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類學+博物館實踐=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

人類學+博物館實踐=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

原標題:人類學+博物館實踐=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


博物館與人類學有著深厚的淵源。博物館展品和藏品的知識建構與傳播,依賴人類學的研究和詮釋。博物館的發展離不開人類學學科理念與研究成果的支撐。近日,相關學者圍繞人類學理論與研究方法對博物館產生的影響,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以物品為連接紐帶

--人類學&博物館--


雲南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桂榕表示,博物館的出現、發展與人類學密切相關。最初,博物館的建立是為了展示人類學家從殖民地採集的傳統部落和土著民族的各種人類學標本。


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教授張先清認為,19世紀現代人類學的興起離不開其「博物志」的傳統。從學科史來看,人類學經歷了一個「物種—社會—文化」的研究轉向。在人類學早期階段,人類學家對於所謂「原始社會文化」的研究,往往伴隨著採集文化標本的活動。他們在對歐洲之外的土著族群的民族志進行調查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進行所謂「搶救式」田野採集,廣泛搜集所謂原始族群的各類物件,並將其帶回本國收藏、展示與研究。這也是現代典型的人類學或民族學類博物館的起源之一。早期人類學的很多研究活動就是以人類學博物館為據點開展的。



劍橋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在桂榕看來,從某種程度上說,物品成為連接人類學與博物館的紐帶。對於人類學而言,無論是傳統部落、土著民族的標本,還是當代所關注的有形文化遺產,都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標識,體現出人類學的整體觀。對於博物館而言,物品始終是博物館社會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條件與核心要件,需要藉助人類學相關理念和方法完成從田野徵集到展陳服務的諸多步驟,從而體現博物館的社會價值。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尹凱認為,作為人類學的第一個機構性棲息之所,博物館成為人類學器物收藏、展示的空間。博物館空間內展示的人類學器物與標本以一種「非文本」的形態,呈現著人類學理論的發展與變遷。


尊重文化多樣性


--人類學&博物館--


人類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的蓬勃發展,對博物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張先清表示,人類學的發展不僅推進了博物館對文化展示的多樣性理解,也讓博物館在遺產保護、大眾記憶等領域產生了新的思考。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


當前,人類學日益呈現一種開放、包容的研究態勢,全貌論、整合論、適應變遷論、文化相對論等觀點成為人類學的重要論題。桂榕認為,人類學相關理念及理論方法的發展,也延伸到了博物館領域。近年來,博物館在展品徵集與展陳設計中,不僅關注展品所涉及的文化持有者、歷史、生態等微觀環境,還關注來自於地方社會經濟、國家政策及世界體系的宏觀影響。


人類學倡導的尊重文化多樣性以及文化權力、社區認同等理念和概念,越來越成為當代博物館的主張。這是對原來博物館形式、意義和倫理問題的反思,是人類學相關理念及理論方法在博物館領域發展應用的具體體現。不管當代博物館以何種形式和展陳方式出現,博物館都要儘可能地尊重文化多樣性,增進跨文化的理解與交流。


推進民族學博物館建設


--人類學&博物館--


博物館內展示的藏品為人類學研究提供了依託,但也由此衍生出一個問題:將物品從原生環境中剝離出來的收藏行為,是否使博物館藏品陷入意義丟失的困境?


潛藏的倫理風險


張先清表示,博物館的收藏行為從一開始就潛藏著一種倫理風險,因為大部分博物館的藏品往往是在各種原因下被帶離其生活的世界。這在帶有深刻異文化性質的人類學或民族學博物館表現得尤其明顯。

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最初都是作為展示他者文化的空間而存在的。這些博物館中收藏的大量所謂「標本」,往往是其原持有者所處社會的世俗或神聖之物,也是原持有者族群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學家、民族學家以「科學研究」的名義,將其從當地族群拿走,變成了博物館的所謂「藏品」。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行為觸及了文化倫理議題。民族學博物館的發展,離不開收藏「民族」標本。但如何才能處理好上述倫理問題,解答博物館「展品」的意義,並給予合理的闡釋,已經成為人類學家和博物館學家的當務之急。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Museum of Anthrop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新語境下的意義


「將物品從原生環境剝離出來的收藏行為,並不一定會使博物館藏品陷入意義丟失的困境。」桂榕認為,從人類學的全貌論、整合論而言,物品脫離了原生環境,會處於失語和意義不清的狀態。但如果博物館能充分利用影像技術及多媒體手段,對其社會文化進行全貌紀實性的保存,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從人類學的適應變遷論、文化相對論來看,任何事物,包括物品,始終處於絕對的發展變化之中。在某種程度上,博物館的特殊語境甚至會賦予或放大物品作為文化象徵物的價值。比如,一件民族服飾,當它被村民放置在家中或穿在身上時,往往不會引起注意,而成為博物館的收藏品或展品之後,則會被賦予民族文化表徵或民族象徵符號的特殊意義。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展廳


兩點建議

如何推進民族學博物館建設與發展,也是受訪學者關注的話題。對此,桂榕提出了兩點建議:


首先,要從博物館的概念和形式上進行突破。博物館正逐漸變成一種大眾文化,博物館傳統的工作方式與理念需要改變。


其次,應實現博物館營銷與產業融合發展。民族文化日益成為民族地區旅遊和文化產業開發的富礦。民族學博物館有望成為民族地區文商旅綜合體建設開發的主要資源,因此需要大力促進民族學博物館與民族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有機結合、協同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傑


原標題:「人類學發展促進博物館實踐」


圖片來源於各博物館官網


原文略有修改,小標題為編者添加

編輯:Mark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博網 的精彩文章:

唐伯虎版《韓熙載夜宴圖》僅展半年,還不快來?
中國遺產日、百年天博、香港博物館節……一文閱盡六月博物館界動向

TAG:弘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