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做作業,睡前必須做完才是好習慣?跟你想的不一樣

孩子做作業,睡前必須做完才是好習慣?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文兒

自從樓上鄰居家孩子上小學以後,就經常在夜裡傳出孩子的哭鬧聲和家長的責罵聲。我注意了下時間,吵鬧聲往往到十一點才會停止。不都說孩子需要早睡嗎?這個孩子怎麼睡得這麼晚?白天問了問他的媽媽,原來是孩子做作業比較拖拉,因此睡晚了。

我不知道孩子做作業需要這麼長時間,因此好奇問了句「什麼作業非得開夜車做呀?不能留一點兒先睡了,第二天早上再做嗎?」孩子媽媽十分詫異「做完作業再睡才是好習慣啊,剛上學可是培養習慣的好時機。」

其實,我並不認同孩子媽媽的看法。因為我在高中求學時代,常常有晚上寫作業做試卷到深夜的情況,但發現與其很瞌睡了苦熬,不如困了就睡,第二天一早再補效果好。

人在睡眠的時候會分泌三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血清胺和生長激素,而正腎上腺素和血清胺是促使我們注意力集中,使我們能夠專註工作的重要物質。如果人處於瞌睡、睏倦的狀態,則說明正腎上腺素和血清胺分泌不足,需要入睡補一補了。如果這時候強撐著學習或者做作業,勢必會造成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足,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這時,再繼續學習或者做作業就顯得不夠明智了,不如早早入睡,在第二天醒來時,吃過稀飯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早飯(這是血清胺的前身),再精神滿滿地補足作業,順利開展一天的功課。

因此,如果做作業已經到很晚,而孩子也出現了明顯的睏倦現象,這時不妨跟孩子約定:可以早睡,但一定要提前定好鬧鈴,早一些起來,把作業補完。

當然,這裡說的可以先睡第二天再完成作業,是針對孩子任務量特別大的情況說的,如果是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監督孩子早早開始做作業,應該是不會拖到很晚,影響睡眠的。而針對高年級學生,如果為了衝刺考試或者複習預習,也建議不要太晚睡,更不要用咖啡或者提神飲料來「提神」,強行讓大腦超負荷運作。困了就睡,第二天起早一樣能完成任務,而且效率更高。

同時還建議,在作業間隙可以進行適當休息,比如做完一門功課後就去掃個地活動一下,再接下來做另一門功課,做完再稍微活動一下,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業效率。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6歲前要教孩子懂這些規矩,不然會特別沒有教養,媽媽別不在意
有了二胎後,是和大寶分房睡呢?還是和老公分房睡呢?

TAG:小屁孩兒 |