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船也能做橋?800年前做的國家級文物,現在仍能通行沒晃動感

木船也能做橋?800年前做的國家級文物,現在仍能通行沒晃動感

文/酒釀櫻桃

木船也能做橋?800年前做的國家級文物,現在仍能通行沒有晃動感

提到橋,大家想到的,一定就是那種常規的,架在江河上方,木頭或者石頭築成的橋吧。今天我們談的不是這種大家都能想到的,而是一座用船連接而成的橋。

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的樣子,而且這座橋已經存在好幾百年了,它是古代人民造出來的。實在是很厲害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當真是不可小覷。回歸正題,我們要講的這座橋就是建春門浮橋。

這座橋坐落於江西贛州建春門外的貢江之上,建於宋乾道年間,距今已經八百多年了。當時贛州四周都是水,為了方便貿易,統治者在章河和貢河上面建了三座橋,分別是東西南三座浮橋,連接了周圍的城市。本來三座橋都可以保存到現在,但是建國時修建了公路橋,拆除了西河和南河浮橋,到現在就只有東河浮橋了。

東河浮橋由一百隻木船用繩子連接,全長達到400米,寬5米,古代人用鐵錨固定這座橋。在船上鋪上木板當做梁,船隨水漲幅,這座橋自然也可以,所以從修建出來到現在從未被衝垮過。想想實在是太厲害了,別的橋漲水還可能被淹住,影響人們的通行,而這座橋就不會。

東河浮橋連接了贛州和章貢區的兩座城市,八百年風雨不倒。經歷了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東河浮橋充滿著一種滄桑的氣質,和斑駁古樸的宋代古城牆遙相呼應,還有一眾古代建築一起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古畫,成為贛州一絕。

離得很遠看浮橋時,像一條正在打盹的長龍,漂亮極了。感嘆她的美麗的同時,也想到了古代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勞動人民卻將她造的很完美。除了材質是無法改變的因素之外,在上邊走路根本感受不到船在河上的浮動,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個稱號當之無愧,她的美麗和質量已經成為贛州的一級保護文物。

說到材質問題,木頭在水裡泡著容易腐爛,必須由專業的工匠時時維護。橋面板和船面的維護都是經常性的小事,但是假如整條船都出現了損壞的話,必須得維護師傅們仔仔細細的做一整周的工作才行。

雖說浮橋方便了大家的通行和貿易,但是因為橫跨整條江,也影響了在江上通行的船隻。所以當地的人們想了個辦法,每天固定時間開啟浮橋,允許商船過路。

現在人們熱愛旅遊,像東門浮橋這種從古代留下來的古色古香的「文物」,大家肯定是不會錯過的。每天都有很多遊客踏上八百歲的浮橋遊覽,也是很壯觀了。

因為東河浮橋的存在,現在贛州建造春門浮橋也是使用這種古老的技術方法,現在條件好一點,就嚴格控制使用的木料和工藝,非常複雜。但是想必也是為了保留下他們當地老祖宗的一項工藝。

很多人簡直像是成了這門工藝傳人,兢兢業業幾十年,負責浮橋的修建和維護修正,幾十年如一日的檢修,只為了讓這門工藝造福更多的行人,讓這門工藝流傳的更久。

許多優秀的古代工藝流傳到現在已經失傳了,就像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的傳人費盡心力也沒辦法拯救,要麼沒人想學,要麼太難,現在已經沒有完整的技術了。

我們還是應該盡自己做大的努力去維護它們,畢竟很多古時候的工藝是十分出色的。在過去沒有發達的科技時,很多技術上的困難,都是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來克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歷史文 的精彩文章:

慈禧的罪行罄竹難書,卻做過兩件事,其中一件事孫中山都公開讚揚
老人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口,鄰居看了不知所云,女兒們都羞愧不已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