百姓官兵竟然無船可渡,皆陷於日寇之手。蕭山令大義凜然,舉槍殉國,血染金陵,以自己的義舉,實現了「誓與南京共存亡」的諾言,時年45歲。
蕭山令是第一位殉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蕭山令犧牲後,國民政府為表彰蕭
山令將軍壯烈殉國的愛國主義精神,特追贈蕭山令將軍為陸軍中將。
1984年7月,紀念抗戰40周年前夕,蕭山令將軍被追認為抗日革命烈士。
※德軍機械化部隊到底有多厲害?輕鬆滅掉歐洲第五陸軍強國波蘭
※有生之年可否遇上你?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