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有料:《楊家將》中的楊延昭為什麼叫「楊六郎」呢?

宋朝有料:《楊家將》中的楊延昭為什麼叫「楊六郎」呢?

原標題:宋朝有料:《楊家將》中的楊延昭為什麼叫「楊六郎」呢?


節選自《宋朝果然很有料4》,中國工人出版社



真假楊六郎


在影視作品《楊家將》中,楊業一共有七個兒子,外加一個義子,有八個兒子,號稱「七郎八虎」。這一點,倒與真實歷史一樣,楊業確實有七個兒子,只是沒有義子。

《宋史? 楊業傳》中,記載了楊業兒子們的情況:


業既歿,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為崇議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為殿直。


這段文字清楚地記載了,除了隨楊業戰死陳家谷的楊延玉外,他還有六個兒子,分別叫楊延昭、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在這六個兒子中,楊延昭最為著名,其餘五子,都是恩蔭的小官,一生碌碌無為。


楊延昭,原名楊延朗,他之所以改名,跟自己的父祖一樣,也是出於避諱。


不管這個人叫楊延昭,還是叫楊延朗,他都是楊業的兒子,這點毋庸置疑。只是,這裡有一個問題:


這個赫赫有名的楊延昭,他到底是楊業的第幾個孩子?


換句話說,這個楊延昭,真如影視作品《楊家將》中描述的那樣,是楊業的第六子「楊六郎」嗎?


這個問題,真不好說。


從楊業戰死後,他的子嗣受封情況看,楊延昭應該是長子。因為我國古代宗法制度等級森嚴,嫡庶長幼分得非常細,父親的爵位和恩蔭,應該由長子繼承。所以在封官時,才會第一個提到楊延昭。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戰死的楊延玉,他應該是楊業的第幾個孩子?我認為,楊延玉應該是楊業的長子。因為在中國古代,上陣父子兵,帶的幾乎都是長子,很少有帶幼子出征的情況。從這點上講,楊延玉應該是長子,楊延昭應該排行老二。老大楊延玉戰死後,老二楊延昭就晉級成了老大。還是那個問題,不管楊延昭是老大,還是老二,為什麼他變成了「老六」,成了「楊六郎」呢?

在歷史的記錄中,最早稱楊延昭為「楊六郎」的書籍,始見於宋朝曾鞏的《隆平集》。這本書中這樣記載道:「(楊延昭)威震異域,守邊二十餘年,虜情畏服,上呼曰:『楊六郎』。」後來,這種說法延續到了南宋。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八二》記載:「楊延昭在邊防二十餘年,敵憚之,目為楊六郎。」再後來,元朝在編寫《宋史》時,就採用了李燾的說法,就認為楊延昭排行「老六」了。


再再後來,隨著影視作品《楊家將》的推波助瀾,百姓不知實情,大家就人云亦云,認定楊延昭排行老六,是一個「楊六郎」了。


最後,這種還需辨正的歷史,竟然變成了正史記錄。在《中國歷史大辭典? 宋史》分冊中,也認定楊延昭是「楊業第六子」了。


那麼,為什麼百姓稱楊延昭為「第六子」呢?


這個問題,還得從源頭看起,在宋朝《隆平集》中,曾鞏告訴我們,楊延昭鎮守邊關二十餘年,徹底把契丹人打服了,所以他們稱楊延昭為「楊六郎」。


那麼,契丹人為什麼稱其為「楊六郎」呢?


對於這個問題,史學界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六郎」一詞,應該是契丹語的漢語轉音。


有的學者認為,在契丹的文化中,「六郎」一詞應該是形容威武、兇猛的誇獎詞語,契丹人用這個詞語來尊敬、敬佩這個敵國的戰士。但是,根據現存的契丹史料查詢,沒有一個與「六郎」一詞語音相近的契丹語。所以,這種解釋還有待商榷。


第二種解釋,「六郎」一詞,應該是來源於北斗七星。

根據史料《太平預覽? 卷六? 大象列星圖》記載:南斗六星主兵機,北斗中第六星主燕地。


古代的燕地,就是遼國燕雲十六州所在,所以迷信的遼國人相信,這個讓他們畏懼的楊延昭,就是那顆震懾本國大星的人間化身,所以稱他為「北斗六星楊延昭」,簡稱「楊六郎」。


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史學家們的認同,也是「楊六郎」之說最權威的解釋。


除了這兩種解釋外,如今的史學界,還興起了一種新的解釋。


最新的一種解釋是,《隆平集》記載的「虜情畏服,上呼曰」的「上」,不是代表契丹人的意思。這個「上」,應該是代表著宋朝皇帝、也就是那個「宋真宗」的意思。


也就是說,是宋真宗在稱呼這位大將為「楊六郎」。


那麼,宋真宗為什麼這樣稱呼楊延昭呢?


百家講壇的學者梅毅認為,宋朝人,特別是宋朝上層皇族人,喜歡玩一種文字遊戲,他們稱「大郎」,不叫「大郎」,而叫「六郎」。


根據史料筆記集《鐵圍山叢談》記載:


政和初,至尊始踵唐德宗呼陸贄為陸九故事,目伯氏曰蔡六,至於嬪嬙宦寺亦,從天子稱之。目仲兄則曰「十哥」,季兄則曰「十一」,吾亦荷上聖呼之為「十三」。而內人又皆見謂「蔡家讀書底」。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宋徽宗年間,趙佶百無聊賴,就玩了一次「唐德宗呼陸贄」的故事,稱蔡京的大兒子(伯氏)蔡攸為「蔡六」,即老六。稱蔡京的次子(仲兄)為「老十」,老四(季兄)稱為「十一」,以此類推。


這種說法,可信嗎?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目錄學家、古文獻學家余嘉錫先生,在他的《四庫提要辨證》中,對《鐵圍山叢談》做了詳盡的考證,稱這本書的內容「言之鑿,足資參考」。


所以說,宋朝人確實喜歡稱「老大」為「老六」,所以他們稱楊延昭這個「大郎」,就叫「六郎」,也就是「楊六郎」了。


綜上所述,在宋朝上層人士的文字遊戲中,大郎就叫六郎,楊延昭這個大郎,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楊六郎」了。後來,這種說法傳到了遼國,遼國也跟著宋朝人這樣稱呼,就把楊延昭叫成「楊六郎」了。


《宋朝果然很有料》(上部 北宋全7卷),京東網滿100減50,噹噹網滿100減50,天貓4折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裁縫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底牌:唐伯虎為什麼點大他20歲的秋香?(圖)
陽謀安天下:為什麼說是劉備借刀殺關羽?(圖)

TAG:文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